《韩苑洛全集》《本草纲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256&run=13

  《韩苑洛全集》
  《韩苑洛全集》为明韩邦奇(1479—1555年)所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京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奇性情刚直,尚气节,又嗜学,诸子经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学,无不精悉,著有《苑洛集》、《易学启蒙意见》、《见闻考随录》等。此集初刻于嘉靖末年,共二十二卷。其中序二卷,记一卷,志铭三卷,表一卷,传一卷,策问一卷,诗二卷,词一卷,奏议五卷,见闻考随录五卷。该书集前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孔天胤序,集后有同年张文龙跋。
  清道光八年同里谢氏重镌本书,“性理三解,易占经纬、五泉遗书合刻”,朝邑西河书院刊本《韩苑洛全集》线装两函十册,朝邑西河书院藏板,竹纸,版刻精整,每册120页面左右,内容完整全面,书品上乘,原装原签原函。
  县档案馆现收藏朝邑西河书院刊本《韩苑洛全集》一套,三册。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著作,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本书是他30余年心血的结晶。本书刊于1590年。全书共有52卷,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
  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苔草、杂草。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因此,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县档案馆现收藏1590年刻本、线装《本草纲目》一套,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