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故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235&run=13

  刘虎故里
  刘虎故里,位于泗店镇大孟村一带。刘虎(?—1704年),字辅臣,清康熙年间,曾任拱极城游击将军、蔚州参将、石匣副将。
  据《刘氏族谱》记载:其七世祖刘谏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泗店镇大孟村。村内十字路口,向东拐约200米处,便是村民俗称的刘家大门。刘家大门又分北大门、南大门。北大门宅地约有1500平方米,由刘虎的叔父刘国荣的后裔居住。南大门宅地约有2000平方米,由刘虎的父亲刘国宝的后裔居住。新中国建立后,南大门还有三间板瓦堂屋,后随着年代变迁,大瓦屋倒塌。
  刘虎生长在武术世家,祖上因武功高强闻名于宁阳、汶上、曲阜一带,他三岁时跟父学习基本功。18岁时已长成姿貌雄桀的魁伟壮男,武功高强,闻名四方。康熙十八年(1679年),两任山东提督的昭武将军杨捷在福建平叛,刘虎徒步到福建投军,在杨捷帐下效力。杨捷知他有奇才大勇,把他安排在身边做亲随校尉,不久就因战功提升为守备之职。杨捷率兵重新占领惠安,选派刘虎奇袭山坝夺下江东桥、万安桥,打通了清大队人马与漳州守军的联系,解漳州之围,挽救了数万清军的生命。在攻克金门诸岛和海澄的大小数百次战斗中,刘虎率队每战必为先锋,屡立战功。初破乌屿岛时海浪滔天,船无法靠岸,刘虎乘巨浪涌动,纵身跳上关隘,力杀守军,抛绳索拽船靠岸,敌方以为是天雕相助,无人敢同刘虎对击。夺取海澄诸隘时,两岸崖限如壁,中间海峡浪急,敌方用弓箭、驽、火炮封锁狭道,刘虎督船用火炮向敌方守军攻击前进,敌军惊慌散去。抢攻海上沧寨时,他力杀6名偏裨将官,挫动敌军中坚。接着在夺取陈州、马州、观音狮子二山的战斗中,连拔19座山寨,所向披靡。军中因他的名字叫刘虎,尊称他“虎将军”。总督幕府记录下刘虎的历次战功,写成快报专报朝廷,康熙帝见到边报十分高兴,接连给刘虎擢升九级,破格加封为左督都。依左督都之衔,把拱守京城的重任交给他,封实职为拱极城游击将军,到离北京城仅40里的芦沟桥镇守京西门户。不久,擢升为蔚州参将,又迁升为石匣副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漠西厄鲁特蒙古噶尔丹不顾清政府的禁令,自立为准噶尔汗,妄图为王,分裂祖国。康熙皇帝决心御驾亲征,并钦点刘虎随军。刘虎率军于古北口连营出塞,数为前锋,屡立战功。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赐进士出身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李光地以年家侍生的晚辈称谓为刘虎作“荣寿序”。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刘虎奉命引还土尔扈特部,为中华民族又建奇功。土尔扈特部属于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的四部之一,早在明末,土尔扈特部因与准噶尔不和,被迫迁西亚额尔济勒河下游地区,但他们一直怀念着祖国。是年,他们听说皇帝御驾亲征,到达新疆西部,于是派使者致书康熙,请派人引导他们回归祖国。随军的文武大员都未去过那地方,面对数万里路途,又有动乱险情,都感到为难。这时,刘虎慨然领命,带几名武功高强的随员向西部进发,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找到了土尔扈特部首领乌巴锡,代表康熙皇帝表达了祖国对他们的关怀之情。在承德“普陀宗承之庙”乾隆皇帝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里,记下了刘虎在民族团结史上的壮举。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刘虎因军功,升南部右翼总兵官,镇抚东粤。他编查保甲户籍,在黑落、徐员关两地擒拿挑拨民族关系的肇事者,澄清谣言后腰斩于市,对胁从者则以抚慰为主,南韶之地重获安宁。不久,他念及家中老母而辞官归故里。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刘虎以疾卒于故里,葬于村南刘氏祖茔。
  康熙圣旨 泗店镇胡西村刘虎的后裔存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月十九日追封刘虎祖父刘大文为荣禄大夫左都督石匣副将、祖母田氏为一品夫人的圣旨一轴。该圣旨书于全长5米,宽0.3米,字迹布满祥云图案的七色织锦上。满汉2种文字分书,汉字共241个。
  刘虎大碗 今刘姓族人保存一青花瓷碗,碗底有山水画,碗外围是人物画,其碗口直径34厘米、高17厘米、碗底直径16厘米。
  鬼头刀 今刘姓后裔保存刘虎用过的鬼头刀,重约4公斤,总长1.32米,其中刀柄长0.52米,刀身部分仅存0.8米,刀面最宽处8厘米,刀刃呈弧形。刀柄为木制,顶端雕刻有人头像。大刀尖端已残缺,缺失约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