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台村、杏岗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86&run=13

  周公台村
  周公台村,位于县城南,属于文庙街道南关社区的自然村,曾名东台。地势平坦,村落呈方形,东西街一条。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古迹》记载:“东台,在县南里许。旧志云,相传周公居东系易于此。故又名周公台。”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之弟,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其在东征过程中实施的团结内部各个歼敌、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的谋略以及先弱后强的作战指导策略,均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周公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制定典章制度。按照周朝宗法制度,周公被分封于鲁,因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留佐成王,故周公长子伯禽就封,建鲁国。周公建国有殊功,特许伯禽于鲁设立太庙,以祀远祖。周公死后,并祀之。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封周公为文宪王,设立新庙祀之。各地也效仿建立周公庙。宁阳也在县城南筑坛建庙,当时在平地筑台约一万平方米,高3米多,台北侧建立周公庙。因周公建庙之地为一平原高台,故后被作为训练军队、集结民众的场所。解放初期,南关村建水磨闸时曾挖出大量的红铜制箭头,可见当时训练场面的壮观,所以当地居民将此土台称为点将台。历史悠悠,周公庙经水冲雨淋已坍塌,仅土台仍在,故居民将原村名周公庙改称周公台并延续至今。现有高台残壁,当地村民称为安山头,意在发水季节,人们可以到此躲避水患。1973年,曾在此出土战国时期的爽砂灰陶绳纹鬲口、鬲足、泥质灰陶豆把,汉代的泥灰陶罐口、板瓦、筒瓦残片等。
  杏岗村
  杏岗村,位于县城东部,文庙街道新街东路东首,杏岗路以西,满庄河北,西至县丝绸公司。相传村落南原有“杏岗”,故以自然地理实体得名杏岗村。据考证明代因阁老许彬葬于杏岗之旁,村落曾改称许家林。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名为杏岗村。
  新中国成立初期,村居100余户,400余人口,村落自东向西有陈、王、闫、高、孙等姓氏。上世纪八十年代,居民达145户、645人,均为汉族,有宁、邵、丛、马、高、陈、闫、王等姓氏,耕地400亩,水利条件较好,生产小麦、玉米,并植桑养蚕。进入二十一世纪,县城规划改造步伐加快,城中村改造日新月异,座座高楼拔地而起。2011年有耕地269亩,住户625户、2259人,人均纯收入9906元。
  据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兖州府志·陵墓志》记载:“许忠襄公墓,……在城东二里杏冈(应为岗),成化中敕造,大学士刘翎为铭。”许彬卒后葬于杏岗村以西,即许家林。许家林占地50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100余米,南北宽约50余米,林四周树木茂盛,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出城东望,见林不见村,林门朝南,林门下为满庄河,林门口建有石碑坊。进得林门,左右石马石羊蹲坐,中立一盘龙石柱,再往北走,两龟驼碑盘踞,后便是许彬墓地,墓地前立一石碑(高1.5米,宽0.8米,厚度0.18米),为明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所立,国子祭酒陈监撰文,吏部尚书李秉书。今坟地已铲平,石碑不知去向,碑文无法考证。
  村中原建有土地庙,解放初拆毁,村北有金元时期的“杏岗祭祀坑”,坑距地表0.50米,平面呈“十”字形,周边砖砌筑,长宽约1.3米,深0.60米。杏岗村地灵人杰,解放前,村中建有“德行碑”一块,碑中刻有“坤德光照”四个大字。清宣统元年,皇帝登基开恩科考,宁修道中恩科进士。宁洪儒(现名李洪儒),跟随陈毅南征北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交通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