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80&run=13

  磁窑镇,位于县境东部,县城东北。磁窑距县城32公里。镇人民政府驻西太平村,因古瓷窑址而得名。北隔大汶河与泰安市岱岳区相望,南接曲阜市,东连华丰镇,西部自北向南为蒋集镇、葛石镇。蒙馆公路从境内东西穿过,京沪铁路、104国道、京台高速纵贯南北。2011年底,镇域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81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居民2.96万户,总人口9.6万人,人均纯收入8426元。
  磁窑镇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有彩山、凤凰山,海子河纵贯南北,北入大汶河。镇域内大部分为丘陵,北部为沿汶平原,西南部为山区丘陵。境内现有津浦铁路、京沪高铁,104国道及京福高速穿境而过。
  磁窑镇历史悠久。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置钜平县,属泰山郡。隋朝钜平并入宁阳,属泰山郡。宋元设巡检司。明、清两朝设太平社、太平镇、太平集。清末民初设太平镇、太平堡、钜平镇。1942年划归泰宁县。1950年设丁平乡。1956年3月磁窑归宁阳县。1958年属南驿人民分社,1983年设磁窑镇,仍隶属南驿区。1985年撤区并乡镇,南驿区的磁窑镇、齐海乡,与蒋集区的花观乡合并,建立磁窑镇。2001年2月,南驿镇并入磁窑镇。
  磁窑镇历来为南北交通要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境内南驿村设有馆舍,唐、宋时有南北驿道一条,宋、元时有东西官马大道两条。特别是北宋中叶,这里商业繁荣,店铺林立,是京东西路直通大明府的重要驿站。因为处在北京到南京的中点,被称为中京。在今茶棚村北的汶河上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横跨大汶河的明代石桥,是当时全国最长的石桥。石桥全部用条石建成,两侧奇石林立。
  磁窑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堡头遗址位于磁窑镇堡头村,是大汶口文化最早发掘地,属大汶口文化最典型、最丰富的遗存,最初曾称“堡头文化”。汉钜平故城遗址位于磁窑镇西太平村西。磁窑因陶瓷业发达而闻名于世。在堡头文化遗址就发现有众多的彩陶,证明在当时磁窑地区的陶瓷制造业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磁窑陶瓷业盛于唐宋,毕于元。目前较大的瓷窑遗址有西太平瓷窑址、湖村瓷窑址、西磁窑瓷窑址等52处。
  鲁义姑姊却齐军的传说流传于华夏大地,其故里南驿村位于齐鲁交界处。“牛衣对泣”的主人翁王章,钜平人,西汉忠烈侯。钜平人于禁,曹魏时期五虎大将之一,被曹操封为虎威将军、益寿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