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疏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75&run=13

  东疏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8公里,北邻鹤山乡,西临汶上县境,南连兖州市和泗店镇。蒙馆公路东西穿过镇境,中(大中皋)小(小孟)公路纵贯镇境南北,两公路在东疏相交。2011年底,区域总面积84.4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居民1.7万户,总人口6.2万人。人均纯收入为8436元。
  东疏镇地处平原,境内无主要河道,南泉河、赵王河穿境而过。地势北高南低,属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区,大部分土地肥沃,地下水丰富,是宁阳主要的产粮区和蔬菜基地。镇境南部、西部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
  东疏境域清代为东张社、西茂社。民国时期为第四区。1955年为东疏区、西疏区。1958年为大伯、西疏人民公社。1959年2月,大伯、西疏合并为东疏人民公社。1983年为东疏区,1985年5月设分东疏镇、西疏乡。2001年2月,东疏、西疏合并为东疏镇。
  东疏镇有重要文化遗迹遗址16处。前张庄旧石器时代遗址,被泰安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潘茂汉墓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头村“泰伯祠”闻名境内外。马庙村“关圣帝君庙碑”为县内之最,碑文记述了关帝为民行善的品德和功绩。
  东疏镇还是远近闻名的两疏故里,为西汉名臣“宁邑二疏”(即疏广、疏受)致仕归隐之地。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古迹》记载:“两疏故里在县西南二十里,东束、西束二村是也”。清光绪三十三年《宁阳县乡土志》记载:“东疏、西疏二村,土人掘得石碣,云是两疏故里”。据《汉书·两疏传》载:两疏回乡后广设学馆,敬业授教,不收学子分文,乡邻称颂。对于朝廷赏赐的养老金,昔日好友私下劝其为子孙买田宅,疏广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族人悦服”。后世宁阳地方官为纪念这两位先贤,将其故里分别命名为“东疏”和“西疏”。
  解放战争时期,“攻济(南)打援”指挥部曾设在东疏镇大伯集村崔家大院。华东野战军首长粟裕、唐亮、钟期光、张震等曾在此工作、生活近月余。如今,“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已成为宁阳县第一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