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东皋大堤碑、马阴轩夫妻墓碑、斗虎屯村东碑刻群、望隆桑梓碑、东磨庄张氏谱碑、刘瑞和夫妻合葬墓碑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69&run=13

  重修东皋大堤碑
  重修东皋大堤碑,位于鹤山乡东皋村东南,大汶河大堤内侧。东皋村在县城西北18公里处,大中皋村东,大汶河南北分支中间。据《桑氏族谱》记载,桑姓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迁此定居,以姓氏为村落曾取名桑家庄。后来,此村落与其东相邻的桑家海子、安家海子、刘家海子,按在大中皋东的位置称东皋。
  重修东皋大堤碑为民国时期记事碑刻。此碑立于中华民国九年(1920年)一月,为青石质,直首,方座。该碑高1.50米,宽0.67米,厚0.21米。碑阳额题剔底平刻“万古流芳”4字,字径6厘米。首题“重修宁阳县西北乡泗高社东皋村东堤碑记”,字径3.5厘米。下题“中华民国九年岁次庚申端月中浣”。碑文18行,满行38字,共计410余字,阴刻楷书。碑文记述河患及重修堤坝的经过。由前邑增生孙丰基撰文,前平邑庠生刘书林书丹,桑元升等同立。东皋堤为大汶河北岸大堤,因汶水常年暴涨,多有水患,东皋一带受害尤巨。1920年邑侯河间吴公亲临按视灾情,郭公督修堤坝,修毕立碑记事。目前,该碑保存完好。
  马阴轩夫妻墓碑
  马阴轩夫妻墓碑,位于八仙桥街道杨家集村中,立于民国九年(1920年)十月,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夫妻合葬墓碑。该碑青石质,直首,座佚,平铺于地面。碑宽82厘米,高230厘米,厚27厘米。碑阳碑首有深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额题“皇清”二字,剔底平刻。碑身中题“处士乡讳介诚阴轩马公暨德配孟孺人之墓”,阴刻楷书,字径7厘米。上题“公讳得榕字阴轩昆山太老先生之孙郡……”尾题“民国九年(1920年)岁次庚申阳月上浣榖旦”,阴刻楷书。碑文共14行,满行41字,计410字。碑文记述了马阴轩生平,由丙午科进士陈广厚、五品河南候补县丞李宝田为其作铭表。目前,该碑刻保存完整,字迹清晰。
  斗虎屯村东碑刻群
  斗虎屯村东碑刻群,位于乡饮乡斗虎屯村东100米,河渠北岸。斗虎屯村在县城东南5公里处,南靠曲(曲阜)宁(宁阳)公路。据原三官庙钟记载,该村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当时穆珠远为酋长,带领村民垦田囤地,故名穆珠远屯。又《王氏族谱》记载,清代村民与县衙争斗取胜,因而取名斗虎屯。又传清代庙前有两只老虎相斗,取名斗虎屯。
  斗虎屯村东碑刻群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记事碑刻,共有3通,相互叠压。最下部为立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月重修三官庙碑记碑;中部为清代穆珠远屯创建普济桥碑记碑;上部碑刻碑阳向下,碑阴无字,不易辨认。重修三官庙碑记碑为青石质,直首,座佚,宽80厘米,高194厘米,厚23厘米。碑阳首题“重修三官庙碑记”,尾题“中华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蒲月中浣立石”,阴刻楷书。穆珠远屯创建普济桥碑记碑,青石质,圭首,座佚,宽69厘米,高172厘米,厚30厘米。碑阳碑首阴线刻龙纹,额题竖写“皇清”二字,阴刻楷书,字径7厘米。碑身四周阴线细勒蔓草纹,首题“穆珠远屯创建普济桥碑记”,阴刻楷书,字径2厘米。记碑所立时间被上面碑刻压住,不易辨认。三官庙、普济桥,原为斗虎屯创建,现今已不复见。
  望隆桑梓碑
  望隆桑梓碑,位于东庄镇东庄村中心小学院内,望隆桑梓碑立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月,为青石质,直首,方座。碑高2.04米,宽0.86米,厚0.31米。碑阳上题“兴学育才提倡公益纪念”,中题“望隆桑梓”4个大字,下题“宁阳县县长邓质议题赠”、“中华民国十七年九月(1928)吉日”,阴刻楷书。碑阳碑文共4行,计35字。碑阴首题“朱宗辅先生兴学育才纪念”,碑文15行,满行30字,计500余字。记述朱宗辅二次建校育才的功绩和经过,由宁阳拔贡徐克■撰文并书丹。清末秀才朱宗辅,宁阳县东庄人,于大清宣统三年(1910年),会同崔云久等人,以“兴学育才,服务桑梓”为宗旨,创建“宁阳县灵南高等小学堂”。由于当时军阀混战,土匪作乱,学堂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被迫停办,历时13年。民国十七年九月(1928年),朱宗辅先生复约校董范炳章、李冠三等,募捐集资,重建新校,校址迁至今东庄镇中心幼儿园。时任宁阳县长的邓质议为表彰朱宗辅提倡公益、兴学育才之功,题赠“望隆桑梓”为其立碑纪念。次年建校竣工,命名“宁阳县立第二小学”。原建筑现已拆除改建,现为东庄镇中心小学。
  东磨庄张氏谱碑
  东磨庄张氏谱碑,位于磁窑镇东磨庄村一张姓村民家中。东磨庄村在县城东北31公里处,东靠京沪铁路。据张氏谱碑记载,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张姓由大磨庄迁此定居。因户数少,取名小磨庄。又因处大磨庄以东,于民国初期改称东磨庄。
  张氏谱碑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谱碑。该碑为青石质,直首,座佚。碑宽94厘米,高224厘米,厚25厘米。碑刻斜铺于地面,碑阴向上。碑阴额题横书“木本水源”四字,阴刻楷书,字径17厘米。碑文上题“继好李氏子春玉刘氏、玉广孙张氏子善德”,镌刻男丁及妻室的姓氏名。碑文共23行,满行49字,计约1000余字。碑阳向下,其侧面依稀可见“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字样,其余模糊难辨。张氏谱碑碑阴镌刻男丁及其妻子姓名,在宁阳县石刻谱系碑中是不多见的。
  刘瑞和夫妻合葬墓碑刻
  刘瑞和夫妻合葬墓碑刻,位于东疏镇马庙村西100米,鑫安煤矿警务室北20米处。此碑刻立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墓碑。
  该碑为青石质,直首,座埋于地下。碑宽79厘米,高165厘米,厚22厘米。碑首比碑身两侧各宽出1厘米。碑阳碑首饰深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额题竖写“清朝”二字,剔底平刻。碑身四周边饰“”字纹,中题“乡饮耆賔谥端和刘公暨德配……”尾题“民国二十八年岁次已卯桂月上浣”,阴刻楷书。碑文大部分字迹漫漶不清,无法考证。碑阴无字,刻横线纹。该碑为刘端和与夫人之合葬墓碑,目前保存状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