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河永久记碑、日月题名碑、万古流芳碑、后沙埠水塘碑刻群、黄氏世德碑记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68&run=13

  泉河永久记碑
  泉河永久记碑,位于蒋集镇黄家庵村南头,北大街路西。黄家庵村在县城东北24公里处,添福庄北,北濒大汶河。
  泉河永久记碑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清代记事碑刻。该碑为青石质,直首,方座,微残。碑宽87厘米,高196厘米,厚22厘米。碑阳碑首剔底平刻二龙戏珠图案,碑身边饰汉文边。碑文首题“泉河下游古道湮没道由民田开渠浚水无涉官基呈明存案勒石以为永久记”,下题“……仝黄家庵/添福庄合村人公议勒石”,阴刻楷书,字径2.5厘米。碑文共16行,满行54字,计约800字。碑文记述泉河经常决口,黄家庵、添福庄两村人公议开渠疏水等事宜。
  日月题名碑
  日月题名碑,位于泗店镇后许家桥村西。后许家桥村在县城西南2公里处,西濒洸河。据《许氏族谱》记载,许氏五代祖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自东庄迁往宁邑城西南四里许建业。聚落在洸河东岸,据说许氏投资在洸河上建桥一座,称许家大桥,以桥为名,村落取名许家桥。1949年以前,村落前后分治,南半部分叫前许家桥,后半部分叫后许家桥。此村落在后,为后许家桥。
  日月题名碑为清代记事碑,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该碑为青石质,直首,座佚。碑宽74厘米,高237厘米,厚28厘米。碑阳碑首浅浮雕祥云图案,额题竖写“题名”二字,剔底平刻,字径11厘米。在题名两侧分别刻有“日月”二字,阴刻楷书,字径7厘米。碑身上部为捐款人名、款项数额,下部记事“庙前顺水道买沙石大小三十块”、“使钱十一千文系……公修”。居左依次排列为买砖头、木料、木工、泥工、画工、油水等用料及立碑石工支钱三百一十五千八百七十文等事宜。碑文共24行,计约500余字。碑阴无字。该碑立碑时间不详,从形制大小纹饰刻字判断应为清代。
  万古流芳碑
  万古流芳碑,位于蒋集镇大槐树村幼儿园院内东南角。大槐树村在县城东北21公里处,蒋家集南,北临苗家河。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寺观》记载,“大槐寺,在县东北五十里大槐树村,以寺中古槐得名。八景‘万祀古槐’即此”。据说,此树胸径三米多,树老干内朽烂,形成大洞。洞内可摆放八仙桌,围坐七、八人。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万祀古槐图》正如此说。
  万古流芳碑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清代节孝碑。该碑为青石质,直首,座佚,平铺于地面,碑阳向上。碑宽87厘米,高276厘米,厚24厘米。碑阳碑首额题“万古流芳”四字,右起横书,楷书阴刻,字径11厘米。碑文由于磨损严重,字迹漫漶不清,不易辨认。
  后沙埠水塘碑刻群
  后沙埠水塘碑刻群,位于葛石镇后沙埠村北。后沙埠村在县城东13公里处,葛石店村南。赵姓先来定居,据《赵氏族谱》记载,赵氏先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此定居,因村落建在沙丘旁,按方位取名后沙埠。
  后沙埠水塘碑刻群在后沙埠水库西内堤,为清代普通墓碑,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发现。共有10通碑刻,呈阶梯状,上下叠压。坡长420厘米,碑刻露出部分长150厘米,宽56厘米,厚16厘米。碑刻从上往下数,第2、4、6、8、10有孔洞,内径为18厘米。第3块碑刻有“宣统五年(1913年)立”等字,大部分字迹磨损,不易辨认。碑刻侧面有水泥面刻字,为“后沙水库,自力更生,一九六五年五一”三行字。这些碑刻是1965年修建后沙水库时,从田间坟地里将墓碑运来修砌泄水孔的,至今仍保持修砌时的原貌。
  黄氏世德碑记碑
  黄氏世德碑记碑,位于蒋集镇添福庄村东部。添福庄村在县城东北23公里处,西临苗家河。王姓先来定居,取名王家老庄。据《汶南黄氏族谱》记载,黄氏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据原石碑记载,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称天禄庄。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文学传》记有“黄恩■”“邑东北天福庄人”,称天福庄,后改称添福庄。
  黄氏世德碑记碑立于民国三年(1914年),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发现。该碑为青石质,螭首,方座。碑宽93厘米,高234厘米,厚33厘米。碑帽高100厘米,宽95厘米。碑阳碑首额题“黄氏世德碑记”六字,剔底平刻,字径11厘米。碑阳碑文共17行,大部分模糊不清,尾题“中华民国三年岁次上浣榖旦”,阴刻楷书。碑阴碑文镌刻乡眷、族谊两部分人名。目前,该碑保存状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