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埠石桥碑刻群、义和庄后土之神碑、王继功孔孺人夫妻合葬墓碑、沙窝崔公夫妻合葬墓碑刻、重修西厅署记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66&run=13

  后沙埠石桥碑刻群
  后沙埠石桥碑刻群,位于葛石镇后沙埠村东南小石桥上,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小桥呈东西走向,双孔洞,三通碑刻并排平铺作桥面,共六通。东面三通碑刻由北至南分别为民国六年(1917年)、清光绪六年(1880年)、民国六年(1917年)立石,西面三通碑刻由北至南分别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立石。碑刻尺寸大小均等,其中东面中间为一谱碑。碑刻正面(桥面)光滑,字迹磨损严重,唯边缘处字迹还可辨认,背面字迹较为清晰。
  义和庄后土之神碑
  义和庄后土之神碑,发现于东疏镇义和庄村中部,村东西大街南侧。义和庄村在县城西10公里处,西疏村东北,蒙馆公路北。据《郭氏族谱》记载,郭姓于明朝洪武初年迁入,据说因居民相处和睦,办事义和,取名义和庄。
  义和庄后土之神碑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祭祀碑。该碑石灰岩质,直首,平铺于地面,无座,微残。该碑通高130厘米,宽65厘米,厚23厘米。碑阳竖题“后土之神位”,阴线双勒,楷书,字径20厘米。尾题“光绪七年岁次辛巳端月吉立”,字径4厘米。碑文共2行,17字。据村民介绍,该碑是从村北墓地移到村中,2008年6月24日文物普查时将其运至县博物馆收藏。
  王继功孔孺人夫妻合葬墓碑
  王继功孔孺人夫妻合葬墓碑,位于葛石镇北韦周村委院东部。北韦周村在县城东9公里处,石碣集东南,宁(宁阳)南(南驿)公路从村落中穿过。以韦、周姓氏命名韦周,居北者称北韦周。
  王继功孔孺人夫妻合葬墓碑,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四月,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夫妻合葬墓碑。该碑为青石质,直首,座佚。碑阳文中题“皇清儒士乡诔质讷王公暨德配孔孺人之墓”,阴刻楷书,字径9.5厘米。首题“先生讳继功字绍祖大学生字帝臣太先生之次子也无嗣有女二长”,尾题“光绪七年岁次已月建壬辰上澣壬申榖旦”,阴刻楷书。碑文共9行,满行27字,计约216字。碑阴无字。碑文记述王继功无子,过继其兄三子等事宜。该碑原埋于地下,在村民建房挖地槽时发现,当时碑刻完好,但无座。
  沙窝崔公夫妻合葬墓碑刻
  沙窝崔公夫妻合葬墓碑刻,位于东疏镇沙窝村北,南北生产路东侧田地里。沙窝村在县城西8公里处,中(大中皋)小(小孟)公路东侧。相传古赵王河流经此地,淤沙积聚成沙窝,故以自然实体名称作村落名。
  沙窝崔公夫妻合葬墓碑刻为清代墓碑,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发现。该碑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四月,石灰岩质,直首,座埋于地下。该碑通高244厘米,宽99厘米,厚27厘米。碑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额题“皇清”二字,剔底平刻。碑身边饰“卍”字纹,中题“明古处士溢襄靖崔公暨原配溢庄惠孺人之墓”,阴刻楷书,字径9厘米。上题“光绪七年岁次辛巳梅月中浣”,字径3.5厘米。碑文14行,满行35字,计约470字。碑阴无字。碑文主要记述了崔氏及夫人生平、谱系及其家族何时迁来等事宜。
  重修西厅署记碑
  重修西厅署记碑,发现于老县衙(今北大院)内,该碑立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记事碑。该碑为石灰岩质,直首,水泥底座。碑高202厘米,宽82厘米,厚22厘米。碑阳首题“邑治之西偏,佐以尉治。地非广袤,而咫尺棘案,控抚良便。溯自咸丰十年,烬于捻逆之窜扰,只檩片瓦,荡然一余……”阴刻楷书,字径4厘米。尾题“大清光绪十年甲申桂月上澣榖旦”,阴刻楷书。碑文记述了清光绪九年(1883年)开始修建厅堂、东西厢房、仪门等建筑,官员、乡绅、百姓、商铺纷纷捐款资助等事宜。目前,该碑已运至县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