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銮寺碑、牟山释迦院碑、正唯识和尚灵骨之塔铭、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圣旨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55&run=13

  回銮寺碑
  回銮寺碑,位于葛石镇程家庄村东部,观音庵南侧。程家庄村在县城东16公里处,东南有黄家峪。据《程氏族谱》记载,程氏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从葛石店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程家庄。
  回銮寺碑刻为宋代碑刻,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回銮寺遗迹无存,仅余碑刻1通。该碑为青石质,直首方座。碑通高240厘米,宽69厘米,厚14厘米。碑阳竖题“回銮寺”三字,阴刻行书,字径60厘米。碑阴刻字遭人为破坏,模糊不清,可识自左向右排列的额题“回銮寺碑记”五字。据清光绪十三年《宁阳续志》卷十四《古迹·寺观》记载:“回(逥)鸾(銮)寺在县东二十里葛石社。宋真宗大中祥符间东封泰山驻跸于此,故名”。目前碑刻保存状况较好,是宋代回銮寺可见的唯一遗存。
  牟山释迦院碑
  牟山释迦院碑,位于鹤山乡王家西皋村西1.5千米,牟山之阳。王家西皋村在县城西北20公里处,南临皋山,北濒大汶河。据《王氏族谱》记载,王姓于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迁此定居,因该村位于大中皋西,以姓氏取名王家西皋。
  牟山释迦院碑立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该碑为青石质,首身一体,碑首抹上方两角,方座。碑宽0.76米,厚0.13米,高1.33米。碑阳额题篆书“牟山释迦院记”6字。碑文上半部风化严重,损毁磨泐难辨。据碑文下半部推断,该碑应是记述牟山释迦院修建事宜。该碑北部约20米的山崖壁上,原有10余尊0.5—1米高的浮雕石佛造像,1981年,因开山炸毁。牟山原有释迦院,早年废圮,遗迹无存,释迦院碑现移至县博物馆异地保护。
  正唯识和尚灵骨之塔铭
  正唯识和尚灵骨之塔,发现于伏山镇开元寺村北200米,1978年由村西南和尚墓地移置村内。为金明昌二年(1191年)刻。长方石柱塔身,高99厘米,宽厚各39厘米。三面镌刻正书铭文,字体大小有异。正面首刻“信公僧正唯识和尚灵骨之塔”12个大字。其余面刻死者生平事迹及安葬情况。碑文由山东西路东平府临坛首座宣密大德赐紫沙门义岑撰。末署“金明昌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于禅榻……”该塔铭风蚀严重,铭文多不能识读。字迹虽残缺,但对研究宁阳县佛教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现藏于县博物馆。
  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圣旨碑
  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圣旨碑,立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1996年维修文庙时出土,现立于县城文庙东庑与名宦祠之间。相传,该碑为当时任宁阳教谕的孔子第五十四代孙、衍圣公孔思晦书写。
  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圣旨碑,高2米、宽0.99米、厚0.26米。碑文共10行,楷书阴刻,字径6厘米,每行4至21字不等,共143字。其中所、仰、之、之4字字迹不清。碑文记载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全文。
  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圣旨碑文:
  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蓋聞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谓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朕纂承丕緒敬仰/休風循治古之良规擧追封之盛典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遣使闕里祀一太牢於戲父子之/親君臣之义永惟聖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資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大德十一年七月□日
  此碑记载的为历代帝王加封孔子名号最高的一次。它不仅体现出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尊崇达到新的高度,也显示出非汉族统治者对孔子思想尊崇与利用的情况。碑文最后“尚资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两句,充分体现出元帝尊孔的目的。此碑文是研究元代政治史、思想史的一件重要的历史资料。目前,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圣旨碑全国仅存三块,另两块分别立于曲阜孔庙十三碑亭和北京孔庙大成门前东侧。
  圣旨碑颁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有人据大德年号定为元成宗铁穆耳所颁,其实圣旨为元武宗海山所颁,是年五月武宗即位,次年方改为至大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