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般若经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53&run=13

  文殊般若经碑
  文殊般若经碑原立于水牛山顶。水牛山又名卧牛山,在县西15公里,旧属宁阳县,今属汶上县。1972年,文碑移至汶上县博物馆。清光绪十三年《宁阳续志·古迹》记载:唐文殊碑在卧牛山前。碑载经文,不著年月及书者姓氏。相传为李太白薤叶书。
  文殊般若经碑高200厘米,宽70厘米,厚15厘米。碑额中央镌一佛龛,龛内造像5尊。龛两旁阴刻“文殊般若”4字,字径20厘米。碑文楷书10行,每行30字,共294字,字径5厘米。碑两侧有题记5行。全文缉录如下: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观正法: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知者、无见者、无作者;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众;非证,非不证;不作□论无有分别,一切法无尽离尽无。凡夫法,无声闻法,无声闻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证,涅盘非思议,非不思议,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当学般若波罗蜜?”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知诸法相,是名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欲学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知,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一切诸佛名字,亦悉了达诸佛世界。”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如法□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非行、非不行处,悉人一乘,名非行处。何以故?无念无作故”。
  文殊般若经碑无撰书人姓名和镌刻年代。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认为是北齐末遗物。包世臣《历下笔谭》以为是两晋人书。包氏认为:“般若碑深穆简静,自在满足,与《阁颂析里桥》同法。用意逼近章草,当是两晋人专精蔡体之书,无一笔阑入山阴,故知为右军以前法物。”杨震方《碑帖叙录》认为:“据末行五人题记,似为隋人书。”碑侧题记大多模糊不清,其中第二行可以分辨的字迹有:“经主厉威将军、兖州东阳平太守、义州五城□郡太守太山羊钟……”《魏书·地形志上》记载:“五城郡,永安中置,属司州,天平中属北豫州,武定五年属(义州)”。由此可知文殊般若经碑不早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孙星衍所说比较可信,应在北齐、北周期间。
  文殊般若经碑文笔高雅脱俗,浑厚端庄,或隶意多楷意少,或隶意少楷意多,都能意态奇逸,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唐代楷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先导作用。该碑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隶书向楷书过度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