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公盨铭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52&run=13

  遂公盨铭文
  遂公盨,据传其出土于宁阳县城西北,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器口沿饰分尾鸟纹,器腹饰瓦沟纹。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春天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并购回,现已入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盨是用来盛黍、稷、粱等饭食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有人据此推断此盨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后。在今县境西北为古遂国封地,据传为虞舜后裔姒姓子爵国,商周续封,春秋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被齐所灭。做盨者是西周时期遂国国君。遂公盨最重要的是铭文中有关大禹治水、为政以德的记载,这些记载弥补了上古文献疏少的缺憾,具有重大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
  遂公盨铭文在盨的内底,共有10行,98字。前9行都是每行10字,末一行只有8字,故将字距适当拉开。或以为在第一字下还有一字,细看原器,实为铸造时的凹痕。全铭书法秀美古雅,布局整齐匀称,保存情况良好,只在第四、五行下端,范铸时有些问题,造成缺损扭曲,以致第五行末一字难于辨识。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李学勤教授隶定为: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迺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无(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
  铭文中有几个字,研究的学者有不同意见,如“差”、“地”、“寡”、“御”等。对于这样古奥的铭文来说,看法有异是正常的。
  遂公盨铭文和常见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大不相同,既没有开头的历日,也没有末尾的套话,乍看起来像是残篇。其实盨铭首尾一贯,别成一格,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最突出的一点是其与《诗》、《书》等传世文献有着密切的联系,铭文前面讲禹的一段,尤是如此。盨铭“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可以对照《尚书》中的《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还有《尚书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大家知道,《禹贡》这篇文字,近世学者多以为出现很晚,《书序》更是受人怀疑。现在发现,其文句与铭文符同,特别是“随山浚川”全同于《书序》,实在令人惊异。这些文字还应参看《尚书·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还有《诗·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所用词语,都有些类似。“随山”的“随”,意思是“行”,见《广雅·释诂》;“浚川”就是疏导河流;“差地设征”,“征”即贡赋,同于“任土作贡”。铭文禹的传说,与《诗》、《书》是一致的。
  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堵塞洪水的土岗和疏通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赋。洪水退后让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铭文以大段文字阐述大禹德政,教诲帝王民众以德行事。过去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关禹的很少,只有秦公簋提到“禹迹”,叔夷镈、钟述及成汤伐夏,“咸有九州,处禹之堵(都)”。至于治水事迹的材料,更是第一次发现。秦公簋等都属春秋,遂公盨则早到西周,成为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将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物证明提早了六、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