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洼村天齐庙、王府观音堂、高家祠堂、大周村秦家祠堂、灵山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26&run=13

  刘家洼村天齐庙
  刘家洼村天齐庙,位于磁窑镇刘家洼村西北角,村委会大院内,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清代庙宇。刘家洼村在县城东北28公里处,王家庄南,104国道西,西有小(一)型水库。据村落西部原天齐庙多次重修碑记记载,此庙约建于明朝中叶。韩、刘两姓首先在此建庙。
  该庙坐北朝南,为三开间,砖砌墙,灰瓦硬山顶,二层楼式建筑。面阔8.8米,进深4.6米,高8米,墙厚1.08米。南面一层开一砖券门,通高2.4米,券高0.85米,宽1.6米。两侧为圆形砖券窗户,外径1.12米,内径0.77米。二层南面开三个半圆砖券窗。建筑为砖结构,中间夹杂条石作腰线。砖檩条,筒瓦屋面,龙形浮雕花脊,饰吻兽。两山墙二层各开一砖券窗,在西窗上方山墙顶部饰荷花、莲蓬砖雕,东山墙饰八卦砖雕。楼内一层东侧通二层处设木质楼梯一座。院内散放碑刻5通,其中1通为“重立天齐大帝碑记”碑,立于雍正四年(1726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青石质,直首。通高2.08米,宽0.74米,碑首高0.47米。碑阳额题阴刻楷书“皇清”二字,字径8厘米。碑身上题“重立天齐大帝碑记”,尾题“清雍正肆年拾壹月弍拾捌日吉日”,正文3行。碑身四周阴线錾刻花草纹,碑阴阴线刻捐资人姓名。另一通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流芳百世”碑。另外3通正面埋于地下,无法辨认。该建筑因年久失修,部分瓦件粉化,砖件酥碱,墙体开裂、错位,亟需抢救维修。
  王府观音堂
  王府观音堂,位于磁窑镇王府村内东西大街南侧。王府观音堂始建年代不详,历经多次重修,为清代二层楼阁式坛庙祠堂。观音堂面阔6.5米,进深4.9米,通高8.05米。石灰岩条石基础,砖砌外墙,土坯内墙,间夹条石腰线,墙厚0.77米。南面底层明间砖砌半圆形券门,门高1.65米,宽0.9米。次间各开一圆形四出古钱币图案窗户,青石质,直径0.7米。券门上方镶嵌边长0.5米万古流芳记事碑一通,石灰岩质,上刻“大清雍正七年岁次乙酉二月吉日”等字,阴刻楷书,记述朱、刘、贺等姓氏捐资重修观音堂事宜。二层饰三个砖券门窗,明间券形窗上方镶嵌边长0.5米见方名垂后世碑刻。楼顶南、北墙置青石质水流,南墙东侧完好,西侧已残,仅存根部水流柱。观音堂平顶,沿顶部一周砌有女儿墙,高约0.7米,顶部西北角设一角楼。观音堂东侧立石碑2通,从东至西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观音堂记”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醮碑记”碑,门西侧有明崇祯五年(1632年)“重修五圣堂碑记”碑,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五圣堂碑记”碑各一通。原五圣堂庙宇,已废圮。王府观音堂因长年失修,墙体裂缝,砖件酥碱,瓦件粉化,但主体结构尚好。
  高家祠堂
  高家祠堂,位于磁窑镇高家村中部。高家村在县城东北24公里处,王府村东。相传,周、高两姓迁此最早,以高姓命名高家村。据《高氏堂折》记载,高氏祖约在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从嘉祥县迁此,迄今以传至十六代。高家祠堂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清代祠堂。
  高家祠堂坐北朝南,为三开间,前出廊,砖砌墙,阴阳瓦,花脊,硬山顶建筑。面阔8.56米,进深4.6米,通高约6.5米,墙厚0.62米。前廊厦现用砖石垒砌,形成南墙,开一门两窗。砖雕戗檐板,剔底平刻,东为“承先”,西为“待后”。屋顶原有吻兽,后被人为破坏。目前,屋前面生有杂草,瓦件碎裂粉化,墙体开裂,木构件霉变腐朽,有待于抢救维修。
  大周村秦家祠堂
  秦家祠堂位于磁窑镇大周村迎宾路中段北侧,县城东北29公里处。宋朝,周姓来此定居,把“核头园”改为“周家村”。据《秦氏家谱》记载,秦氏明朝洪武年间迁此,迄今21代。1949年改村名为“大周村”。
  秦家祠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前出廊2米,砖砌墙,阴阳瓦,面阔11.8米,进深5米,通高7.2米,墙厚0.62米,前廊厦砖砌。前廊有四根周长0.76米长的圆柱(顶大梁的站柱)。门高1.80米,宽1.70米,东西间各一窗,木棂,1.4米,为正方形。庙脊为大方砖立起排列,砖上刻有“鱼”、5种类型的“荷花”(100多个),脊头同孔庙式样,青砖雕刻。
  后墙由青砖和条石砌成,9层檐:一檐为条石;二檐为青砖雕刻的花沿;三檐为厚青砖;四檐为立砖,分别雕刻近百个“梅、兰、菊、竹”和两个“开卷有益”的雕刻,清晰逼真,美观大方;五檐为横砖;六檐为立砖,雕有青龙头戏水,共35个龙头,其中15个完美无缺,惟妙惟肖;七檐为薄砖,八檐为“凸”型青砖雕刻;九檐为薄砖。九层檐形成一个美丽的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外山墙、角、沿均有砖雕图案,栩栩如生。秦家祠堂,是磁窑镇保存最完好,建筑技术最精湛,最有文化价值的古代祠堂建筑。
  灵山寺
  灵山寺,位于华丰镇梅家村南,灵山顶峰,距县城35公里。灵山寺是唐代寺观类古建筑,灵山寺,唐代称妙峰寺,金代改寿峰寺,始创建年代不详。进入寺院由山前盘路而上,近山顶时,山势险峻,石台阶旁设铁栏杆。山上“石佛洞”正对盘路,洞内镌刻石佛造像一尊。整个寺院呈椭圆形,南北长64.5米,东西宽49.5米,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院内碑碣林立,现仍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石刻《寿峰寺会记》,江西督学副使王梦鳌撰文。又有清康熙九年(1670年)衍圣公孔毓圻亲撰碑文。据史书记载:“(灵山)上有唐上元元年(674年)石塔二,僧智崇造并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殊劣。”中部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寺院由主体建筑大雄正殿、东西两庑、四角亭式钟楼、鼓楼和韦驮殿组成。韦驮殿内东西两壁绘有四大天王壁画,钟楼两柱上题刻“小楼曾建灵山寺,晨钟常传百姓家”的楹联。建筑物均饰彩绘。宋宣和年间,僧福谨复结庐于此。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僧福善乞改“寿峰寺”额。是时,僧徒日众,为解决饮水问题,名叫饭濯的僧人造铁索设机汲水而上,以供日常使用,因此灵山又叫铁索灵山。元至治元年(1321年),僧智海重修大雄正殿,至今院内仍存至治元年重修大雄正殿蟠龙首龟趺碑记一通。元代末年,大殿毁于兵火。明宣德初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重修。今存建筑具有清代风格。殿后是玉皇阁,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创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石结构拱形建筑,上层三开间,灰瓦硬山顶。灵山东为僧人墓葬区,今存多座残石塔。寺院建筑布局严谨、古朴,时代特征明显。2000年5月,灵山寺被省建设厅、文化厅公布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2006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