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桑家祠堂、张氏祠堂、禹王庙、白马庙清真寺、董氏家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124&run=13

  东皋桑家祠堂
  东皋桑家祠堂,位于鹤山乡东皋村东部,村东西公路北侧,为清代祠堂,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发现。祠堂现已废圮,仅残存东西山墙和后墙。坐北朝南,三开间,砖砌墙体,饰花脊,硬山式建筑。面阔10米,进深6.3米。祠堂前平卧石碑1通,立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青石质,直首,座佚。碑宽0.92米,通高2.4米,厚0.29米。碑阴首题阴刻楷书“因树碑助款支名”7字,字径4厘米。碑文主要记述捐款人姓名及数额、祠堂的尺寸等内容。碑阳与地面接触,首题阴刻楷书“桑氏续修祠堂碑记”8字,字径4厘米。尾题“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桐月中浣”,其余字体模糊难辨。在碑刻南面有散落门枕石2块,宽39厘米,长77厘米,高40.5厘米,雕刻凤鸟花草图案。该祠堂年久失修,整个院落废圮,仅存正堂残迹。
  张氏祠堂
  张氏祠堂,位于鹤山乡前罗山村中部,南北大街东侧,三圣庙文昌阁南,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清代祠堂。
  张氏祠堂坐北朝南,由正堂、山门、院墙组成,东西宽8.4米,南北长11.6米,占地面积约98平方米。正堂为三开间,砖砌墙,灰瓦,硬山顶建筑,饰吻兽。面阔5.85米,进深3.96米,通高4.6米。前置一门两窗,砖券折子檐门窗。门高2.1米,宽1.21米;窗高1.02米,宽0.79米。门楼式山门,宽1.17米,高2.1米,饰吻兽。正堂内立有碑刻3通。中间为张氏始祖碑,立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青石质,直首,宽0.87米,厚0.31米,高2.31米。碑文记述张氏始祖,东平董家寨人,从始祖至十代谱系排列。右侧为张氏谱碑,立于中华民国十三年四月(1924年)。碑宽1.43米,厚0.25米,高1.21米。记述张氏九代至十四代谱系。西侧为续族谱碑,立于2006年腊月。院中东侧立有续谱理事会成员碑,立于2007年冬季。记述续谱理事会成员,及重修宗祠捐款名单。张氏祠堂原有正堂,2007年修复山门及院墙,恢复了原有建筑格局。
  禹王庙
  禹王庙,位于伏山镇堽城坝村北,大汶河南岸,始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是坛庙类古建筑。禹王庙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74米,南北长218米,占地16132平方米。沿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大道、广场、庙门、神道、正殿、禹王台等建筑,东西两侧为掖门、东西两庑,院内残存有钟楼、鼓楼等遗迹柱础,并立有东西相对螭首龟趺碑2通,古柏树11株。正殿虹渚殿为穿堂式清代建筑,砖、木、石结构,灰瓦歇山顶,蟠龙大脊。正殿面阔15.9米,进深7.8米,高6.2米。门额篆“风调雨顺”四字,殿内塑禹王像。院内原有石碑数通,今仅存堽城堰碑两通,东碑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造堽城石堰记”碑,由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连中三元,官至兵、户、吏三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商辂撰文,由征仕郎、中书舍人、乡贡进士、东吴李应祯篆额书丹;西碑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同立堽城堰记”碑,由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万安撰文,承务郎、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经历、淮南樊辅书丹。两碑记载着明朝重建堽城坝的原由、选址、用料及施工工艺等,碑文显示,元朝宪宗七年(1257年),始筑堽城坝遏大汶河水南流,由洸河注入济宁,以利漕运。明成祖初年,重新建坝,将河床改为坚硬的石质,坝体用碎石和石灰灌注,次年竣工。
  禹王庙殿前殿后,十多株古柏森然参天,掩云蔽日,树龄都在千年以上。惟殿后右侧的一株不仅挺拔苍劲、凝烟涌翠、卓然不群,而且向东南方向有一巨枝宛如蛟龙,正翘首张翼,龙须飘飘,恰似腾云驾雾,探爪欲飞。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修禹王庙记》中写道:“庭有桧柏,不见白日,后有一树作龙形,皆数百年物也。”因此,古人美其名曰“虬枝歧柏”。旧宁阳县志誉其为宁阳八景之一。
  禹王庙对开发研究大禹文化,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5月,禹王庙被省建设厅、文化厅公布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
  白马庙清真寺
  白马庙清真寺,位于伏山镇白马庙村内,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是一处青砖灰瓦的寺院古建筑。200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寺坐西朝东,各种建筑采用东西轴线对称,大门位于东端,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大门、大殿、讲经堂、沐浴室等建筑组成。大殿,俗称礼拜殿,明代建筑,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寺院的西端,由抱厦、前殿、后殿三部分组成,整个屋面呈波浪状,西高东低,相互衔接采用一殿二卷式勾连搭硬山顶。大殿为三开间,面阔13米,进深18米,后殿最高处约10米。抱厦和前殿间置木格棂门窗,前、后殿之间额悬“礼拜殿”木匾一方。院内还有3间沐浴室,3间南讲堂,4间北讲堂等清代建筑及碑刻2通。其中1通碑为万古流芳碑,立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贡生马步云撰写,碑文共24行,楷书阴刻,记述重修清真寺事宜。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教民礼拜、诵经、聚礼、会礼的场所,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象征着穆斯林对主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董氏家祠
  董氏家祠,位于伏山镇后洸河崖村东南角,为清代祠堂建筑,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发现。
  该祠堂坐北朝南,为三开间,砖砌墙,阴阳瓦,硬山顶建筑,饰吻兽。面阔10.05米,进深4.5米,通高约7米,墙厚0.52米。原有前廊,现仅存廊基石。前置一门两窗,门为半圆形砖券,门框镶在砖墙内,宽1.23米,高2.53米。窗为圆形砖券,木棂窗,直径1.62米。祠堂开有后门。堂内立有董氏谱碑2通,其中西侧谱碑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9月,东侧谱碑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1月,均记述修谱及谱系等内容。目前,该祠堂主体结构完整,保存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