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2&rec=96&run=13

【概况】 宁阳县农业办公室,为全县农业发展的协调机构。2007年,共有工作人员5人。
2003—2007年,坚持调整全县农业结构,扎实开展龙头企业建设和农村改革试点,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组织启动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产业化进程。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5.98万亩,总产量56.69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72.15万亩,总产量29.56万吨;秋粮播种面积53.83万亩,总产量27.13万吨。棉花播种面积1.92万亩,总产量0.15万吨。花生播种面积22.77万亩,总产量7.1万吨。蔬菜总产量96.46万吨,水果产量4.4万吨,肉类产量7.53万吨,禽类产量3.1万吨,奶类产量4.7万吨。农业机械原值4.08亿元,农机总动力67.91万千瓦,机耕作业面积6.98万公顷,机播面积5.77万公顷,机收面积5.12万公顷。是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为23.48亿元,比2003年的24.8亿元下降5.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46元,比2003年的3176元增长43%。
【农业结构调整】 五年间,坚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蔬菜、苗木花卉、畜禽养殖、制种、食品、林木、饲料七大主导产业。全县种植业以主攻设施农业建设和高值田开发为目标,强化有机蔬菜、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养殖业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实施畜禽标准化生产,加快畜牧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林果业积极培植经济林、苗木花卉、丰产林的发展,社会效益明显。2007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即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的种养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培植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无公害名优农产品;壮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一批运作成效明显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专业大户)。至是年底,全县蔬菜面积发展到40万亩,高值田达到17万亩,设施农业面积6万亩,制种面积20万亩(其中蔬菜制种6万亩);桑园面积1.2万亩,鲜茧产量665.69吨;苗木花卉3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71万立方米;大牲畜存栏达到7.98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8万头,生猪存栏33万头,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总数382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总数124处,规模饲养占社会饲养总量70%以上。省以上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1个,种植面积62万亩。
【生态农业建设】 2003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及区域特色化、规模化的要求,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培育形成了“四条带”(即以华丰镇、东庄乡为主的东部淡季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以伏山镇、鹤山乡为主的西部有机蔬菜产业带;以东述镇、鹤山乡、伏山镇、堽城镇为主的万亩桑蚕产业带)、“五个区”(以伏山镇、东述镇为主的万亩蔬菜制种产业带;乡饮乡涝洼片3万亩速生丰产林发展区,葛石镇8万亩大枣发展区,东述镇万亩花卉苗木发展区,磁窑镇万亩生姜发展区和蒋集镇3万亩无公害花生种植区)。2005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亩收入5000元以上(以蔬菜为主)的高值田达到12万亩。在此基础上,2006年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39个。2007年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9万亩,蔬菜总产97万吨;高值田面积达到19万亩,设施农业面积6.7万亩,“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49个。
2003年,全县以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为目标,突出绿色通道、丰产林、苗木花卉、果园培优、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生态宁阳”的目标,全县实施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四大生态工程。2007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36万亩,农田林网面积669万亩,苗木花卉3万亩,绿色通道1602公里,林木覆盖率32.8%,林业生产总值达到4.8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2003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至2007年,全县共注册登记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企业13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6家,涵盖了食品加工、纺织、林业、畜牧业加工等行业。全县共有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被认定为省、市级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泰安紫阳食品有限公司于2003年被认定为省级第二批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山东巨龙食品有限公司于2005年被认定为省级第三批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宁阳县鑫晶阳面粉有限公司、宁阳县鹤山乡农工商总公司、泰安市华东面粉厂、宁阳鹏达丝绸有限责任公司4家企业于2005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市重点龙头企业;众旺食品、鹤翔食品、华泰丝绸、桂丽苗木花卉、外联农产品加工5家企业于2006年被认定为第三批市重点龙头企业;弘兴玉米、金麦香面粉、恒乐食品、鑫元草业、蒋集花生大市场、白马蔬菜批发市场6家企业于2007年被认定为第四批市重点龙头企业。被省市认定的17家企业中,有9家25次获得由政府提供的财政贴息和扶持资金共计529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2004—2007年,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年活动的实施意见》4个文件。县委、县政府还决定,2005起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专项奖,年终对合作组织建设工作突出的部门和乡镇统一考核验收,给予表彰奖励;2007年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活动年”,各级各部门都要给予合作组织以必要的扶持,增强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这些文件和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经验。2004年12月,山东省发展粮食和饲料合作社研讨会在泰安举行,与会专家对宁阳县乡饮乡成功举办粮食和饲料合作社的经验探索给予很高评价。2005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宁阳县乡饮粮食和饲料合作社在发展优质粮生产中,抓好“六个环节”(品种增效、规模增效、副产品增效、减支增效、加工增效、转化增值),提高种粮效益,增加社员收入的经验,作出重要批示。2006年7月29至30日,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等五单位在泰安联合举办新农村建设与合作组织发展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宁阳县9家合作社(宁阳镇宝源奶业合作社,东疏镇郑庄奶牛养殖合作社,伏山桑庄有机蔬菜合作社,磁窑镇生猪合作社,华丰镇泊家庄村用工协会,葛石镇巨龙粮食合作社和兴龙沼气服务合作社,乡饮粮食和饲料合作社)进行了调研考察,普遍认为,宁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及范围广、合作水平高、合作效果好,走在了全国前列。2007年底,全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60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60个。
【农村扶贫开发】 2003—2007年,按照“抓基础固根本、抓科技引智力、抓投入强保障”的扶贫开发思路,全县共扶持27个贫困村(其中东庄乡10个、鹤山乡9个、乡饮乡4个、华丰镇2个、蒋集镇2个),累计投资1975万元(其中市财政445万、县财政配套130万元、乡镇自筹1400万元),重点是解决人畜吃水和改善水浇灌溉条件。乡饮乡因地制宜开挖长条井1万米,使1.4万亩土地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田。华丰镇圣天村打深井2眼、开挖大口井2眼,开岭造田发展大棚蔬菜,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鹤山乡大庄村发展土豆良种繁育1000亩、西山前村发展核桃栽植等;东庄乡满良村、孔庄村先后发展薄皮核桃100亩、150亩,老王庄村绿化荒山等;乡饮乡柳云村新建早春西瓜示范大棚20个、龙堂村建设优质小麦基地3300亩,蒋集镇发展9户养羊专业户。通过开发,所扶持的贫困村平均收入高于非扶持村4至6个百分点。五年间,共完成开发项目100项,其中有“一村一品”特色项目12项,打深井5眼、大口井24眼,机井配套17眼,铺设地下暗管5.7万米。
【农村能源开发】 2003年,开始实施农村省级户用沼气项目,争取扶持资金16万元。2006年,培训沼气技能工56人,新建沼气池1908个。2007年,宁阳县再次被列为省级户用沼气项目县,补贴资金90万元,按每个沼气池800元下发到各个农户。同年,县政府把沼气建设列为为民要办的16件实事之一,全县沼气池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至年底,共新建沼气池4240个。
【农业综合开发】 至2007年,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先后实施了世行贷款加强农业灌溉二、三期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特别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即第三期项目“六位一体”(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为重点、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为关键、以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为先导、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的综合开发模式在全省推广。2003—2004年,宁阳县连续两次被评为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2007年,宁阳县被市政府授予“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称号。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1998年实施世行二期项目,至2003年,共完成总投资4997.8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2126.3万元,省财政配套828.2万元,市财政配套199.2万元,县财政配套244.9万元,农民和单位自筹1599.2万元,共完成土地治理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3个,扶持龙头企业3个,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2004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
2005年立项世行三期项目,2006年开始实施。项目涉及宁阳镇、泗店镇、伏山镇、葛石镇、乡饮乡5个乡镇的59个行政村8万人。项目总投资407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262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322万元、乡镇以下自筹1128万元。至2007底,已完成投资2854万元,治理土地面积7万亩。①节水灌溉。开挖疏浚排水沟330千米,新建桥涵2009座,新打机电井177眼,配套井房136间,架设农电线路31.31千米;修田间生产路225千米,修防渗渠4.44千米,埋设地下PVC暗管385千米,微灌示范300亩;平整土地1.2万亩,深耕8万亩,平衡施肥2.25万亩,秸秆还田2.85万亩,示范推广4.5万亩;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5个。②农业标准化与组织化建设。购置病虫害综合防治设备114台件,建设测报站50平方米,建县农技推广中心试验室、化验室40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36台件;完善乡镇农技服务站1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购置农业机械38台件;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购置检测仪器12台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个。③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农田林网3600亩,购置防治设备43台件,建设林网测报站200平方米。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2003—2007年,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涉及宁阳镇、泗店镇、鹤山乡、伏山镇、堽城镇、东庄乡6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5.2万人。共完成新建排灌站2座,打机电井66眼,机井配套35套,架设农电线路26千米,开挖排水沟376千米,埋设输水管道198千米,修防渗渠60千米;采购机电设备6套,安装变压器6台;新建桥涵1769座,其中桥12座,涵洞1757座;深翻整平土地2.5万亩,秸秆还田2万亩,修田间生产路155千米,植树30万株;建立花生专业合作社1处。项目区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格局,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12%,提高到18%。全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共完成投资174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无偿资金1331万元。
农业产业化项目 2003—2007年,共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项目承建单位:①泰安紫阳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元月立项并实施,2004年4月完成,项目总投资350万元。②山东巨龙食品有限公司和宁阳县鑫晶阳面粉有限公司,完成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新上有机蔬菜和优质小麦面粉加工生产线各1条,杂粮方便面加工生产线2条。这3个产业化建成项目投产后,全县农业产业化项目区每年新增优质粮食生产能力4855吨、优质蔬菜生产能力9100吨,新增农业总产值2467万元;新增优质面粉加工能力3.5万吨,方便面生产能力2万吨,有机蔬菜加工能力0.9万吨,新增产值1.92亿元,利税1226万元,受益农户5.7万户。通过“龙头+基地”即订单农业形式,推动有机蔬菜和优质小麦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供销产业链条。
【农业行政执法】 2003—2007年,全县农业行政执法职能主要由县种子管理局、县农药监理站、县土肥工作站、县植物检疫站、县农业环保站、县农村能源办、县农业局法规科、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8个单位行使。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着力治本”的工作思路,以农作物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五年间,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8起、涉案8万元,罚款0.8万元;向轻微违规经营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80份,净化了农资市场,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安全。
【新农村建设】 2007年4月,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全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农村经济 2007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稳定这一中心目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3.48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19.3%,比2006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4546元,比2006年增长8%,比2003年增长43.1%。粮食总产量达到56.69万吨,比上年增长3.4%;油料保持在7万吨以上,肉类产品达到6.12万吨,奶类产量比上年增长42.35%,达到3.98万吨。全县农作物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小麦达到65万亩,优质化率达90.5%;有机蔬菜29万亩,“三品”认证12个;新增加造林面积2.38万亩,其中新育苗5835亩,新增和完善农田林网5.3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110吨,比上年增长5.5%。2007年底,大牲畜存栏量5.58万头,其中奶牛2.81万头;生猪存栏量32.9万头,羊存栏量26.3万只,家禽1074万只。外出劳务农民工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4亿元,占全县农民纯收入总额的40%。2007年底,种粮、良种、肥料、农机等4项补贴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稳步有序进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一卡一票”制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①农村规划建设。2007年底,全县566个行政村完成村庄规划的调整、修编,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人均住宅面积为38.57平方米。投资1.4亿元,新增修道路2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109盏,铺设排水管道28万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②农田水利建设。至2007年,累计投资3.8亿元,完成农建项目1.2万项,扩大灌溉面积7.5万亩,增加蓄水量800万立方,建成塘坝、池窖300座,新打机井600眼,建设了一批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③农机化建设。2007年底,农机总动力68万千瓦时,拖拉机保有量1.1万台,田间作业配套机械2.11万台,机耕面积58千公顷,机收面积51.2千公顷,农机经营总收入3.96亿元。④村村通自来水、通油(水泥)路工程建设。2007年,全县投资1.5亿元,新增供水村庄319个、供水人口30万人,自来水供应率达到95%;改造农村公路27条、62公里,通油路行政村达到55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8%。
农村社会事业 ①教育事业。2007年,全县农村有各类学校113所,在校学生8.52万人;幼儿园108所,入园幼儿2.25万人。学前一年、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100%和92%,小学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98.7%,17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8.7%,“三残”儿童总体入学率96%。普通高中招生616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215人。培训剩余劳动力13万人次。②农村卫生事业。2007年底,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医疗的人数达到60万人,农民参合率达到99%,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预防保健“七苗”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分别达到98.3%和98.7%。全县85%的村卫生所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③农村文化事业。2007年,春节文化活动和民间故事队表演吸引观众达30万人次。全县有481个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入村率85%,入户率32%。宁阳镇、东疏镇、泗店镇、东庄乡4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④农村社会保障。2007年,资助农村五保户、低保和优抚对象1.1万人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资助资金11万元;救助农村特大贫困户286人,救助资金43万元;救助农村特困大学生148名,资金共计28万元;农村底保户8966户、1.95万人,共发放保障金306万元。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07年,在全县农村开展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法制和改陋习为主要内容的“四讲一改”活动,使广大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成功创建全国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21个、县级文明单位195个,建设高标准文明片区40个、文明村(街)339个、十星级文明户5万户。;完善了村民自治、民主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审计监督农村财务等制度;“五五”普法,把村“两委”干部作为普法重点对象,共培训村干部3万人次;“平安宁阳”建设和严打专项整治斗争,全年共查处各类治安案件2685起,查处违法人员2555人,治安拘留1376人;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县共组织技术报告团50个,举办科技讲座3480场次,科普展览50次,发放科技图书5万册,技术资料90万份,召开致富经验交流会96场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及成果50项。年底,全县共有农民技术职称人员5710人,农民技术员5640人。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年”活动 2007年,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开展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年”活动,年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60个,规范程度95%以上,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60个,入社农户达到9.2万户。按照典型村、富裕村先行一步的要求,确定华丰镇高庄村、东庄乡南故城村、堽城镇北落星村、伏山镇桑庄村、东疏镇刘茂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种子市场管理】 宁阳县拥有覆盖全国的种子营销网络,素有“宁阳种子种天下”的美誉。为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县建有种子技术市场管理委员会,为局级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市场管理科2个科室。2007年,有工作人员4人。
2003年,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管委会提出了“创宁阳种子名牌,建全国种子大县”的奋斗目标。当年蔬菜种子和大田种子交易量500万公斤,交易额3000万元。2005年8月,对种子管委会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泰安市东岳种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改制。按照国退民进,明晰产权,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新公司良性发展的思路,经过妥善协调,解决了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等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通过种子市场与天津黄瓜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和贸易合作关系,推动了全县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