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2&rec=43&run=13

【概况】 2002年1月,党史工作与史志工作合并,成立宁阳县党史史志办公室;2004年3月,明确为一级全额事业单位。办公室内设秘书科、党史科、史志科3个科,其中党史科专门做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2007年,共有工作人员7人。
2003—2007年,县委明确,党史工作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分管。五年间,加强党史资料的征集和研究,加强党史宣传教育,积极完成省市党史部门部署的专题调研等工作任务,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全省、全市党史工作两年一次的评比中,党史史志办公室曾两次被评为全省、全市“党史系统先进集体”。2005~2007年,办公室连续三年保持“县级文明单位”称号。
【党史书籍编纂】 至2007年,围绕党史资料的征集和研究,编纂出版了《中共宁阳历史大事记(1949.10-2003.12)》《中共宁阳地方史(1937.7-1949.10)》等党史书籍。其中,《中共宁阳历史大事记》被评为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007年起,开始编纂《中共宁阳地方史(二卷)》。
《中共宁阳历史大事记》一书资料征集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2004年9月,共征集到大事记资料483万字。2003年6月起,党史史志办公室开始组织编辑,2004年9月定稿印刷,10月出版发行。该书共记大事1778条、35万字。主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中共宁阳县委带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探索、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展现了宁阳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全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同时兼顾县级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及地方军事机关的重大活动及重要事件。
《中共宁阳地方史》一书,自2005年4月起,精心设计篇目,广泛收集资料,至11月形成初稿。2006年3月至10月,编撰人员互换稿件,修改编写。2007年3月,由常务副主编对全书进行统改统编,并充分利用新的党史研究成果,削臃填简,纠错补遗,增加人物简介,穿插党史图片。经过精雕细刻,数易其稿,于10月初完成送审稿。最后,主编精心审改五个多月,于2008年6月28日出版发行。全书共8章、30节,约13万字,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宁阳地方组织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再现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光辉业绩。
另外,编纂出版了《光辉的历程——宁阳历次党员代表大会资料汇编》。该书主要选录的是中国共产党宁阳县第一至十二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包括:县委工作报告及其决议,纪委工作报告及其决议,大会选出的中共宁阳县委员会和中共宁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共计32万字。编纂出版了《宁阳县县级领导班子换届会议资料汇编》。该书分两册,汇编了宁阳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2003年和2007年两次换届会议形成的报告、决议及选举结果等。其中,2003年册约9万字,2007年册约14.5万字。由陈清溪撰稿的《汶水西流》一书,党史史志办经过精心组织编纂,由华新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打油诗的形式,记叙了作者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宁阳近70年来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约11万字。
五年间,还编写了宁阳县“武装发展史”“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和建设”“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文革’期间的夺权斗争和斗批改运动”“农业学大寨”和“党史工作25年”等7个历史专题资料,计15.5万字。此外,还为中央、省、市委党史部门提供20余万字的稿件资料和照片。
【党史宣传教育】 2003—2007年,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历史,较好地发挥了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①参与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特别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中,撰写论文40余篇。2006年清明节前夕,会同有关单位重新修复了许国烈士墓,并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②积极撰写党史文章。其中,“解放济南战役的命令是从这里发出的”“毛泽东主席南巡在宁阳”“万里政委与宁阳县大队”“抗战时期宁阳境内的中央交通线”等30余篇文章登载在《山东党史》《泰汶春秋》等党史刊物上。“解放济南战役的命令是从这里发出的”一文被评为省社科成果三等奖。③配合市电视台和县委宣传部录制党史专题影视片《杏山战斗》在市电视台《说事》栏目中播出
【党史课题调查】 2006年10月-12月,根据上级党史部门部署,组织开展了“宁阳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查”工作。该项工作历经筹备部署、调查取证、整理研究、形成成果和验收上报五个阶段。全县各级都成立了由党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抗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抗战调研办公室,参加抗战调查的工作人员达到3570多人,投入调查的经费统计48万元。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抗战时期全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撰写的调查报告包括调查材料(表)分别报送到省、市抗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