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2&rec=231&run=13

【概况】 2002年1月,宁阳县史志办与党史办合并,成立宁阳县党史史志办公室。2004年3月明确为正局级事业单位。全县史志工作,建有由县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任主任,分工县长任常务副主任的宁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委会暨史志办实施的地方史志编纂体制。
2003—2007年,全办人员齐心协力,共编纂出版县志、乡镇志、村志、部门志等志书8部。其中,《宁阳县志(1985—2002)》在2007年度全省史志系统首届“八个一优秀”评选中被评为市县级唯一一部优秀志书。同时,县政府在全省史志工作会议上介绍了主持编修县志的经验。2007年,在全市4年一次的评比中,党史史志办被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继2003年12月被评为“全省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后,2007年12月的又一次4年评比,党史史志办再次受到省政府办公厅、省人事厅的表彰。2005—2007年,连续三年保持“县级文明单位”称号。
【县志编纂】 2002年3月召开二轮修志动员大会,部署《宁阳县志(1985—2002)》编修工作。2003年2月召开编纂供稿工作会议,全县120多个部门单位按照供稿分工组织收集资料;8月开始对初稿进行编辑。至2004年10月,共征集资料近300万字,完成志稿编辑200多万字。2005年8月,开始志稿总纂,形成征求意见稿,下发全县各级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是年11月,志稿顺利通过省、市专家评审。2006年初,开始梳理评审意见,对志稿进行精修,8月份形成送审稿,2007年9月出版发行。《宁阳县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内设区域环境、人口、基本国策实施、城乡建设、经济综述、基础产业、农业、工业、商贸、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地方特色产品、开放开发、金融保险、财政税务、经济综合管理、中共宁阳县地方组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政协地方委员会、社会团体、综合政务、政法、国防、精神文明建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医疗卫生、社会生活、乡镇概况,人物,后设附录、索引。全书共30编、143章、548节,计140多万字。
【基层志编纂】 2002年3月和2006年8月,县委、县政府两次发文规划部署全县基层志编修工作。按照将修志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领导、机构、人员、经费、条件“五到位”的要求,各单位积极组织本单位志书的编纂。2005年8月,宁阳县第一部村志《高桥村志》出版发行。2005年10月,第一部乡镇志《乡饮乡志》发行。是年10月20日,市政府在宁阳召开泰安市基层志编修推进会,推广宁阳县基层志编修工作经验。至2007年底,全县共有7部基层志书出版发行,《宁阳镇志》《泗店镇志》《东疏镇志》《鹤山乡志》《蒋集镇志》《磁窑镇志》《葛石镇志》《华丰镇志》等8部乡镇志书和《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志》《宁阳县民政志》《宁阳县人大志》等7个部门行业志正在编修;有伏山镇白马村、东疏镇大伯集村、葛石镇葛石店村、蒋集镇张家圩子村等开始村志编修。
【县情研究与社会服务】 2003年起,通过查阅资料,每年为省市年鉴和《泰安市志》提供宁阳县概况等县情资料。2005年3月,根据市政府的部署,集中人力、物力开展全县历史文化遗迹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全县统计历史文化遗迹、遗址160余处,整理形成文字材料5万余字,征集图片资料500余幅。《泰安精华》一书,宁阳县承担了磁窑镇、刘桢、鲁义姑、宁阳大枣、神童舜迹、玉女湖、金阳公园7个项目的供稿任务,历时半年,于2006年10月完成,约2万字。《山东省历史地图集·历史文化村镇》的供稿,宁阳县承担了15个条目,2007年底编写完成,约计3万字。为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2005年,建设并开通宁阳县情网,内设栏目11个,子目100多个,坚持库网(县情网和地情资料库)共建,实现了全国、全省信息资源的共享,展现了宁阳悠久历史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风貌,提高了宁阳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地方志《条例》宣传教育】 2005年12月1日、2006年5月18日《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和《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相继颁布施行后,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两个《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县人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座谈会,分工县长发表电视讲话,印发《条例》宣传册500份,发至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各单位。2007年4月,组织全体人员参加全市落实《条例》依法修志培训班,通过考试,7名工作人员取得史志执法证。是年6月28日,省史志办主任刘秋增到宁阳检查,对宁阳县《条例》的宣传贯彻情况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