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2&rec=225&run=13

【神童山森林公园】 神童山主峰海拔548.1米,总面积112平方公里,与泰山、徂徕山隔大汶河相望,处于泰山、曲阜旅游热线的中心—葛石镇境内。园内山、水、林、村相间,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生长茂密,林深鸟鸣,松涛阵阵,是人们休闲游玩的最佳处。1998年7月,该公园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6年11月,被山东省旅游局批准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7月,被泰安市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级旅游区(点)”。
神童山自然风光独具,它头西尾东,峰峦峭壁,峡谷幽深。汉河、马河、圣母池、双龙池环卫于内,灵山、彩山、杏山、告山、马山拱拜于外,远山近水,相拥相护,仪态万千。此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多避兵于此。1951年,在此合歼以耿继武为首土匪团伙,成为全省最后一股土匪消灭之地,也是剿匪电视剧《九山云雾》的拍摄现场。山上有各类名胜古迹130余处。主要游览景点有:万亩梨花园、千顷枣林、刘桢书画院、观音庵、节孝廊、千年古藤园、老君洞、摩崖刻石、神童武校、梨仙亭、玉皇阁、魁星阁等。观音庵始建于明代,由观音堂、节孝廊、华佗庙组成。观音庵西古藤园的千年古藤,攀八百年古莲子树扶摇而上,被誉为“古藤恋子”。藤下有龙腾泉,泉水常年不断、清甜甘冽,形成“披离如草字,曲结似绳文,蒙络摇坠覆古刹名泉”之天下奇观。摩崖石刻位于神童山极顶,共8处,尚能辨认的有252字,可读的有190字,均为五代后染刻石,存世极兮,弥是珍贵。特别是环山形成的10万亩枣林、350万株枣树,春夏秋冬各领风骚,唯有园铃大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南宋诗人文天祥路过此地感慨抒作的“中原方万里,明日是重阳。桑枣人家近,蓬蒿客路长”诗句,迄今仍为葛石百姓所吟。每年清明前后,从山脚至山腰,万亩梨园银装素裹,“天然去雕饰,鬼斧自生成”的棵棵梨树,倍受游客青睐,竞相与梨树合影;每年的梨花会的万亩梨园游和枣梨木工艺展销、大枣及加工产品展销等经贸洽谈活动,年接待游客达到36万人次。
在民俗信仰中,神童山还是一座神山,为“混沌之脐”。“混沌脐、元气聚、上生天,下生地,中生神童”。宁阳大地沐神山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历朝历代,雄才辈出,屡降神童。有五岁能诗,十岁能文,被称作“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和三岁让梨的东汉神童孔融,均生于神童山下。现代“神童”书法家陈晓彦,两岁学书、三岁获全国书法大奖,四岁出版个人书法作品专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奇才”,其祖籍位于神童山以北的高桥村。自商周以来,出生于神童山脚下的著名历史人物达20余人,在古代宁阳,曾有“七太傅”“六尚书”“五上将”“四太保”之说;而当今宁阳,供职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著名华侨、专家学者及在国内重要岗位上的马毓真、马军胜、吴玉谦部军级人物等,更令宁阳人为之骄傲。
【颜庙、颜林】 颜庙,亦称复圣祠,位于宁阳县城西北20公里的鹤山乡泗皋村中,为元代泰安州太平镇巡检颜伟于至元十二年奉敕监修泗皋祖庙,又奉敕于庙左监修长川书院(现仅存遗址)。颜庙坐北朝南,由大门、大殿和仪门组成。大殿3开间,灰瓦悬山顶,饰吻兽,殿顶木结构,具有宋元时期“二梁不在大梁上”的建筑特点,其特殊的建筑技巧,国内罕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2006年起,县乡各级开始投资对颜子庙和长川书院进行复修重建,颜子庙居右,书院居左。至2007年,已复建庙门、影壁及部分院墙。
颜林,位于颜庙以西,占地100余亩。林内珍稀树木遮天蔽日,其中凤柏(又叫鸟灵柏)、楷树、铁树、红钱榆四类树种,皆为原皇宫园林珍贵树种。还有国内罕见的宋元时期“颜氏之林”石坊1座,极具观赏研究价值。
【文庙】 亦称“孔庙”,属元代为奉祀孔子而建。该庙位于县城中部,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由前、中、后3院组成。前院有櫺星门,为文庙的大门。大门前有照壁,门外东西各有一通下马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字;门里有砖砌半月形泮池,泮池上横担一座单孔石拱状元桥。中院为文庙主体建筑院,是祭祀孔子及先贤先儒的场所。建有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和大成殿。大成殿5楹,为明代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殿内供奉“四配”“十二哲”。大殿飞檐翘角,歇山顶,木斗拱,复盖黄绿色琉璃瓦,梁柱斗拱均饰彩绘。前檐廊内悬御书匾额3方,大成殿两侧东西庑各7间,顶覆灰瓦,下有红柱长廊。后院为明伦堂(存有遗址)。整座建筑形成了前庙后学的结构布局。庙内有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等珍贵碑刻。至2007年,已对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乡贤祠、名宦祠等进行了全面抢救修复,并对外开放。
【禹王庙】 禹王庙,位于今堽城坝南1华里处。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因建堽城坝立庙。庙内存古柏11株,胸围均2米以上。虽数百年树龄,仍枝繁叶茂,形如华盖。其中一株状若龙形,称作“虬枝歧柏”,为宁阳古八景之一。禹王庙大殿为清代建筑,灰瓦歇山顶,蟋龙大脊,五开间,内饰彩绘,门额“风调雨顺”四字。庙内有东、西两碑,皆为明代碑刻,相向而立,居东“造堽城石堰记”,碑的螭首饰纹常年有水痕,碑屹殿前,殿矗汶滨,殿在渚中,汶如长虹,成为奇观,是为宁阳古八景之一——“禹碑虹渚”。
【堽城坝】 堽城坝,位于大汶河南岸,堽城里村西,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元宪宗七年(1257)始筑,遏汶水南流,由洸河注入济宁,以利漕运。因坝为土筑,汛期常被冲毁,且泥沙淤积,河底升高,洸河塞流。元至元四年(1267)都水少监马之贞建石砌大闸,石料用铁砂磨合,使之坚固,在伏山镇堽城坝村北建石砌溢流坝,次年竣工。1958年,在原坝址基础上重建一水泥浆砌石溢流坝,坝拦汶水南流,灌溉宁阳西部农田,亦称“宁阳县西引汶灌溉工程”。之后曾五次对西引汶工程泄洪闸、引水闸、翻板闸及渠道进行维修加固和开挖,同时开发堽城坝集垂钓、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