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2&rec=177&run=13

2003年6月,成立“宁阳县财源建设调查和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由县财政局牵头,联合县国税局、地税局、经贸局、中小企业局等职能部门对2000—2002年财源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科学、全面、翔实《关于全县财源建设情况和今后五年财源建设规划的汇报》,于2003年10月28日经县人大十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农业财源建设】 2003—2007年,全县财政性支农资金达3.3亿元,年均增长25.6%,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①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投入各类财政扶持资金1.2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②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资金60万元,设立贷款贴息扶持资金,引导和扶持“一村一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至2007年,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49个;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15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带动农户12万户,带动基地58万亩。③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2007年,全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364个,入社(协会)农户9万户,分别比2002年增加336个、8.53万户。
【工业财源建设】 2003—2007年,牢固树立“抓工业就是抓财源、抓发展”的理念,取得明显成效。①深化企业改革改制,激活发展动力。县财政以政府应得国资收益为基础,扶持改制企业职工转换身份等费用2.6亿元,累计有622家县乡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实现了“彻底改”“改彻底”的目标。五年间,先后帮助华润纸业等28家企业先后破产改制,依法减债4.2亿元。②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县内企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至2007年,通过落实出口退税、国产设备抵免、专项扶持等财税资金6.6亿元,支持华阳集团、华宁矿业、飞达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膨胀规模,滚动发展。挤出财力支持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企,县财政自身财力对企业扶持达到3.1亿元。③支持招商引资,促进大项目落地。五年间,县财政多方筹措资金1.8亿元,支持泰山水泥、同创汽配、恒信焦化、圣奥化工、华鸿苯胺、塔高机械、超威电源等一批投资过亿元、十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顺利落地,后续财源建设取得重大成果。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8家,比2002年增加15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是2002年的7.2倍;实现利税20.8亿元,是2002年的10倍;实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19家,比2002年增加15家。化工、汽配、煤炭、轻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税金分别占规模企业的87%、86%。
【新兴财源建设】 从2001年起,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万元,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用于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贷款贴息奖励。在巩固发展商贸流通、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电讯、金融保险等传统行业的同时,重点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仓储配送、信息咨询、广告、旅游、房地产开发等新兴产业。2007年,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9999户,从业人员16.4万人,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83.3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占国、地两税的比重为81.1%。全县三产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6亿元,完成营业税7562万元,是2002年的3.4倍,年均增长28.03%。
【乡镇财源建设】 2003—2007年,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扩大招商引资,壮大工业财源;推进农业产业化,稳固农业基础财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兴财源;因地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增强经济发展拉动能力;加强征管,促进财源建设成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