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1&rec=702&run=13

  一、婚嫁
  20世纪80年代,境内男婚女嫁,大都要经人介绍,即便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也要委托熟人作介绍人,以求名正言顺。经介绍人介绍相识后,男女双方自行约会,了解对方性格脾气、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以增进友谊,培养感情。相处一段时间后,双方无意见,则征得各自家长同意,由介绍人联络双方择日定亲。定亲之日,一般由介绍人陪同女方及其家长和近亲到男方家,双方家长以交谈方式把儿女婚事定下来,拍摄订婚照(后演变为婚纱照),举行换手绢仪式。旧时以“换柬”、“换帖”等书面形式定亲的习俗基本废除。此时男方家长要赠送女方“见面礼”,作为定亲礼金。礼金大都为一千零一元或一万零一元,寓意“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一对恋人到了法定结婚年龄,要到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书,成为合法夫妻。开始由双方协商选定娶亲吉日。在城乡,人们娶亲多选在春节之前农历有六的日子,城镇居民有的还选在“五一”和国庆节期间。男子结婚,乡邻亲友送贺礼;女子出嫁,乡邻亲友“添箱”。娶亲之前,男方给女方下“聘礼”,女方置办嫁妆等习俗仍沿袭。娶亲之时均配置专用车辆。90年代之前,城镇居民送亲迎亲以双排座汽车居多,农村大都是农用机动车或畜力车。之后,时兴小汽车。进入21世纪,城乡迎送亲车辆档次提高,多以轿车为主,新娘所乘轿车还要扎彩美容。在娶亲时间上也由过去女方家夜间送亲改为白天男方用轿车迎亲。婚礼一般在上午的9~10时进行,大体程序为放鞭炮、奏乐,宣布典礼开始,证婚人讲话,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和来宾行鞠躬礼,来宾致辞后礼闭,新娘入洞房。为求吉利,不少新郎新娘入洞房时间还选定9时16分或9时56分,意谓“长久、顺利”。是日,男方盛宴招待女方送亲客人与贺喜亲友,城镇大都在酒店宴请。
  二、生育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婚后生育须按照政府有关计划生育的规定,办理准生证。城镇居民不论生男生女,只生一个孩子;农村居民一胎是女孩的,女方年满三十岁后经批准可生育二胎,杜绝三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人们在生育方面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基本得到改变,“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儿也是继承人”等新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终生只要一个孩子。
  因为一对夫妻大都只要一个孩子,人们对孕育过程显得更加重视。怀孕期间,注重营养,定期查体;临产之时,都选较好的医院住院分娩,以确保母婴平安、健康。产前,娘家母亲或嫂子带着红糖、挂面等去看望,谓之“催生”;产后三天,婆家人到其娘家报喜;产妇产后6天、9天或12天时,娘家人携米、面、鸡蛋、红糖、婴儿衣物、布料看“月子”。住满月、看百天等习俗,基本上与以往相同。所不同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看月子馈赠礼品钱物愈来愈重,赠送婴儿的礼金由开始的几十元、百元,上升到几百元,甚至千元以上。
  三、寿诞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境内老人每遇70岁、80岁等“大寿”,儿女操办尤为隆重,祝寿礼品多为鸡、鱼、肉、酒、茶叶等。90年代后,祝寿形式逐步多样化,许多城镇家庭到酒楼设宴为老人祝寿,有的子女还在电视或电台节目中点歌祝贺,有的为老人摄影、录像以示留念,还有的带着老人外出观光旅游等等。同时,城镇居民时兴为小孩过生日,意谓盼望其快快长大,也有纪念母亲“苦日”的意思。在农村,为老人祝寿基本还是亲朋好友同桌共餐,但礼品时兴带“寿糕”、送礼金,有的还为老人购买比较时髦的衣服等。
  四、丧葬
  20世纪70年代初期,境内推行火葬,木棺土葬基本废除。凡丧事开追悼会,不雇吹鼓手,丧事从简,厉行节约。90年代后,城镇居民丧事较简。人去世后,都要在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摆放花圈,亲属戴白花或青纱,子女、亲友、同事致哀全都行鞠躬礼。之后火化,骨灰盒存放于殡仪馆或购置公墓墓穴下葬。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大操大办丧事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农村,丧葬旧俗、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曾一度改革为行鞠躬礼、戴青纱、白胸花的丧葬礼仪,又恢复为磕头跪拜,披麻戴孝等。
  五、礼仪
  20世纪90年代后期,境内不少城镇居民在酒店待客,按照主宾、副主宾和主陪、副主陪的新排座法依次而坐。一般为大圆桌,主人作主陪坐对门的居中位置,右为主宾,左为副主宾,其他礼仪未变。客人走,回压礼品,送至大门以外道旁,握手告别,并嘱以代问家人好,或走好、慢走等语以示关照。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也很有讲究。路遇亲友、熟人,打招呼或问候。若骑车相逢,要下车致意,特别是冬天,握手时要摘下手套,讲话时要摘下口罩。有求于人或向人询问事情,常先说“请问”、“劳驾”等语;受助于人时常说“谢谢”、“劳驾您了”、“麻烦您了”;无意中冒犯或影响了他人,常说“对不起”、“请原谅”,以示歉意。
  六、称谓
  境内人们之间的称谓一般有家族称谓、同族称谓、亲戚称谓和社会称谓之分,有书面称谓、口头称谓、内外称谓之别。基本沿袭传统,有些略有变化。家族中称谓和同族中称谓,不论书面、口语,均与以往基本相同。亲戚间称谓,境内有些地方称岳父、岳母为“大爷、大娘”,随着“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观念的转变,随妻称呼爸爸、妈妈的渐多。社会称谓变化较大。80年代前,社会各界成员之间普遍流行“同志”的称谓,平等而亲切。80年代后,除机关单位和会议、公务活动外,称“同志”的渐少。而代之的是:机关公务员之间多称职务,如系副职,往往把“副”字去掉;工商企业流行称“老板”、“老总”、“某工(工程师)”,对酒店、宾馆、理发等服务行业的女性服务员称“小姐”;社会上称男性为“先生”、称女性为“女士”者增多。
  七、禁忌
  境内居民,以男婚女嫁、生儿育女、祝贺寿诞、新春佳节、购建新房、乔迁新居、店铺开业、升职升学等为喜庆事。喜庆之际,忌讳甚多。有迷信色彩,亦有美好的向往。凡喜庆事,普遍忌白色,以红为上色;忌与喜庆气氛相悖的言行;忌单日,多选双日。婚嫁时缝制婚用被褥和担当娶女客、送女客者,多请“全合人”(指有儿有女,丈夫健在的妇女),忌用孤寡人。妇女产后未及满月忌到邻舍串门、忌打水,小产亦然。婴儿取名忌与长辈名同音,字同或音同视为犯上。晚辈给老人祝寿,一经开寿最忌中途停止,俗为“不做断头生日”。春节期间,除夕夜忌说完、破、坏及死、鬼、病等不吉祥之词;忌用荤馅包饺子,忌馅、面用光,饭吃光;忌室内泼水、扫地;正月初一忌打水、忌空锅、忌打破碗盆等。二月二,龙抬头,忌打水,忌动针线。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禁忌。如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及下午不看病人;探亲访友应先敲门打招呼,忌不打招呼径直闯入,尤其是盛夏;做菜招待客人忌用单数;盛饭、盛汤忌勺子向外侧倒,饭碗上忌插筷子;斟茶忌满,忌隔窗送食物;年龄忌说四十五、七十三、八十四、一百;父母去世三年内忌帖红色春联,三年内儿女忌穿红戴绿,不过“五七”男子忌理发;忌在林地、庙右庙后建房,配房忌高于主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