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1&rec=700&run=13

  一、农业
  境内群众自古务农为本,惯于浇灌施肥,养猪攒粪,喂牛耕田。农民家庭男女劳作有别,一般男耕种、女理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技术的落后,使境内农民养成了辛勤劳作,节俭持家的良好习俗。
  旧时,农村生活节奏缓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中,春、夏、秋3季劳作,冬为“冬闲”,但“黎明即起”,或洒扫庭院,或背筐拾粪,有“勤下坡,懒赶集,出门背上粪筐子”的过日子之道。一年的生产活动一般是过了“元宵节”就开始忙活。“春天不忙,秋后无粮”。俗语“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一开冻,家家就忙着出粪、运粪,然后按农时适时耕种。“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反映出全县农村春耕春种的大忙景象。立夏时节,家家忙春地苗田管理,户户忙“按场”(碾场)准备麦收。“一麦赶三秋”,“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农民均把麦收称作“抢收”。麦收期间,天长活重,往往早、午餐都送到地里吃。境内多数村庄习惯以镰割麦,少数村庄习惯用手拔麦。麦收之后,夏种玉米、春苗生长旺盛,农民天天忙于田间管理,锄地施肥。俗语“锄头赛‘龙王’(保墒),越锄苗越旺”,“谷子锄八遍,给米也不换”,“棉花锄八遍,结的‘桃子’赛蒜辨”。夏锄过后,多数农家趁此沤制绿肥。秋收是一年中仅次于麦收的第二个农忙时节。农民忙于割谷收豆掰“棒子”(玉米),拾棉刨果砍高粱,倒茬种麦,年年是收连着种,种连着收,压荐进行,不违误农时。进入冬季后,人们开始对留有的春地耕翻晾墒。勤快人家,女人纺线、织布、做鞋、利用麦秸秆掐(编)辫子,利用玉米皮编铺墩;男人有的做豆腐、制粉皮,有的贩运豆子、花生、玉米等。
  20世纪50年代后生产集体化,农业机械逐渐增加,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习俗。人民公社化时期,队长敲钟,劳力出工,指派农活,合伙完成。同时,男女同工同酬,农村妇女成了“半边天”。80年代初,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下地“一窝蜂”为干活“满天星”,人们习惯于上午早出工,中午歇大晌,下午晚收工。进入90年代,耕种、施肥、治虫均运用现代化科技,粮食连年大丰收。许多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有的农民不种庄稼种花木,有的农民利用农闲发展工副业、养殖业,均有可观收入。随着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已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劳动,同时也有部分农民成为粮食生产大户。传统的农业生产习俗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
  公看义坡、亲友互助,为乡间古往今来传统良俗。旧时农忙季节,邻里亲友之间,常有“搿犋”形式,农具、劳力互通有无,合伙耕作,劳力多的户自己的活忙完了,帮助劳力少的户,分文不取,谓之“穷帮穷”、“亲帮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此俗继承且有创新,形式多样。邻里亲友之间有的帮劳力,有的帮资金,还有的帮科技。麦秋时节,群众团体还组织帮工队,帮助困难户忙收忙种,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商业
  旧时,境内商业经营主要有店铺、摊贩和行商3种形式。习称经商的为“做买卖的”、“开店的”或“开铺子的”;称走街串巷卖日用百货的为“货郎”。店铺本钱多、店面大的称“店”,本钱少、店面小的称“铺”。店铺的经营场所多称为“门面”、“门头”等。称店主为“掌柜”或“掌柜的”,称店员为“伙计”。店员入门先要学徒2年或3年,学徒期间,只管饭,不付工钱,或给少量零花钱,名为“鞋钱”(跑腿磨鞋的钱)。学徒期满后,干得好可以留用者,则按月领取工钱。再过若干年,仍干得不错,年终还可以领到一部分奖励钱,称为“吃劳金”。再进一步,参与重要经营活动,“买卖”做得很红火,年终掌柜的从盈利中拿一部分按比例分给伙计,称为“吃份子”或“吃红利”。店铺多以寓意“吉祥”、“兴隆”字样命名,或取“信义”、“德行”之意起“号”,或追求风韵典雅,或着力突出地方特点和经营商品的特点等。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商业逐步发展。特别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来的私人商业变为公私合营、集体和国营,成为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商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营、集体、个人、私营、合资等多种形式并存,商业更加繁荣,原来的店铺称谓已有新义,城镇代之而起的有“百货大楼”、“百货商场”、“百货公司”、“百货商店”等,农村则为“供销社”、“小卖部”等。称负责人为“经理”、“主任”或“老总”、“老板”等,称工作人员为“售货员”、“服务员”、“营销员”,称管账的为“会计”、“出纳”,管物的为“保管员”等等。
  旧时,无论饭店旅馆、布店茶庄,还是药铺、古玩、杂货店,都十分注重“门头”或“门面”。门面装饰醒目,店内陈设考究。特别那些寓意深刻的题联挂幛、文人墨迹更为店铺增辉。尤其逢年过节,开业庆典,巾联挂匾,宴请宾客,礼俗不凡。店铺营业之日,俗称“开张”。门面多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内容的门联。早晨鸣放鞭炮,店主开门接待宾客,中午或晚上则设宴款待。此俗沿用者多为个体户。对联则更为醒目,有“宝马驮来千倍利,钱龙引进四方财”、“大财源百川汇流,新生意六合同春”等。除贴对联外,所有店铺的钱柜、账房必贴“招财进宝”、“黄金万两”或“日进斗金”等大红组字斗方。店铺禁忌较多,一般店铺扫地忌向外扫,谓之财水外流,忌坐门槛、钱柜,忌摔算盘、账簿。跑生意的忌清早(早晨)出门碰见兔子,意谓见了兔子则会全天一事无成。
  店铺都有店规,即规章制度。旧时的店规,行业不同,繁简各异。一般遵循顾客进门先站起打招呼、让座,然后再问买什么。一位顾客由一名店员陪到底,内部称为“人盯人”。店员为顾客取货要先取中次货,顾客嫌次再拿好货,以避免顾客要不起而受窘。店员不准与顾客吵嘴,吵嘴即犯铺规,即使顾客无理取闹,也要使之化为祥和。顾客出门,店员要站起来点头送行。
  对没有固定“门面”的经商者,一般称“行商”。他们以各种独特的吆喝声或梆、鼓、锣等声音招揽顾客。如货郎用小鼓代声,名为“货郎鼓”;算命的、卖糖的都打“铛铛”,声音虽差别不大,但乡间人一闻便知。卖豆腐的则敲木梆或吆喝“卖豆腐了”或“称豆腐了”。他们或赶集赶会,或走街串巷。每到一处,或设摊摆货,或拉绳挂货,花花绿绿,琳琅满目。此俗,至21世纪初,仍有沿习。
  三、手工业
  旧时,称手工业者为“匠人”、“手艺人”。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形成各自的习俗。木匠、瓦匠、石匠尊鲁班为祖师。银、铜、铁、锡各匠皆尊李耳为老祖。鞋匠奉孙膑为制鞋之祖。染坊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和染色老师,均逢节供奉。木匠的工具很多,主要有锯、锛、镢、刨等,外出干活,备有工具箱子,最忌人乱动此箱。铁匠营业的地方称“铁匠铺”、“铁匠炉”、“红炉”。铁匠特别珍惜自己的手艺,所制产品一般都打上印记。境内锡匠多见,多制作酒壶、茶壶等。铜匠、银匠少见。石匠,多为开山取石,打制建筑石料,錾磨、錾碾等。另外,还有剃头匠,锔盆锔碗的锔匠,戗菜刀、磨剪子的磨匠和扎纸匠、补鞋匠、皮匠及打制铁桶铁壶的“白铁匠”等等。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手工业者以其传统的精湛技艺活跃在全县城乡。七、八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手工业者的匠艺称呼有了改变,如剃头匠演变为理发员,技艺高者为理发师。在城镇建筑行业,瓦匠习称建筑工人。锔匠、染匠逐渐消失。铁匠、锡匠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