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1&rec=674&run=13

  1985年后,全县卫生防疫机构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采取措施,控制和消灭各种疾病。1986年12月,计划免疫冷链工作正式运转。1997年11月,宁阳县代表泰安市顺利通过省政府的碘缺乏病考核验收,率先在全省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至2002年,境内丝虫病、疟疾病、黑热病、布病、麻风病已基本消灭;鼠疫、霍乱、斑疹、伤寒等已多年未发现病例,大的传染病未暴发流行。
  一、防疫机构
  1985年,全县除设有3处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外,7处县分院、5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防疫股,卫生防疫人员109人。1999年11月,县皮肤病防治站并入县卫生防疫站。2002年,县防疫专业机构减至2处,11处乡镇卫生院和县中医院、县二院设有防保站,共有卫生防疫人员171人。
  县卫生防疫站 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设防疫科、地方病科、卫生监测科、食品卫生科、宣教科、检验科,有干部职工41人。1991年3月,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1999年11月,县皮肤病防治站并入。1985年,县皮肤病防治站设在东疏镇孙家集村。1992年7月,在县城北关村征地3.5亩,新建632平方米综合楼一座,新增医疗设备7台(件),固定资产达53万元。是年,开设皮肤病门诊。1999年,有在职职工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人。2002年,县防疫站共设18个管理科室、14个业务科室,在职职工10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人。
  县结核病防治所 1985年,县结核病防治所有干部职工13人。1986年,县结核病防治所由县卫生防疫站迁至县汽车站南1公里处。1999年3月,迁至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院落,新建办公楼。2002年,全所在职职工29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中级职称14人。下设门诊部、督导科、财务科、办公室4个行政科室和诊室、药房、化验、放射、护理5个业务科室,床位6张。
  二、传染病防治
  1985年后,境内大部分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也有的传染病小范围季节性流行。1990年春,部分乡镇突发脊灰病人58例,应急强化疫苗接种11.8万人次,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4年7月至8月中旬,境内局部突发乙脑病人15例,县政府立即要求卫生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疫情。对一些未得到控制的传染病,继续采取措施进行防治。至2002年,全县未有传染病突发。
  肝炎病防治 20世纪80年代,境内肝炎病时有发生,但都得到有效治疗。进入90年代,注重肝炎病防治的治本工作,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2000年,对城镇279例散发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处理。2001年,开展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调查,采集血清83份,送市防疫站检测。
  伤寒病防治 1985年,全县发现伤寒病人45例,均得到有效治疗。之后,仍有所散发。每发生1例,卫生部门将病人隔离治疗,同时对病家消毒灭蝇,防止蔓延。至2002年,全县累计发现伤寒病人50例。
  麻风病防治 1985年,对362个有过麻风病历的村庄进行全民普查,共普查人口35万人。1986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对麻风病患者由原来隔离治疗向化学治疗转变,提高了治愈率。至1990年,全县共确诊麻风病患者802人,治愈615人。1990年9月,经考核验收,宁阳县获省政府颁发的基本消灭麻风病证书及奖牌。
  结核病防治 1985~1992年,全县发现结核病患者1436人,治愈好转1284人,占新发病人的89.4%。1993年后,县结核病防治所,购置大型精密仪器5台(部)。2002年9月,宁阳县被省卫生厅列为CIDA项目县。至年底,共为2000多结核病人免费提供抗结核病药品价值60多万元,其中95%以上的患者治愈。
  性病防治 20世纪60年代初,境内性病(梅毒、淋病等)基本消灭。1992年,成立宁阳县性病防治领导小组,确定县皮肤病防治站为全县性病防治中心。根据《山东省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县皮肤病防治站广泛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培训乡镇、村医务人员,至2002年共培训3000多人次。同时,县卫生局会同县工商、公安等部门,对从事饮食、服务、宾馆、交通运输、外出采购推销等人员坚持一年一次查体,对查出的性病患者进行正规治疗,建立病历资料档案,并实行性病报告制度。
  三、职业病防治
  尘肺病是职业病的主要病种。1985~2001年,全县共查出尘肺病人28例,可疑病人69例,其中有3例死亡。对查出的病患者均调离时在工作岗位。2002年,对接触粉尘危害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应查1.03万人,实查8536人,查体率82.8%,其中对688人进行了高千伏拍片。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1.22万份,建档率为100%。
  四、地方病防治
  碘缺乏病防治 宁阳县属碘缺乏地区,由于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病在全县分布较广。1985年,甲状腺肿大率为总人口的10%。是年起,全县全面推广食用碘盐。根据食用碘盐效果和甲状腺肿大的患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补服碘油。1994年、1997年,先后对新婚育龄妇女、哺乳期妇女、0~6岁婴幼儿和7~14岁儿童进行碘油普服,补服率96.5%。1997年7月,经市地方病防治专家考核验收,宁阳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控制标准。1998年,全县碘盐食用率90%,碘缺乏病知识普及率95%,8~10岁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下降至5%。
  地氟病防治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境内乡饮乡等地因饮用水含氟量高,导致地氟病发生较为普遍。1985年,乡饮乡积极制定改水降氟计划,并努力实施。1986年9月,除氟改水工程竣工,15个村庄由自来水公司供水。1987年,又有10个村完成除氟改水工程,新建供水点400多个,受益群众1万多人。2001年,对病区3处小学8~12岁年龄段的404名儿童检查,查出氟斑牙患者76名,患病率降至18.8%。
  丝虫病防治 患者症状表现是粗腿、鞘膜积液。1983年,境内丝虫病基本被消灭。之后,利用10年时间进行消灭丝虫病效果观察,并在泗店镇8个行政村设立监测点。1992年11月,全省丝虫病监测研讨会在宁阳召开,会议对宁阳县丝虫病防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02年,全县未查出阳性病人,达到全国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出血热病防治 此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鼠类传播引发,其症状是发高烧、出血、头疼。1981年,城南公社湖村大队出现首例病人,很快死亡。1984年,全县出血热病患者增加到10例。1985~1986年,出血热病例大幅上升,共发生1541例(多为临床诊断),死亡3例。其中25岁至50岁的男性发病率最高。对此,全县各级调集粮食35万公斤、筹集资金5万多元,每年两次开展集中灭鼠活动。1987年,全县发病患者减至147人。90年代中期,此病又有复发。1995年出现377例,1996年为324例,多为实验室诊断。此后,由于采取经常性的预防措施,出血热病例逐年减少。2002年,仅发生67例,无一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