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2&A=1&rec=1&run=13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地处泰安市中北部。北依历城、长清、泰山区,南毗宁阳,西连肥城,东接莱芜、新泰,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五岳独尊”的泰山雄踞北部,徂徕山雄峙东南,中部大汶河横穿东西。198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泰安市(县)划分为泰山区、郊区两个县级区,隶属泰安市。2000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更名为岱岳区。现辖1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包括北集坡街道办事处),711个行政村(居委会),98.6万人口,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
中共泰安市岱岳区(郊区)区委在中央和省、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实现了从“农业强区”到“工业立区”,再到“工业立区、服务业兴区”,直到今天的“一区两园五片”等重大工作指导的战略性转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协调推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岱岳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

1987年以来,区委、区纪委分别于1990年5月、1995年12月、1998年12月、2003年2月、2007年1月、2011年12月召开了中共泰安市岱岳区(郊区)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各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其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同届区委和区纪委领导成员。中共泰安市岱岳区(郊区)委先后由王景堂、刘仁安、唐家品、张显义、刘汉玲、张庆建、张斌、王永征任区委书记;中共泰安市岱岳区(郊区)纪委先后由王百华、王润君、辛培明、刘玉才、葛新、张景洲、刘兆泉、徐永涛任区纪委书记。区人大会议于1987年4月、1990年3月、1993年2月、1998年2月、2003年1月、2007年12月、2012年1月分别召开了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各届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及区人民法院院长和区人民检察院院长;历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领导同志有石书春、王景堂、王百华、辛培俊、王兴富、张志勤、张继华、苗丰平、王永征。区人民政府先后由刘仁安、唐家品、陈士谟、辛培俊、王兴富、张志勤、崔义明、王永征、张韧任区长,人大党组也相应调整;政协泰安市岱岳区(郊区)委员会,分别于1990年3月、1993年2月、1998年2月、2003年1月、2007年1月、2012年1月召开了政协泰安市岱岳区(郊区)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各届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张锡印、谷杰民、辛培明、李来芳、朱顺村、黄东葵先后任区政协主席,政协党组也相应调整。各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章程规定,分别召开了本级各届次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期间,各乡镇分别召开了七次中共党员代表大会、七届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了乡镇党委、纪委、人大、政府的换届选举工作。区、乡镇领导班子的加强,从组织上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凝聚了党心民心,促进了全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党政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198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根据上级要求,不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领导,转变了职能,党政机构设置不断完善。1993年10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进行机构改革,机构改革结束,区委辖8个党的工作部门,政府辖25个工作部门。按照《党章》、《宪法》及有关规定设置10个组织机构。1993年机构改革,区直党政机构撤并45个,区直党政机构由84个减为39个,减少了53%;全区党政群机构人员由1005人减少为700人,精减42%,其中行政人员精简305人;2002年2月又进行了机构改革,全区改革后区直党政群行政(含人大、政协、政法等)机构设置36个;2010年4月,区委、区政府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进行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后,区政府工作部门设置21个,直属事业机构设置18个,并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规定的机构限额设置机构。各部门不再新设副局级及以上内设机构,现部门内设的副局级及以上机构要逐步调整撤并,清理规范了议事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确保达到人员限额。
1987年以来,根据工作需要区纪委工作机构也不断进行调整。1993年10月,区纪委与监察局合署办公,下设办公室、研究室、纪律监察综合室、宣传教育室、执法监察室、纪检监察一室、纪检监察二室。同年9月,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2003年机构改革前后,区纪委增设了审理室、信访室、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2010年1月,设立区纪委干部监督管理室;同年11月设立区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与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合署办公;2010年11月,根据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区直机关集中设置8个派驻机构,一级行政单位,其名称为“中共泰安市岱岳区纪委派驻第×纪工委、泰安市岱岳区监察局派驻第×监察分局”,纪工委、监察分局合署办公,由区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2013年10月,设立区民生服务中心,一级事业单位,隶属区纪委管理。
二十七年来,区人大和区政协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进行调整。1990年3月之前区人大有办公室、研究室、法制科、财经工作科、科教文卫科、代表联络科、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室、信访室。1990年4月各科改为相应的工作室。1992年3月,各工作室改为相应的工作委员会。2003年12月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委员会更名为民族宗教外事旅游委员会。2004年3月新设老干部管理办公室(二级事业单位,隶属人大办公室)。至2013年12月,区人大共有9个办事机构; 1988年12月,区政协委员联络科更名为区政协委员工作联络委员会,1990年7月撤销;文史资料科更名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同时设立学习提案工作委员会。1990年7月设立社会经济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1991年10月调整设立经济科技委员会、社会政法文教卫生委员会。2004年9月对区政协工作机构进一步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机构为二室四委,即办公室、老干部管理办公室(二级事业单位,隶属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科教文史委员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2012年11月设立区政协研究室。截止2013年12月,区政协共设7个办事机构。与此同时,区委还进一步完善了党委以外系统党的组织建设。
二十七年来,乡镇党政机构不断调整改革。1987年11月,泰安市郊区辖省庄、山口、黄前、范镇、角峪、徂徕、邱家店、北集坡、满庄、良庄、大汶口11个镇,辖下港、祝阳、化马湾、房村、夏张、道朗、天平店、马庄8个乡;1994年1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祝阳、房村、马庄、夏张、道朗五个乡分别改为镇建制;1999年6月,由省政府批准,将省庄镇、邱家店镇划归泰山区,将泰山区粥店街道办事处划归郊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更名为岱岳区,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随之易名;2000年5月,撤销天平店乡,设立天平街道办事处;2002年4月北集坡镇划归泰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2010年6月,撤销北集坡镇,设立北集坡街道办事处。2013年12月,下港撤乡设镇,至此,岱岳区辖14个镇、1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
1993年10月,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区委、区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山东省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对乡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乡镇机构统一设置七大办公室,即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经济贸易办公室、建设环保土地办公室、综合事务办公室、科教文卫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此次机构改革,乡镇机构由22 个减为8个,减少了63.6%;2002年3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撤销原来的直属机构,由7个减为4个,重新合并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平均每乡镇由17个减少为5个;2011年3月,区委、区政府按照调整优化乡镇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制要求,对党政工作机构设置分两类。满庄镇为一类乡镇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5个办事机构,核定编制为一类三档40人;其他乡镇为二类乡镇设置4个办事机构,即以上一类乡镇设置的前4个,并将一类中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加挂到“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为二类四档36人、二类五档32人、二类六档29人。同时,优化乡镇财政拨款事业机构设置,满庄镇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管理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安全监察管理中心、泰山钢材市场管理中心6个单位,核定编制45人,其他乡镇设置以上满庄镇设置的前5个单位,核定编制39人。原乡镇设置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维持现状。乡镇不再设立新的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人大和政协工作机构不断进行调整。1989年1月设立乡镇人大工作室,一级单位,1993年10月撤销;1994年6月设立乡镇人大主席团,1996年3月更名为人民代表大会;1989年1月设立乡镇政协工作联络室,一级单位,1992年2月更名为政协工作委员会,1993年10月撤销;1994年6月恢复乡镇政协工作机构,建立乡镇政协工作委员会。2011年11月又重新设立乡镇、街道政协工作机构,定名为“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室”,为区政协委员会派出机构,一级单位。至2013年12月,岱岳区委下设52个党委,178个党总支,1805个党支部,有50785名党员。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二十七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和制度建设,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始终坚持用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和教育干部,深入开展了科学发展观教育、和谐社会教育、群众观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通过深入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立足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推进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规范化、党的活动正常化、组织领导系统化,大力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群连心、强村固基”工程、“片区联动村村富”计划和“双联双增”工程,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走村入户,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村级组织服务功能。牢固树立在一线选干部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期分析研判、组织部长“双向约谈”、乡镇党委书记“三制一化”考核监督、年轻干部梯次培养、差异化考核等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干部教育和日常监督,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组织实施“梯次培养、能人治村”计划,一批政治素质高、发展能力强、奉献意识强的优秀人才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探索推行“四三”村级工作机制,涌现出大陡山、滩清湾、许家庄等一批村级发展先进典型。坚持人才优先、项目切入,组织实施市区乡人才工作重点项目,积极开展蹲点招才、定向引智,探索建立“五位一体”合作模式和长效机制。积极创优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出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暂行规定,建立人才服务中心,在重点企业建立人才服务站,为各类人才提供“菜单式”、“差异化”服务,区域人才政策优势进一步显现。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四化”方针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断得以增强。认真实施《公务员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各项规定、党内两个《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健全,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落实了区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帮扶困难村、包保重点项目及区乡机关干部挂职包村制度,实施“双联双增”工程,干部进村入户倾听民声,通过区民生服务中心受理群众诉求,以良好的党风带动和促进了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岱岳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987年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围绕“农业强区”、“工业立区、振兴岱岳、强区富民”、“工业立区、服务业兴区”、“一区两园五片”战略目标,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团结拼搏,敢于争先,全区经济结构日趋优化,总量快速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二次创业”思想,围绕大力发展“一区两园五片”区域特色经济的工作主轴,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岱岳。2013年,实现本区生产总值321亿元,是1987年的56倍。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3.8亿元、137.1亿元、130亿,三项产业比例由1987年的63.3:17.1:19.6调整为16.7:42.7:40.6;壮大支柱财源,着力培植新兴财源的后续财源,财源建设呈现新局面,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是1987年的63倍。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226家、过千万元的30家。坚持优先发展服务业、培强壮大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聚力培育产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增创新优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208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02家。我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重点服务业城区先进单位、2013好客山东最美风景县。旅游接待860万人次、旅游收入8.64亿元,分别增长24%、88%。太阳部落被评为“山东2013年游客最满意十大景区”,刘老根大舞台上座率、营业收入稳居全国9家连锁剧场前3名。长城路金融商务区建设成绩斐然,新增金融机构8家,累计达到17家,实现税收7839万元,增长43.3%。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2家企业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7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通过市级评审,占全市当年评审总量的一半。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第5次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增茶园、酿酒葡萄面积3020亩、1300亩。蚕茧产量连续13年全省第一,奶牛存栏5.2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3.9万吨,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现代奶业示范县奖励。新发展农业精品园场50家、家庭农场53家,新增规模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6家。申请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7件,其中2件获得认证,5件正在公示。规范流转农村承包土地12.5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河砂资源管理有力,征收税费4354万元,增长90%。新增造林2.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5%。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区新开工合同引资额3000万元以上项目98个,实际到位资金 98.7亿元,增长28.7%。对上争取各类资金15.8亿元,增长16.3%。
重点项目“910”工程顺利推进,泰山玻纤一期、中石油天然气LNG、汉威化工等35个总投资192亿元的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中国国际时尚产业设计创意园、中联建材产业园、益海嘉里产业园等27个总投资247亿元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粥店街道、大汶口工业园、泰山青春创业园分别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15亿元、3.14亿元、1.97亿元,合计占全区财政收入的76.5%,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成绩突出。新批利用外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5903万美元,增长191.9%,中石油天然气LNG是全市报批项目中合同利用外资最大的项目。完成进出口总值1.82亿美元,其中出口1.66亿美元,增长11.3%;全区进出口过百万美元企业增加3家,总数达到32家,其中过千万美元4家。
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调整完善区乡财政管理体制,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支出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和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完成6家区直企业改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1.01%,提高0.79个百分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增山东名牌产品7个、发明专利31件。区工商局创建的“5S基层商标服务模式”,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2011—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商标大事。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二十七年来,岱岳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不断推进城中村改造, 2013年项目累计竣工面积47.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居民3936户。满庄镇在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年度考核中列第8位,大汶口镇列入第二批示范镇名单。完成137个新型农村社区布点工作。投资3.3亿元,完成农房建设1713户、危房改造1131户。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2.7亿元,新增绿化面积23.5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109.8万平方米。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104国道乡村文明长廊建设初见成效,15个乡镇的16处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实现全区环卫一体化处理。累计投资2.6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22公里,农村公路网化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水利建设投资3.2亿元,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社会民生不断改善。2013年,全区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达到56.6%。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达到505元、1117元,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达到10781元、39586元,分别是1987年21倍、35倍。各项社会保险扩面3.18万人,社会保险费征缴12亿元,支出9.3亿元。建立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处,解决了3.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农合筹资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受益群众238.3万人次,补偿金额2.6亿元。教育事业投入资金7.18亿元,超额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计划生育配套改革,严格执行人口预警制度。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法制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奖励扶助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严格落实土地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市场和经济发展秩序进一步规范,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逐步进行。残疾人保障事业步入全国先进行列,荣获“全国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党史史志、档案、气象、残疾人保障、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取得了长足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多年来,历届领导班子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不断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攀登新台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扎实推进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法制下乡活动,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倡树了“二次创业”的岱岳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社会主义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进法制建设,加大了依法治理力度,提高了全民法律素质。按照“不出事、快发展”的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岱岳”创建活动,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积极推进了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强化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支持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支持人民政协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巩固了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加强了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和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繁荣发展、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目前,十二届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全区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昂扬斗志、团结拼搏、敢于争先、再创佳绩”的“二次创业”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大力发展“一区两园五片”区域特色经济,统筹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党的科学化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民生持续改善,全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岱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