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1&A=6&rec=41&run=13

位于泰山顶天街东端。是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上庙,故名。创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元祐年间建玉女祠,金称昭真观,明称灵应宫、碧霞灵佑宫,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称碧霞祠。二进院落,以照壁、火池、南神门、大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左右分列东西神门、钟鼓楼、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建筑。南北长76.4米,东西宽39米,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大门面阔五间,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筒瓦、大脊、垂脊、勾头、滴水、螭吻、饰兽等均铁铸。祠以大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大门内(北)两侧有东西御碑亭。大殿面阔五间,四柱七架梁,重梁起架,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覆瓦360垄,象征周天之数,四角施角柱。殿顶的筒瓦、大脊、螭吻、垂兽等物件皆铜铸。殿内悬挂御赐巨匾“福绥海宁”。正间内供碧霞元君和二侍童铜像。东次间内供眼光奶奶及二侍童铜像。西次间内供送子娘娘及二侍童铜像。大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重梁起架,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板瓦、筒瓦、大脊、螭吻、勾头、滴水、走兽皆铁铸。东配殿供眼光奶奶和二侍童铜像。西配殿供送生娘娘和二侍童铜像。院中央有香亭。其两侧立明代铜碑:东为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铜碑;西为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铜碑。东碑南为“万岁楼”,明万历年间铜铸,上为香炉下为鼎,因有铭文“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而名。西碑南有明嘉靖年间铜铸千斤鼎,因连鼎加座一千斤而名。大门外东、西、南各有一门,称“神门”。南神门上为歌舞楼,与东西神门阁楼相通,钟鼓楼在大门左右对峙。祠东为道院,明代置东公署,香税总巡官驻此。清代改为驻跸亭。南神门外崇阶而下,地形宽敞,有大书“万代瞻仰”之照壁及供香客焚烧纸香之火池。这组建筑群,高踞岱顶,因山就势,结构严谨,范铜铸铁,玲珑精巧,宛如天上宫阙,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神奇的“泰山佛光”多在此处显现。
1978年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道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