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加强党政建设 ,迎接全国解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1&A=5&rec=65&run=13

一、整顿党政纪律,巩固发展基层党组织
1949年2、3月份,按照中央和省委指示,泰安地区开展了反对无组织、无政府状态和加强纪律性的学习整顿活动。泰山、泰西两地委先后召开各级领导干部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分区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指示》等文件,检讨了过去地、县两级存在的无政府状态等问题,分别作出了《关于克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决议》。各县、区按照地委部署,分别组织干部进行了学习和自我检讨,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
1949年2月28日,泰安县委组织县、区干部先后学习中共中央、华东局和鲁中南区党委《关于克服党内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指示》,对县委及党组织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检讨,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5月3日,县政府也作出了《关于无组织无政府状态的检查及今后加强纪律性的决议》。5月10日,地委书记张敬焘作了《关于反对无组织、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报告。县委要求县、区干部进行四周的学习,在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照检查县委和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措施。这次整顿活动较好地克服了党内外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统一了县、区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其战斗力。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主席作了重要报告。会议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着重研究并规定了全国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在实现这一重大转变中,必须城乡兼顾,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等政策。特别是毛泽东主席在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夺取政权后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泰安、泰西县委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明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前进方向。
随着全省各地的陆续解放,泰安地区先后进行了公开党组织的工作。主要整顿、巩固、发展党的基层组织。1949年1月31日,泰安县委对1948年培养提高干部工作进行了总结。总结指出,由于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克服了“向上级伸手要干部”的偏向,重点培养提拔基层干部。据统计,1948年,全县共培养提拔了脱产干部253人。按照上级下达两套班子的编制计划,于1949 年2月提拔47名干部,分别充实到基层组织,并做到了“上级调一批准备一批,调一个补一个”的要求。党员队伍也不断扩大。据统计,至1948年9月底,泰安县10个区共有党员1391人(其中男1247人,女144人)。共有党支部87个(其中农村75个、机关12个),党小组188个。
1949年3月,泰西地委召开扩大会议,秦和珍传达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精神,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4月,泰西县委根据地委指示,举办学习班,培训区和村级主要领导干部,内容以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树立为人民当“长工”的观念。10月中旬,县委决定以宣传部为主,抽调人员组成培训领导班子,举办了为期20天的培训班。县委书记李荣村作了动员报告,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的基本知识、政策规定、阶级划分等,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各地还进一步加强了青年团和妇女工作。1949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3月22日,鲁中南区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代表大会。泰安、泰西两县分别推选代表参加 。是年底,泰安、泰西县都开始建立团组织,配备团干部。各级团组织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1949年2月,华东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号召妇女们以更大的努力进行生产支前,拥护毛主席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将和平进行到底。泰山、泰西地委先后任命了妇委会书记。泰安、泰西县也先后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委会组织。广大妇女们在支前中踊跃上前线,在生产中担负起田间生产、家庭副业等任务,在生产救灾、学习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加强城市工作和政权建设
全省陆续解放后,泰安地区地、县机关进驻县城。为了加强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泰西地委于1949年5月中旬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城市工作。决定地、县机关进驻城市,各县建立城关区,建立区委、区政府,直接归县委领导,专门负责城市工作,并配齐党政领导班子,尽快实现由乡村进入城市的转变,并按照有关政策搞好城市管理,领导城区恢复和发展工商业和各项社会事业。
在政权建设方面,泰安县于2月下旬制定了贯彻落实“三大方案”的措施,上半年全县党政机关完成了精简整编。1949年5月初,泰西县政府根据行署指示,研究制定了《建立乡人民政府的意见》,结合整顿基层党组织,各乡人民政府和乡党总支于中旬全部建立。随之建立健全了村级政权,从而理顺了上下级行政关系,加强和巩固了党对基层政权的领导。
三、支援向全国进军与新区建设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强渡长江战役,开始了向全国进军的伟大历史壮举。4月22日,人民解放军突破了国民党千里江防。23日晚,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之后,分路向南挺进。5月,先后解放了杭州、上海。各野战军继续向东南、中南、西南、西北进军。至9月底,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这一期间,泰安军民按照山东省和鲁中南区的统一要求,从各方面积极支援了解放全中国的斗争。
输送大批兵员补充主力部队 1948年底前后,由于战略决战和进军全国的需要,泰安县多次进行动参和动员离队战士归队运动。保证了大批兵员连续不断逐级升级,补充到主力部队。仅泰安县在1948年底前,就先后动归人员630人,动参人员2800余人。
1949年初,泰西县大队奉命升级,所属四个连均升级编入军分区警备十九团。南下后,其一部编入第二野战军第三十二师。5月,泰西县大队升级编入三野第二十五军特务团。
济南战役时,泰安、泰西县连续数月开展了以动参为主要形式的扩军运动。区、乡层层召开动参会议,并开展轰轰烈烈的拥军优属活动,订立拥军公约、拥军计划,捐献粮款,组织劳力解决烈军属生产困难等,有力地推动了动参工作的开展。泰安县完成扩军1600余人。此后,泰山区又组建了警备第十一团、十二团升级编入第二野战军。在进军全国的战斗中,泰安、泰西两县共有2400余人加入主力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等战斗。
组织大批民工随军渡江南下 1949年初,按照鲁中南区支前司令部和泰山区支前司令部的命令,泰安县很快组成一支200人的支前民工团,并编为担架一营,由张仁庵任民工团团长,刘仁轩任政委,张玉轩任副团长。1949年1月上旬,团部和各营集结于地委驻地莱芜县寨里村整编,于1月上旬出发,经泰安、兖州等地,赴徐州接受任务。春节过后,向长江一带进发到达扬州。4月23日,又随军分区分两批渡过长江到达镇江,继而经无锡、苏州到达昆山县。杭州、上海解放后,民工团随军沿沪宁线返回南京。胜利完成支前任务后,荣获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六军授予的“渡江光荣,永载史册”锦旗。
为了支援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泰西区成立了由3835人组成的民工团,由葛立焕任团长,张晓民任政委,金益三任副团长,王善臣任副政委,刘冠英任参谋长,以上五人组成泰西民工团党委,张晓民任书记。泰西县成立了由400人组成的民工营,随民工团出发。出发前,在地委驻地肥城县仪仙村召开欢送会,由泰西地委书记秦和珍、专员张耀南作了动员讲话。集训后开赴前线,随华野八纵,途经徐州、扬州,在杨中县渡长江后,途径句容、丹阳、无锡、苏州到达上海,支援解放上海战役。战役中,民工团一营四连胜利完成火线抢运任务,荣获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六军“支前立功,荣宗耀祖”锦旗。全连146人有142人立功。
泰安、泰西民工圆满完成任务后,分别受到华东支前委员会的嘉奖。6月下旬,分别随民工团陆续返回家乡,泰山、泰西两个地委分别召开了欢迎大会。
选派干部南下建设新解放区 江南大部分地区解放后,急需大批干部接受、开辟、建设新解放区。中央指示各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支援。为培养后备干部,1948年,泰安、泰西县,先后开办了会计班、普通班、银行班、实业班等。各班均配备指导员,学员达300余人,培训了大批后备干部。

1948年冬,泰安、泰西县委按照上级指示,结合实际工作,培养、提拔了大批干部,按两套班子的编制配备了县、区级干部,做好了南下支援的准备工作。
1949年2月17日,泰安县委遵照泰山地委指示,按统一编制,组织了由81人组成的“华东局南下干部纵队第一支队第三中队”。中队长杨仲起,指导员刘刚,并组成中队支部委员会,刘刚任书记。中队下辖6个干部班、1个通信班。2月17日到县委报到,集中学习5天,于22日在岱庙召开了欢送南下干部大会。23日,到地委所在地莱芜县寨里集合,待命出发。29日,泰山地委在泰安火车站召开欢送大会,刘众前、王醒分别代表地委和南下干部讲话。该干部团赴浙江省宁波地区工作。
1949年2月,泰西县委组成由140人组成的干部中队,随地委组织的南下大队分两批出发:第一批于2月中旬,由县委原宣传部长宋杰之带领30余名干部南下,后在浙江省海宁县建立县委,宋杰之任县委书记;第二批于下旬出发,组织了80名干部、20名工勤人员组成的南下中队,并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孙汉杰任指导员(支部书记),下设6个党小组,后到浙江省建德县建立县委、县政府。孙汉杰任县委书记。泰西县原县委书记李荣村任建德地区专员。
泰西县干部南下之后,按照上级指示,又提拔了大批党政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李正一任泰西县县委书记。泰安选派的干部南下之后,根据工作需要,历尽艰辛,辗转数省,克服了地域不熟、条件艰苦、斗争情况复杂等困难,积极开展工作,为开辟新区,实现全国人民的彻底解放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