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在严峻形势下军民的英勇斗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1&A=5&rec=58&run=13

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经过各解放区军民的英勇斗争,打退了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泰安和全国、全省一样,军事、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形势向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但这时泰安周边地区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仍然较强大,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泰安解放区军民英勇坚持斗争,深入开展土地改革和整党运动,积极支援和参加反攻作战,终于取得了彻底解放。
一、坚持革命阵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7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国民党军占领泰西大部分地区后,留有相当兵力据守铁路线及沿线两侧的重要城镇,兵力有四个旅2万余人。同时,国民党政府为了达到用水患毁灭解放区的目的,于3月将全部黄河水归入故道,河水所至,一片汪洋,泰西沿黄地区遭受重大水灾,斗争形势更加艰苦。1948年7月,国民党军进攻鲁中区,曾有十几个旅的兵力占据莱芜、新泰及周边地区。在“拉锯”的斗争形势下,华东野战军主力东移鲁中山区。9月以后,华野东线兵团与国民党军角逐胶东地区。泰安地区主要靠地方武装独立坚持斗争,敌我力量悬殊,斗争形势极为严峻。为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泰安军民坚守革命阵地,开展了英勇的敌后游击战争。
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早在1947年2月8日,泰西地委就发出《反“扫荡”反“清剿”的紧急通知》,提出了“坚持阵地、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坚持游击战争,一手拿枪、一手分田”的斗争方针。3月,国民党大军压境后,地委在确定“多数转移、少数坚持”策略的同时,对坚持斗争又提出了“发展武装力量,巩固农村阵地,准备艰苦坚持”的要求。
泰蒙战役后,原来转至黄河以西的大批干部和武装人员陆续回本地坚持斗争,有效地促进了泰西地区游击战争的坚持与发展。
1947年5月,泰安县委召开会议传达鲁中区党委和地委关于坚持斗争的指示,强调在国民党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县、区干部要坚持“县不离县、区不离区”,组织地方精干武装,以武工队形式在本地区坚持斗争。同时,还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至6月底,泰安县十个区共有党支部293个,其中,农村支部226个,共有党员3474人,其中男3181人,女293人。这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坚持就地斗争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
占据泰西地区的国民党军第十二、七十三、八十四、七十二师反动气焰十分嚣张,他们多次分区出剿“扫荡”,斗争激烈而残酷。泰西军分区和地方武装采取灵活战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坚持战斗在汶河两岸和泰肥等山区,寻找机会与国民党军作战。泰西县武装配合军分区部队,以游击战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隐蔽控制农村。国民党军来后,干部群众监视、控制地主、坏分子;国民党军一走,立即发动群众,恢复土改、生产等工作。同时,还在全县开展了民兵爆破活动,结合地道战打击国民党军。
1947年10月8日,国民党第73师15旅等部向泰肥山区大举进攻,泰西地委、行署、军分区和部分县机关及一团特务营千余人,从肥城县的南北一带转移到三区大辛庄,计划继续向泰肥边界一带转移,被国民党军察觉后,第15旅遂以重兵向大辛庄、布山一带包抄。我方即命令军分区一团和特务营迅速抢占大辛庄和布山,阻击国民党军。激战从上午9时直至下午2时许。为保卫各机关大部分人员突出重围,我方有百余人牺牲、负伤或被俘,致使泰西地区党政机关损失严重。
泰安县,在泰山地委领导下,配合鲁中区基干部队开展了游击战争。以民兵爆破队袭扰、杀伤国民党军,以武工队深入敌占领区打击小股国民党军和特工人员,迫使其不敢贸然出动。9月,国民党军主力转入胶东,鲁中地区压力减小,鲁中军区为配合胶东我军作战,组织五个基干团和地县武装向国民党军发起攻势。战斗月余,攻克国民党军据点100余处。在攻势作战中,泰山区地、县武装积极配合军区部队歼敌,解放了数十处据点。泰山地委组织数万民兵群众破坏了境内所有公路,迫使国民党军固守在泰安、莱芜、新泰等少数城镇,斗争形势大为好转。
泰安军民在这段艰苦的斗争时期,坚守了农村阵地,沉重打击了蒋军及敌顽势力。各地党政军民抓住战争间隙,在解放区和游击区开展土改复查工作,大力发展生产。泰安县、泰西县还分别组织大批人力物力支援刘邓大军发起的鲁西南战役,为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广大干部群众与国民党“还乡团”的殊死搏斗
国民党地方势力为实施其对占领区的统治,在国民党军开始大举进攻前,就网罗各地外逃伪顽人员、恶霸地主、兵痞流氓等组成“还乡团”。如第一次解放泰安时,漏网的原肥城县自卫大队副大队长鲍星三、泰安伪县长明光普、伪军头目宁洪林等,在国民党军的扶持下,建立了县区乡伪政权,网罗国民党反动分子、地富分子等,各自组织数十人至数百人的地方武装,在其占领区实行法西斯统治,向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阶级报复,用拉梁头、挖眼、割舌、砍四肢、割乳房、“点天灯”、大卸八块、活埋等种种惨绝人寰的手段残害党员干部、革命群众及其家属,逼迫贫雇农倒还土改分得的土地、粮食和财产,犯下了累累罪行。如国民党三区区长武士超带领“还乡团”抓人杀人,先后在篦子店村南湾坑里活埋革命干部、军人家属100余人。再如泰西“剿共司令”宁洪林返回泰安县后疯狂反攻倒算。到泰城附近的李家庄建立“司令部”,组成4个大队、350余人的地方武装,在六郎坟村、北留村、西界村等地设立了区、乡政权后,其反动气焰更加嚣张,先后杀害革命干部、群众480人。1948年8月,消灭宁部匪徒后,人民政府组织安葬烈士遗体时,仅从李家庄一口大井里就打捞尸体97具,从泮河涯收殓尸骨200多具。再如1947年下旬,在人民解放军攻打泰安城时,鲍星三惧怕被歼,在仓皇逃跑时,指使特务班对关押在监狱的100多人用机枪扫射、手榴弹炸,当场死27人,伤50余人,其惨状目不忍睹。
对于“还乡团”的疯狂报复和屠杀,各级党组织领导革命军民与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广大党员、干部、革命军民,一面与其进行殊死搏斗,创造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泰安(东)县公安局公安员、旧县代理区长侯英被“还乡团”逮捕后,受尽种种酷刑,但他宁死不屈。当敌人刽子手将他推进铡刀口时,他用力挣脱出来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刽子手们慌乱抽出铡刀向他乱砍,并连开数枪,侯英壮烈牺牲,十分悲壮。泰安城关区妇救会主任江衍红被“还乡团”逮捕后,用刺刀穿其腹部、腿部,割去乳房,她威武不屈,壮烈牺牲。1948年2月20日,共产党员张纪珍被“还乡团”逮捕,将她吊起毒打,但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大骂“还乡团”,并说“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宁洪林气急败坏,指使打手用粗铁丝穿透其锁骨,并割去乳房,砍掉双脚。最后,在粥店李家庄北河滩用刺刀将张纪珍杀害。
1948年4月,泰西县大队配合泰西军分区一团,在东牛乡公所包围伪乡长、地主分子高建文。经过短兵相接的激战,全歼高部160余人,缴获全部武器物资。这次战斗受到军分区表彰,冀鲁豫《战友报》予以报道。5月26日,在泰西军分区七团统一指挥下,县大队为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泰安城,夜间包围宁洪林部和伪二分队。解放军发起攻击后,“还乡团”退至附近的爬崮山(又名卧虎山)负隅顽抗。拂晓,解放军围城主力部队某部三营主动支援,用炮火摧毁宁部工事。并随即发起攻击,共歼宁部300余人,其中死伤110余人,俘虏180余人。缴获战利品大宗。只有宁洪林带十余人连夜潜逃。此战斗的胜利,亦受到冀鲁豫军区的表彰。5月,泰西县大队还配合军分区二团围剿西界“还乡团”,打死打伤数十人,俘虏20余人,其残部逃到大汶口。同时,泰西县委于5月召开对敌斗争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开展政治攻势,宣传共产党的宽大政策,利用各种形式劝导“还乡团”人员回家,既往不咎。经过半个月的工作,仅三、四、七区即有百余名“还乡团”军政人员携武器向人民政府投诚。到月底,在收复区又有数百名国民党军政人员向我投诚。泰西县大队仅在5月份就作战23次,先后攻占西界、六郎坟、卧牛石、李家庄等“还乡团”据点,共歼灭“还乡团”850人,缴获枪支600余支。
在泰宁县还出现了“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集体——由泰宁县抗联、邮电干部和部分区村干部组成的31人的武工队。由泰宁县职工会长宫新宇带领,攻打新泰楼德一带“还乡团”,引起“还乡团”的恐慌。6月30日,蒋军和“还乡团”700余人,将武工队26人包围在新泰、泗水交接的老寨山上。武工队冒着炮火,英勇打退了多次进攻,坚持战斗十几个小时。最后子弹打光,多数队员牺牲,只剩宫新宇、张步三、朱凤仁三人。在敌人攻上山顶步步逼近时,他们纵身跳下几十米深的悬崖。宫新宇当即壮烈牺牲。张步三身负重伤,被敌人杀害。朱凤仁被悬崖上的树木挂住,当即昏迷,后被群众救回。
以上这些在残酷斗争中壮烈牺牲的英烈们,不愧为泰安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英名将载入泰安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