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开展生产救灾和经济斗争,战胜严重灾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1&A=5&rec=41&run=13

1941年至1942年,泰安(东)、泰安(西)、泰北三个县遭受严重的旱灾、虫灾。群众普遍缺粮,家家户户吃树叶、树皮、野菜。日伪军为了弄到粮食,在市场上采取强制征收,不论粮食好坏,全被他们抢购一空。饥民遍及城乡。为了谋生,百姓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廉价典卖房屋、土地。出现了一斤粮食换一斤人或几十斤粮食换一个人的惨景。严重的饥荒导致瘟疫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由于劳力外出,没有种子,春耕春种受到严重影响。党政机关及部队的困难也同样严重。干部、战士缺少衣被鞋袜。寒冬穿不上棉衣,夜宿没有棉被极为普遍。有的部队一个班仅有一双鞋,只能让站岗者穿。干部、战士一年四季只一身衣服,长期不能更换,很多人患有疥疮。粮食极为缺少,部队每人每天口粮标准仅有14两(16两一斤),但根本无法保证供应,主要以野菜、树叶,甚至花生皮等充饥,而且极少或根本吃不上盐。由于严重营养不良,很多人得了夜盲症。在紧张的形势下,部队作战频繁,指战员体质严重下降,战斗中有时打退了敌人,但战士却无力追赶。机关、部队病员增多,减员较多。
在严重的灾情面前,泰安(东)、泰安(西)、泰北三县县委,按照中共中央和上级的要求,把救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党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救灾措施,救助灾民。
一、组织紧急救助
以上三个县委按照泰山、泰运、泰南地委的要求,县、区都成立了救助(灾)委员会,组织领导救灾工作。号召军民要紧牙关,艰苦奋斗,生产自救,为战胜严重灾害和饥饿而斗争,各级机关、部队都要勒紧腰带,节约粮食,捐献钱物,救助群众和抗属机关人员由一日三餐改为两餐。粮食定量进一步减少,很多人患上水肿病。泰安(西)县利用两面政权及商会,一面向日伪统治者倾诉灾情,一面从东北地区搞来一批玉米,救助灾民。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根据地经济
由于1942年遭受特大旱、虫灾害,加上日伪军抢掠,缺粮严重。对此,三个县的党政军民普遍开展了冬春季大生产运动。发动群众,组织合作社、变工队,发展农副业。泰历县高而村200余名青年组成开荒队,当年,收获粮食万余斤,被评为鲁中开荒救灾模范村。机关部队除帮助群众生产外,还自力更生,开荒种地,搞副业。各地还开办了粉坊、油坊、豆腐坊、毛巾厂、卷烟厂、酒店等,自己解决了部分供给问题。
三、积极开展对敌经济斗争
各根据地在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开展了“反资敌”和 贸易斗争。反资敌斗争,主要在武装斗争支持下,采取武装保护、假送假劫,利用两面政权软拖硬抗,或组织群众控告、请愿等斗争形式,保护群众利益。为阻止日军征粮,通过两面政权故意拖延,不交或少交粮食,有时还截获日军的粮食分给灾民。通过两面政权、各种统战关系和商会等,开展对敌贸易,销售根据地多余物资,购进根据地急需的粮、油、盐、布、药品等必需的物资,缓解抗日军民的困难。各县都建立了经济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领导开展经济斗争。经过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战胜灾荒,克服了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负担,奠定了根据地坚持抗日斗争的物质基础。在战胜灾荒的斗争中,根据地各级党和政府,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帮助群众,与群众建立了患难与共的鱼水关系,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