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泰北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1&A=5&rec=38&run=13

一、泰北行署建立,泰北抗日根据地形成
1940年秋,中共泰安县委根据山东省战时推行工作委员会关于划小行政区域,适应抗日游击战形势需要的决定,以泰山东部山区为中心,以泰安县北部一区、四区的工作为基础,建立泰安县北部行署。派泰安县委统战部长孙明任行署主任,带领一批干部到泰北地区组织群众发展党组织,建立地方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1941年1月,经鲁中区党委批准,泰北行署正式成立,隶属鲁中区一专署(泰山专署)。孙明任行署主任兼中共临时机构负责人。行署设民政、财政、粮食、建设、文教、公安、武装等部门,辖岱东、汶阳、岱峰、祝山、黄山、城关(敌占区)6个区。党的临时机构设组织、宣传、民运等部门。除城关区外,5个区都建立了分区委、区公所和工、农、青、妇、文等群众团体。泰北行署及泰北县党的临时机构,依托泰山主峰以东的山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泰北县抗日根据地初步建立。
  到6月底,泰北县基层党组织、政权组织发展壮大起来,全县三分之一的自然村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约有党员800余名。这里的乡村政权,原来都已为日伪掌握,经过党组织的努力,全县绝大多数乡村政权得到了改造,成为为共产党服务的“两面政权”。山区的一些乡村政权则改造成了民主选举的抗日政权。在日军占领区还建立了情报站、交通站。
二、泰北县大队建立与发展壮大
1941年2月,泰山军分区派范立中到泰北协助孙明组建地方武装,以泰安县大队四中队和一、四区的区中队为基础扩充建立了泰北县大队,辖三个中队,各区也都建立了约二三十人的区中队。
  4月前后,杨信等人动员泰安城东二十里埠、芝田、岳庄一带回民村庄五六十名回族青年参加了泰北县大队,编入回民支队。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泰安的第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回民支队的组建壮大了县大队的力量。这个支队曾先后两次扩军,1942年秋与泰西回民武装合编为一个大队。地方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对泰北县的抗日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统一战线等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支持作用。
  县大队建立后,积极寻找战机,打击日本侵略者。3月,县大队便衣武装在范立中的率领下,先后在黄前集、刘家庄集上巧杀日伪军。4月某夜,县大队二中队在西麻塔村第三峪被日军包围,二中队伤亡惨重,牺牲战士40余人。这是县大队建立以来遭受的一次最大的损失。
  5月下旬一天,泰北县大队与泰安(东)县大队联合在芝田河附近泰莱公路两侧设伏,毙伤日军10余人。
  9月,县大队改为县独立营,地方武装力量进一步壮大。
三、战胜重重困难,泰北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
1939年3至7月,日军推行了两次“治安强化”运动,反复“扫荡”,在打通了泰莱、泰新公路后,又沿泰莱公路的西张店、燕家庄、范镇等村镇安设军事据点,增派伪军,在泰莱公路北侧开挖封锁沟,妄图分割泰山与徂徕山抗日根据地。在日伪军的严密封锁下,抗日活动日益困难。
  9月,为加强泰北县的工作,鲁中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泰北县委,派董汉林任书记,孙明任行署主任。同时,历城县南部的高而、邵而、仲宫、柳埠一带划归泰北县。泰山军分区及泰北县委利用历城南部虽然靠近济南,但日军麻痹、力量薄弱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工作,至11月份就建立起较为隐蔽的根据地。
  泰北县委建立后不久,组织独立营及3000名民众,破袭泰莱、泰新公路百余里,还收割了日军电话线,拆除了公路沿线村庄的围墙等,沉重打击了日军交通线,使日军交通中断数日。在拆除南上高村围墙时,遭到该村反动道会门的抵制。不久这伙道徒被岱东区中队消灭。
  这年,“九一八”日军大“扫荡”中,出动驻泰(安)、莱(芜)、章(丘)、淄(川)、博(山)等据点的日伪军万余人,对泰山根据地进行了10余天的疯狂大“扫荡”,合击中共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捕杀抗日干部和积极分子实行残暴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给抗日根据地造成极大损失。泰北县沿泰莱、泰新公路的岱东、汶阳两区被伪化。泰北县党政和县区武装转入北部山区,配合主力部队组织反“扫荡”。在日伪军大“扫荡”形势下,大批顽军公开投靠日军,致使日伪实力大增,得以大量安设据点,控制了泰莱平原,泰山与徂徕山抗日根据地被分割、封锁。泰北县北石汶、下港一带的“硬拳道”、“红枪会”与日军勾结,摧残人民,破坏抗战,反动气焰十分嚣张。初冬,泰北县独立营及区中队配合主力部队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县委还集中部分村庄的300余名道会门首领进行教育分化,有效地瓦解了道会门武装。
  在残酷斗争形势下,泰北县委领导全县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党政军民更加团结,抗战决心更加坚定。在斗争中党的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到1941年底,全县有5个分区委、4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5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