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结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1&A=1&rec=62&run=13

所有制结构

国有经济 1985年建区时,全民所有制经济单位员工6914人。全民所有制工业完成总产值190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4%;交通运输企业完成货物运输量34.9万吨,货物周转量1574.3万吨公里,分别占全区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66.7%和65.8%;商业、饮食业、制造业及其它行业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4234万元,占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的31.3%。
“七五”计划期间,全民所有制经济增长较快。1986年,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完成1729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1987年,房地产业起步,当年完成增加值61万元。1990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11万元,是1985年的8.5倍,年均增长53.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比1985年提高5.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企业完成货物运输量111.8万吨,货物周转量2381万吨公里,分别占全区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65.8%和41.8%;商业、饮食业、制造业及其他行业社会商品零售额7586万元,比1985年增长79.2%,占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的24.9%;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82万元,比1987年增长34.4%;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3148万元。
“八五”和“九五”计划期间,国有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增长减缓,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27万元,是1990年的1.44倍,年均增长7.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比1990年下降6.9个百分点。1995年,国有经济单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474万元,是1990年的1.78倍,年均增长12.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9%,比1990年低13个百分点;房地产管理和开发业实现增加值415万元,是1990年的5.1倍,年增长38.5%;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6981万元,是1990年的2.22倍,年均增长17.3%。(1995~1998年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划归泰安市管理)。
2000年,国有单位完成工业总产值2.18亿元,是1995年的9.4倍,年均增长56.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比1995年高4.4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80万元,是1995年的15.4%,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比1995年低10.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企业完成货运量60万吨,货物周转量4588万吨公里,各占全区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44.1%和44.7%;房地产管理和开发经营单位完成增加值2476万元,是1995年的6倍,年均增长43%;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8113万元,是1995年1.16倍,年均增长3%。
集体经济 1985年,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员工总人数12093人。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97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6.6%;运输企业完成货运量17.4万吨,货运周转量817.2万吨公里;商业、饮食业、制造业等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6994万元,占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1.7%。
1990年,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工业总产值1.74亿元,货运量58.2万吨,货物周转量3319万吨公里,社会商品零售额1.156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91.5%、34.2%、58.2%和38%,“七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26.4%、27.3%、32.4%和10.6%。
1995年,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工业总产值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78亿元,分别是1990年的7.48倍和3.35倍,“八五”计划期间年均分别增长49.5%和27.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各为88.3%和34.3%,分别比1990年下降3.2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
“九五”计划初期,集体经济发展较快。1996年,乡及乡以上集体单位完成工业总产值81688万元,占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村办集体单位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17.3亿元,占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的96.3%;集体经济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1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2%。1998年,限额以上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5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2%;限额以下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87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下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4.9%;集体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7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95.1%;集体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下降为24.8%。
2000年,限额以上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5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为36.4%;限额以下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1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下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为20.1%;集体运输企业完成货运量34万吨,货物周转量2636万吨公里,分别占全区货运量和周转量的25%和25.7%;集体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14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88.9%;集体单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1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下降为18.2%。
私营经济 建区初期,私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低。至1989年,私营企业仅有64户,注册资本452万元。20世纪90年代初,私营经济发展较快。1992年,私营企业达到97户,注册资本893万元。1993年,共有私营企业168户,雇工1852人,注册资金2324万元。1995年,私营企业494户,注册资本7291万元,完成总产值4311万元,营业收入4966万元。2000年,私营企业914户,雇工10215人,注册资本28329万元,私营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实现总产值24160万元,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社会服务等行业实业营业收入15200万元。“九五”计划期间,私营企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1.2%和25%,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发展速度。
个体经济 1985年,全区个体工商户有3466户,城镇和农村个体工业营业额178万元;有证个体商业、饮食业等零售额2288万元,占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6.9%。1988年,个体工商户有5392户。1990年,个体工商户有6037户,有证个体商业、饮食业等零售额7155万元,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4129万元,分别占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3.5%和13.6%。1995年,个体工商业户增加到18035户,从业人员23171人,注册资金6223万元,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35万元,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完成营业收入50243万元。2000年,个体工商业户注册资本达到16690万元,营业收入完成117819万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68.2%和134.5%。
股份制经济 1997年,泰山区股份制经济起步。当年设立股份制工业企业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1928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7%。2000年,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83298万元和2856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4.9%和1.5%。
外商投资经济 1990年,泰山区始有外商投资企业。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08万元,利税总额-29万元。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58万元。
港澳台投资经济 1988年12月,澳门茂业集团出资66.33万美元,与上高乡建安公司合资建立泰安泰茂建材有限公司,为泰山区首家港澳台投资企业。1995年,港澳台投资企业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11万元,4家企业亏损。1998年后,限额以上港澳台投资企业仅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2000年,该公司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937万元和3572万元。

产 业 结 构

第一产业 198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6.26万人,完成农业总产值8793万元,粮食总产92675吨,果品总产9370吨,肉蛋奶总产6085吨。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4%。198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发建设农村“五大商品基地”(蔬菜、果品、水产、肉蛋奶、花卉苗木基地),稳定粮食生产,向城市型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迈进。198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庭院经济和多种经营。
1990年,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5.62万人,农业总产值17060万元,粮食总产104241吨,果品总产10355吨,肉蛋奶总产17595吨。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0%,比1985年下降11.4个百分点。1994年,区政府提出,发展农业要从地处城郊、耕地资源少的实际出发,什么挣钱种什么,怎么挣钱怎么干,把农业、农民引向市场。
1995年,区政府鼓励把可耕地,采取租赁、出让、转让、承包等方式,向种田能手转移,推行土地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是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粮食总产104598吨,蔬菜总产11.42万吨,果品产量18452吨,肉类总产13539吨,禽蛋产量10656吨,牛羊奶产量5347吨。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
1997年,区政府提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重点培植花卉、蔬菜、林果、养殖四大主导行业。199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泰山旅游观光农业带开发建设,通过3~5年的努力,把泰山东麓建设成为四季有花,三季有果,山青水秀,景色宜人,集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观光农业区。”
2000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32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59亿元,林业产值2725万元,畜牧业产值1.32亿元,渔业产值354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3%。
第二产业 1985年,全区有16家区直工业企业和43家乡街工业企业。是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024万元,建筑业增加值1420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3%。1989年,区政府提出,工业发展“三上、三创、一提高”,即上管理、上水平、上质量,创新、创优、创汇,提高经济效益。是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1990年,泰山区提出工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强化销售,以销定产,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加快二棉、玻璃、橡胶、制药、二针、红泥塑胶、工程机械、三棉、碳素、链条等10个骨干项目建设,搞好服务,促进生产。建筑业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稳定队伍,开拓市场”,占领本地市场,开辟外地市场。是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122万元,建筑业增加值369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至41.2%。1991年,区政府提出,工业产品质量上档次、品种上花色,销售增效益、企业增后劲,骨干企业和重点村街争创产值过千万元、争创利税过百万元,一般企业和一般村街争创产值翻番,争创利润翻番。建筑业要把建筑质量、建筑设计放到头等重要位置。1994年,区政府提出,“工业产业抓骨干,企业抓集团,产品抓名牌。建筑业要向集建筑、安装、装饰和建、工、商、贸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方向发展”。1995年,工业增加值59947万元,建筑业增加值1486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47.0%。1997年,区政府提出,“培植骨干,膨胀规模,切实突出工业”。200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23亿元,建筑业总产值14.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4%。
第三产业 1985年,全区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600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2.3%。1988年,区政府提出,“以商业、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建设财源商业街,新建服务网点,改造特色专业店,加强市场建设,兴办金融、保险、劳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项目”。199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2333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8%。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7%。1997年,区政府提出,“坚持以商领头,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面搞活第三产业”。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旅游业带动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1.6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2%
农轻重结构 1985年,工业总产值完成7937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为5558万元,重工业产值为2379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833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为48.8:51.2,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70.1:29.9。1990年,工业总产值完成43631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32461万元,重工业产值11170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077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为80.2:19.8,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74.4:25.6。1995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46312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65255万元,重工业产值81057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711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为89.1:10.5,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44.6:55.4。2000年,工业总产值完成523513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89547万元,重工业产值333966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3225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为94.5:5.5,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36.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