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1&A=1&rec=1&run=13

┌──────────┐
│ 概 述 │
└──────────┘

泰山区为泰安市辖区,是泰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泰安市党政军机关驻地。

岩岩泰山擎丽日,汤汤汶水润美田。泰山区北依泰山,南濒汶河。北部为拔地通天的泰山。中部为繁华的市区。南为千顷沃野,是历史上著名的“汶阳田”。众多河流源于泰山,汇入汶河。气候适宜,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良田6000余公顷,水资源总量1.2亿吨,矿产储量200亿吨,高等植物1000余种,动物1200多种。优质天然地热矿泉水储量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举世闻名的泰山于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封建帝王频频到泰山封禅告祭,文人骚客纷至沓来,给泰山留下众多的文物和华章,佛道两教建寺设观,更加丰富了泰山的文化内涵。郭沫若说泰山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泰山自然景观以雄奇、险峻著称,气势磅礴,名胜古迹荟萃。主要景点有6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碑碣石刻2000多处,古树名木5000余株。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令人神往。古老建筑更具特色。岱庙建筑群,城堞高筑,气势威严。主体建筑宋天贶殿,重檐庑殿,金碧辉煌,气势恢弘。殿内壁画,构图宏伟,造型生动。碧霞祠雄踞岱顶,布局周密,结构严谨,玲珑精巧,尤以范铜铸铁著称,国内鲜见。灵应宫、王母殿、红门宫、万仙楼、南天门、玉皇殿等各具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境内设博邑,为齐国南部重邑。秦代博邑改为博阳县。汉初博阳县改为博县,泰山郡治设博县。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泰山郡治迁至奉高(今岱岳区范镇故县村)。北魏时期,博县改为博平县,泰山郡治迁至博平。北齐时期,博平复改博县,泰山郡废,设东平郡,郡治设博县。581年(隋开皇元年),东平郡废。596年(隋开皇十六年),博县改为汶阳县,寻又改为博城县。666年(唐乾封元年),改为乾封县,668年(唐总章元年)复改博城县。705年(唐神龙元年),又改为乾封县。972年(北宋开宝五年),乾封县治移至岱岳镇(今泰城)。1008年(北宋大中祥符元年),乾封县改为奉符县。1136年(金天会十四年),泰安军治所设奉符县。1182年(金大定二十二年),泰安军改为泰安州。州治设奉符县。1369年(明洪武二年),省奉符县入泰安州(散州)。1724年(清雍正二年),泰安州改为直隶州。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设泰安附郭县。中华民国时期,泰安县、泰安府治均在泰安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泰安县、泰安市(县级)、泰安专署、泰安地区、泰安市(地级)机关均驻泰安城。1958年6月,泰安县城关镇及周围村庄析置泰山市。是年11月,泰安县、泰山市合并为泰安市。1963年4月,泰安市改为泰安县。1982年3月,泰安县复改泰安市。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泰安地区,泰安市升为地级市。原泰安市(县级)划分为泰山区、郊区(2000年4月改为岱岳区)。

建区以来,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兴办商业,发展工业,强化建筑业,拓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科技兴区富民,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总体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1.11亿元(当年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0.36亿元,其比例为33:34:3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6元。到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4亿元,为1985年的20倍,年均递增2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其比例为8:55:37。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所占比例第一产业明显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明显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310元,是1985年的14.6倍,年均递增19.6%。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模式化栽培、立体种植和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开展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农业机械和良种、名优特新品种。发展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建立农村五大商品基地,发展城郊型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农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到2000年,粮食总产10万吨,蔬菜总产11万吨,干鲜果总产近2万吨,肉类总产9000余吨,奶类总产近6000吨,禽蛋总产7000余吨,鱼类总产600吨。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林木覆盖率47%,为山东省县(市区)之冠。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85年增加2.6倍。农村经济总收入65亿元,比1985年增加62倍。
深化工业企业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改革用工、分配制度,优化劳动组合,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推行承包租赁、厂长(经理)负责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试行企业租赁、拍卖、破产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发展企业集团,建立工业园区,形成布局较为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材、食品、医药成为泰山区的支柱行业。至2000年,全区有工业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2亿元,利税13亿元,分别是1985年的13倍、3.5倍、66倍、15倍。工业成就巨大,但是部分企业拳头产品少,管理粗放,债务负担重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历史上泰城商业服务业较为发达,为附近地区商品集散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流通体制,改变经营理念和方式,泰城商业服务业空前发展。大型商业设施先后建成,中小型业户纷纷开张,各类“超市”涌现,商品琳琅满目。农贸市场、集市发展较快,城乡贸易繁荣昌盛。到2000年,有商业服务网点1万余家,城乡集贸市场78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亿元,餐饮业营业收入13581万元。
泰城为历史文化名城,依山而建,山城一体。城市建设,保护与开发并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道路宽敞,高楼林立,环境优雅,颇具现代化气息。2000年,城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0万。市民用上清洁方便的管道天然气。住宅区管理物业化。城市功能日益完备。乡村建设,统一规划,房舍整齐,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村建起“小康屋”、“小康楼”、高层住宅楼,乡村渐入城市化。
泰山区为泰安市的交通枢纽。泰山火车站、泰安汽车站设境内。泰城东、南、西部均临高速公路,有2条国道过境,6条干线公路穿越。公路乡乡通,大道村村连,形成密集的交通网。公路密度达到0.74公里/平方公里。拥有省际和省内跨地区客运线路40余条。日发客车200多班次。长途电讯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直通国内国际。移动通讯覆盖全境。网络传输、用户电报、邮政储蓄、邮政快件、速递业务全面开展。
改革财政体制,培植扩大税源,强化资金管理,综合平衡,科学安排,财政状况逐步好转。财政收入每年以19.5%的速度递增。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7亿元,为1985年的14.4倍,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新增税源少,财政平衡压力较大。
金融保险业发展迅速。200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8亿元,贷款余额11亿元,保费收入1294万元,分别是1985年的55倍、16倍、10倍。

实施“科教兴区”,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投入逐步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6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663项,获得科技成果454项,其中省级24项,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区称号。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成人教育、职工教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至200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85年的90%,提高到100%,中学生入学率由1985年的61%提高到100%。特教工作成绩显著,被国家教委、民政部、中国残联授予特殊教育先进区称号。体育运动活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奖。上高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文化事业繁荣,拥有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多数村建有文化大院。民间文化别具特色。岱庙、财源办事处组织的“故事队”,1988年参加北京国际旅游年“龙潭杯”全国大赛,获优胜奖。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改革医疗卫生制度,加强防疫工作,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区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综合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健全,就医问药极为方便。农村自来水建设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全国改水先进县(市区)。环境保护推行目标责任制,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推广型煤和先进炉具,取缔重污染单位。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管理实行人口目标责任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低增长水平。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普遍建立。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服务、国防建设、双拥共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都取得巨大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显著改善。城、乡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4.5、28.2平方米。摩托车、空调器、钢琴、微波炉、电脑、摄像机、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进入寻常人家,少数人拥有了轿车。生活质量逐年提高。

泰山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高官大吏、仁人志士、英烈功臣、学者名医,灿若群星。明代重臣萧大亨,官至刑部、兵部尚书,政绩显赫,名震朝野。清代名臣赵国麟,为泰山五贤之一,官至刑部、礼部尚书,拜文渊阁大学士,为官期间,雷厉风行,兴利除弊,为世人称道。清朝乡宦施天裔,官至山东布政使、广西巡抚,主持重修岱庙、碧霞祠、南天门等,为保护泰山、建设泰山作出重大贡献。学者聂剑光,酷爱山水,遍历泰山,探索名胜古迹,搜求金石文字,历时30余载,撰成《泰山道里记》书。发明家徐志定,创磁版印刷术。该印刷术,着墨均匀,笔划清晰,版质坚硬,经久耐用,在中国印刷史上有一定影响。清末泰山学者王价藩,致力于乡邦文献研究整理,一生编写著作13种,搜集泰山文献50余种。学者赵正印,在军阀混战期间为保护泰山,奔走呼吁。名士米希伊,擅画山水,轻不送人,时人以得其作为荣。清末名医闫逢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闻名乡里。著名爱国道士尚士廉,冒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怒斥日伪军毁坏山林恶行,泰山文物古迹得以保全。20世纪30年代山东著名民族实业家马伯声,不忘桑梓,投资兴办教育。知名作家燕遇明,从事写作50年,著述颇丰。其小说《守夜人》、《苦女翻身记》,叙事长诗《枯树开花》,脍炙人口,在文坛上颇具影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军阀鏖兵,生灵涂炭。1926年春,泰安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在泰城成立,人民革命斗争从此开创新局面。“七七”事变,国难当头,国土沦丧之际,夏天庚、赵笃生、夏振秋、洒海秋、燕遇明、张仁庵、鲁宝琪、程若晓、王华等志士满怀一腔热血,毅然投身于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洪流,驰骋疆场,前仆后继,英雄气概,荡气回肠。烈士王华,18岁参加抗战,作战英勇机智,日军闻风丧胆,牺牲时年仅21岁。教育家范明枢,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七七”事变后,耄耋之年,投身抗战,被誉为“抗战寿星”,以80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传为佳话。医学博士金茂岳,奔赴抗日根据地延安,为抗日将士治病疗伤,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高度评价。毛泽东为其题词:“努力救人事业”。巾帼英雄江衍红,送年仅16岁和12岁的两个儿子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期间,她冒生命危险,英勇机智为中共泰安县委传递情报。被捕后,“还乡团”用尽酷刑,她坚贞不屈,壮烈牺牲。英雄事迹,气如虹,撼日月,泣鬼神。
新中国成立后,泰山儿女再续华章。外交活动家徐晃,曾任驻老挝大使、秘鲁大使,广交朋友,为发展中老、中秘关系作出积极贡献。夏辅仁,在奉调支援越南土改期间,辛勤工作,荣膺胡志明一级荣誉勋章,在西藏工作期间,鞠躬尽瘁,以身殉职,为建设新西藏洒尽最后一滴血。
英雄辈出,然亦有叛逆。李圣五,出任伪汪政府要职,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前车之鉴,后世垂戒。
光阴荏苒,转瞬十六年。泰山区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迈进市场经济,各项事业成就巨大,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此述仅为提玄勾要之笔,寥寥数语,挂一漏万,欲尽详情,请览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