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2&rec=62&run=13

一、管理机构
2001年,邹城市计划委员会继续沿用1992年10月撤县改市以来的名称,下设六个
科室:秘书科、综合科、工业计划科、农业区划科、第三科业办公室、固定资产投资
科。 至2002年5月9日, 邹发[2002]21号文件,《中共邹城市委、邹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邹城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邹城市计划委员会更名为邹城市发
展计划局, 下设3个科室,秘书科、城市经济发展科、农村经济发展科。具体负责国
家计划的贯彻执行,编制下达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受
市政府委托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国民
经济综合平衡和发展预测。
二、管理组织
计委作为政府对地方经济建设进行综合平稳和决策的职能机构,经过调整、改革,
从90年代,全市形成以计委为主体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计划管理组织系统网络。各行
各业及各项事业的经济活动纳入有计划的管理轨道,整个计划管理组织系统之间的关
系为:市人民代表大会是批准全市国民经济计划的最高权利机关,全市的中长期计划
和年度计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后付诸实施;由人民政府领导和组织全市经
济建设和管理的最高行政机关,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市
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执行,市政府定期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市计委是
市政府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部门,受市政府直接领导,业务上受上级
计委领导。按照市政府和上级计委的要求,具体负责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拟定编
制和具体下达全市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督促检查和协调有关部门计划的执行情况。
负责拟定全市国民经济计划的指导方针、指标体系、编制方法、审批程序以及其他有
关规定,协调和研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总结计划工作经验,在
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预测市场的基础上,展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合理
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提出重大宏观政策和经济调节措施,创造良好的宏观
经济环境,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指导市直各部门和各镇街的计划工作。市直各委、办、
局设计划科,其计划业务纳入全市经济计划综合平衡之内,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
计划指导,负责编制主管行业的计划与规划,进行本行业的综合平衡,具体下达所属
企事业单位和镇街本行业主管局的计划,指导其业务管理工作。
三、管理体制
2000年,市计委主持编制了《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根
据省政府《关于改革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我市计委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
战略、提出主意、搞好综合、抓好项目、当好参谋上来。研究并制订了新的计划指标
体系,突出效益指标和人均指标体系,增加预期指标调控指标,引导全社会强化投入
意识、效益意识和人均意识。同时,主动理顺计划与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关系,
综合运用经济杠杆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探索有区域特点的地方宏观调控体制。
四、经济计划体系
境内在开展国民经济计划管理过程中,不同时期按照中央、省及上级计划部门的
不同要求,对各种经济成份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从市级到基
层,从部门到企业,逐步形成和建立了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不同计划体
系。通过各种计划体系的运行,把全市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按不同程度纳入计划管理
轨道,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和比较完善的经济计划体系。1982年后,国民经济计划
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形成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新的计
划体系,整个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邹城市国民经济计划体系按时间序列分长期计划:十年以上。
中期计划:一般指五年计划。
短期计划:年度计划。
按计划层次分全国计划:包括中央部门计划。
地方计划:省、市、县(市)区镇街计划。
基层计划:独立核算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计划。
按计划控制程度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
市场调节。
按生产过程序列分生产计划:社会产品、国民收入、农业、工业、建筑、交通运
输等。
流通计划:生产资料流通,生活资料流通,对外贸易计划等。
分配计划:国民收入分配使用,主要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分配,财政信贷,
劳动报酬,价格计划等。
消费计划: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卫生,城市公用服务事业计划等。
按再生产领域分经济发展计划: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运输、邮电、商品
流通、
物资分配、国民收入、综合财政信贷、外贸、地质计划等。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点科学技术项目,新技术推广项目,新技术引进项目,
科学技术基本建设项目,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计划等。
社会事业发展计划:人口、劳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
环境保护、社会福利事业计划等。
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2000年12月,编制完成了《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规划
内容做到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了上下结合、左右衔接、瞻前顾后、
慎重平衡的原则,并做到积极争取,保留余地。近几年来,农村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
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明
显增强。 在这期间,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世博会成功,都标志着我
国的社会进步,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是我国历史上,也是我市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
期之一。200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60亿元,按可比价格比2000年增长33%,年
均递增14.6%; 比"十五"计划目标提高3.6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
2002年达到7.12亿元,比2000年增长46.5%,年均递增24.7%,已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的83.2%, 年递增率提高12.7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11.2∶55.3∶
33.5调整为9∶56.8∶3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为"十五"目标的55%。
在第二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市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30位,全省第4位。
(撰稿人:范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