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2&rec=161&run=13

一、组织机构
邹城市文物局列政府序列,内设人秘科、保卫科、文物科、考古研究科、经营管
理科、 文物稽查大队、博物馆、荒王陵管理所等职能科室,现有各类人员106名,行
政人员4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7名,正式党员48名。
二、文物工作情况
20012002年是新世纪开元之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奠基之年,也是具有历史意
义的两年。文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入世要求,以高昂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以加快
发展为主题,以博物馆建设为重点,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 全局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勤奋开拓,使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文
物基础设施建设、文物法制建设、文物的宣传和利用等多方面工作得到较快发展。
(一)举全局之力建设好博物馆
2001年是实施市委、 市政府交办的八件实事之一博物馆建设的关键一年。"举全
局之力, 以历史的责任建设好博物馆"是此项工程建设之初文物局提出的口号。随着
建设工程的进展,文物局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对工程协调调度,严格工程质量检验和
监理关,对工程所需材料设备认真考察,一丝不苟,做到不枉花纳税人一分钱,不放
过一处质量隐患,对各类施工队伍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招投标。2001年
10月初,市长提出加快博物馆建设工程进度,并要求2002年5月1日竣工开馆。文物局
由夏广泰局长挂帅的基建班子,主动取消节假日,加班加点工作,与施工方认真研究
工程进度排期,锁定时间下限,倒排工期,加强协调,超常运作,全局干部职工群策
群力,献计献策,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从工程全面建设到馆内的布展陈列、安防、
通讯、装饰装修,外部环境美化、规划、讲解员工培训等都认真研究,形成了可行的
实施方案。从博物馆收藏保管、科学研究,传播教育的基本功能开发,按照博物馆建
设经典性、纪念性和永久性的要求,从选址到设计,从土建到陈列布展,全方位参与,
全工程跟踪,与工程有关的事情无不用心去做,从而保证了博物馆的功能作用、保证
了博物馆建设的区域文化性。博物馆历经两年建设,于2002年6月29日如期竣工开馆,
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邹城博物馆位于峄山路东侧,前临唐王湖,东依护驾山,地势开阔。博物馆占地
24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建筑高度28.26米,建设资金3000万元。邹城
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内设10个展厅,展厅面积5000平方米,其陈列方式
采用专题与编年相结合的手法,全灯光照明,并有安防、消防多种技防设施。博物馆
内还设有学术报告厅、文物商店和观众休息厅,馆外广场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娱乐
服务。博物馆建成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也为邹城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座标志
性建筑。
6月29日, 邹城博物馆建成开馆。副省长蔡秋芳、省文化厅副厅长谢治秀、济宁
市委书记贾万志、人大副主任李咸亭、副市长刘宝庭、市政协副主席孙恺铭以及我市
市级领导班子、驻邹企业负责同志出席了开馆仪式。国家文物局为邹城博物馆落成发
来贺电。
(二)加强文物法制宣传,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1) 文物局在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的同时,建议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物
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为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文物法规,增强文物法制观念和保护文
物的自觉性,2001年3月7日组织召开了全市文物工作会议,济宁市文物局长李诗秀在
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我市分管文物工作的副市长霍高原总结了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工
作的基本情况,重点部署了新一轮文物安全目标责任制的签订与落实。明确了今后工
作任务,这次会议对全市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2年11月28日,全国
人大颁布了重新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文物局立即出资6000余元在《邹城日报》
全文刊载了新的《文物保护法》,并加印3000余份发至全市各有关单位。同时组织全
局职工广泛开展文物法学习大讨论和法规竞赛活动。组织宣传车深入到农村、厂矿、
学校等,广泛宣传《文物法》,在孟府内设立了《文物保护法》宣传橱窗,编写了图
文并茂、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进行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文
物保护意识和文物法制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爱护祖国文物的良好氛围。
(2) 2001年以来,济宁市政府与我市签定了文物安全责任书后,市文物局受市
政府委托与镇、街政府补签了文物安全责任书,调整完善了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
网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文物局作为主管全市文物的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
作用,指导、督促、检查各镇(街)、市直有关部门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同时对直属
的孟庙、 孟府、孟林、荒王陵、博物馆实行重点管理,成立了"文物安全工作领导小
组", 制定了文物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专兼职文物保卫和义务消防队,加强了文物
稽查大队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
(3) 加强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文物犯罪活动。文物局每年多次会
同公安、工商等部门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文物安全工作,发现不利于安全的隐患及时向
镇(街) 政府领导提出整改意见, 下达文物安全隐患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依照
《文物保护法》和省、市文物部门要求,对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
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重新划定,设立了五处济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
2002年6月文物局拨出专款在葛山摩崖刻经处建立了文物看护房。 安排专人看管,保
护文物。针对盗掘古墓、盗拓摩崖刻经拓片,倒卖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文物局会同
公安局一起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打击力度,连续抓获盗拓拓片的三个犯罪团伙,经公
安部门传讯17人,收缴一批作案工具,依照《文物保护法》进行了处罚。2002年6月7
日,文物、公安部门一起连续奋战16小时,在峄山镇大庄村追缴西周青铜簋一件,经
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近两年来,为依法保护地下文物,先后对全
市56个建设项目的征地范围进行了文物调查勘探, 出土文物220余件。经向上级文物
部门推荐,城前遗址、龙山遗址、西丁遗址、凫山羲皇庙遗址、孔子孟子诞生圣地碑
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孟庙、孟府古建筑群维修工程,是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十五"期间文物专项
补助经费使用立项工程,是重点古建维修项目。文物局组织人员积极开展工程前期各
项准备工作。制定的工程预算报告已被省文物局认定通过,省文物保护中心先期对孟
庙亚圣殿、承圣门、泰山气象门进行实地测绘勘察,并作为2003年古建维修项目,编
制维修方案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该项目维修工程总造价为181.4万元。
(5) 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工作是文物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文物局聘请了国家
建设部资深古树复壮专家、松柏古树复壮课题组组长李锦龄教授,先后三次来我市考
察古树长势情况,重点对孟庙、孟府、孟林、万章墓古树群进行了考察诊断,并提出
了将我市推荐为建设部古树保护示范基地的设想。针对孟庙二进院古树病虫害较严重
的情况,制定了复壮工程实施方案,在专家的现场指导下,文物局投资16万元,对孟
庙古树实施了根系助壮、养分调整调节系统工程,该工程挖复壮沟680米,沉井6个,
挖土方600立方米,填充杨树条126000斤,助壮剂近100立方,极大地改善了古树的生
长条件。
(三)不断改善安全防范条件,实现了第14个文物安全年。
在2000年实施的孟庙、孟府一级风险安全技术防范一期工程的基础上,2001年对
孟府周界安装了主动红外报警和微波墙室内防盗、双监、以红外、微波、强震动门磁
为主, 图像监听复合为次的技术防范设备。新建的博物馆投资200余万元配置安装了
先进的安防、消防系统,并对重要展室实行一级风险防范。目前:文物局所属各主要
景点单位基本具备了防火、防盗、防破坏的技术条件和能力,初步形成了人防、物防、
技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2002年底,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对孟庙安防消防二期工
程拨款50万元, 孟庙二期工程即将实施。两年来,文物保卫队伍有3人被评为济宁市
文物安全先进个人,2人被公安局授予嘉奖,文物局连续14年创文物安全年。
(四)利用文物资源,创建文明景区示范点。
孟庙、孟府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开发文物资源,把做
好旅游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实施,组织人力,搞好孟庙、孟府等文物景点绿化
美化,保持整洁的卫生旅游环境。同时,坚持开展"文明用语,优质服务"活动。派员
赴天津、青岛、开封、济南、曲阜等地投资加强对邹城的宣传。20012002年中,在孟
庙、孟府新建四个有较高卫生水准的水冲式厕所,更换制作了50余个文化内涵丰厚的
景点说明牌,推出了30多个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展览。
根据济宁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旅游示范景点活动的要求,文物局成立
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工作方案。7月份,在全局开展了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活
动,以为游客服务为宗旨,让游客满意在邹城为目的,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内容,
成立游客服务中心,制作景点宣传栏板。出版《邹城揽胜》一书一万册,在孟庙亚圣
殿前举办了济宁名胜邮资信封《孟庙》首发式活动,协助台北市孟氏宗亲会和韩国孟
子学会举办传统祭孟仪式,先后接待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考察团,日本前首相村山富
士等十几个重要团体,派员参加了全国古树名木高级研讨会,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年会,
中国汉画学会年会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业务研讨会。这一切都为弘扬祖国各地优
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文物保护,资源开发,管理工
作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孟庙、孟府旅游景点连续三年被邹城市委、市政府授予"
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撰稿人:方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