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科普体系打造科普平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2&rec=151&run=13

2001-2002年,市科协共有在编人员11人。 内设办公室、科普工作部、学会工作
部、科技事业部4个职能部室。两年来,邹城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科普体系,打造服务平台,以科技创新增效为重点,以科普
宣传、 科技培训、科普示范为主抓手,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普活动。2001年5
月29日,邹城市被中国科协评为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推动了"科教兴邹"战
略的实施。走出了一条靠网络牵动科技普及,靠服务推动成果转化,靠协会引导科技
致富,靠基地带动科技示范,靠科普促进农村稳定的新路子,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科技、
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抓网络,盘活科普载体
科普组织是开展科普活动的基础和保障。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
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市科协把贯彻《科普法》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
作为科普工作的两条"红线",贯穿在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新闻发布会、
专题汇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学习《科普法》,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
持,向全市提出了"致富先治愚,治愚抓科普"的口号。各级把科普工作列入了精神文
明建设长远发展规划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市科协独立建制,编
制11人,同时,建立了老科协和反邪教协会等职能部门;17个镇街科协主任都由分管
书记(镇长) 兼任,并配备了一名专职副主任。80%的村庄成立了科普协会。全市形
成了完整的科普工作网络。一是市和镇街分别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任组长,宣传、组织、
人事、财政、科技、教育、农业等部门参加的科普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以市科协为
枢纽,镇街科协为纽带、村科普协会为基础的科协组织网络;三是以市农函大分校为
主导,镇街农函大辅导站为重点,村科普夜校为补充的科技培训网络;四是以科普广
播讲座为基础,以发行科普报刊、科技影碟为手段的科普宣传网络;五是以科普服务
中心(部、站)为阵地,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力的科普服务网络;六是以科普示
范基地为样板,以科技示范户为骨干的科技推广网络。这六大网络各司其职,纵横交
错,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优势和作用,成为普及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有效载体。目前,
全市科普队伍发展到1.8万人, 方方面面的科普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市科
协注重加强科普事业发展,把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作为激发科普体系活力的关键环节。
全市各级党政切实把加大科技投入当作事关科普发展战略的大事来抓,把科普活动及
学术活动专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发展基金。市科协先后投资60
多万元建立了科普电教中心,配备了两套电视节目编辑制作设备,两套科技光盘刻录
设备, 一套彩色打印设备,三部摄像机,四部照相机,五台录相机,两台VCD,一部
电影放映机。四台电脑全部上了宽带网,实现了科普活动网上办公、科教声像网上传
送,从而硬化了科普手段,为科普工作开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抓协作,培植工作亮点
科普工作面广量大,市科协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主动与组宣、群团、农业等
部门联合,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活动,并在"科普大合唱"中唱响主弦律,培植新亮点。
一是坚持科技下乡,做科普宣传的排头兵。科普宣传是科协的常规性的工作,也是加
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利用现有的科普手段,每年
都牵头组织开展两次大型科普宣传周、宣传月活动,以展板、橱窗、画廊、墙板等多
种形式,建起了500多处各具特色的"科普一条街"。开辟了影视科普新项目,与电台、
电视台、报社联合开设了"科普之友"、"星期日科技"、"科普目尞望"、"农业科技"等
专栏300多期, 与文化局、电影公司联合开展了科教电影"千片进村"活动,大力宣传
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宣传科协系统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先进单位的典
型经验。每年印发《邹城科普》、《邹城市报(科技版)》10万份,发放科技影碟、
科普录相带3000多盒,深受农民喜爱。我们连续两年应邀参加了由中央电视台、国家
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农业部联合举办的"全国科技下乡"宣传活动,
成为全国科协系统唯一参与单位,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好评。为及时便捷地为农
民群众解决技术难题,市科协利用科普网络优势,牵头开设了科普热线电话。科协成
立科普热线电话服务中心,设一部热线,统一调度。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服务中心
分别设立了粮食种植、 蔬菜生产、水产养殖、林果管理、畜禽饲养等5部专业热线,
58名科技人员轮流值班,连续10小时坐诊咨询。对出现重大病虫害疫情的,联动专业
技术人员, 乘科普车随时赶赴现场,帮助防治。自热线电话开通以来,已为2.6万余
人次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二是坚持科技培训,做传播星火科技的领路人。科技培训
是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市科协与市人事局、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在科
技大厦建立了星火科技培训中心,成为科普教育的"大本营"。成立了中国农函大邹城
市分校,校委会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同时组建16人的专家"讲学团",巡回镇村为农民
上技术大课, 传致富真经。先后举办"短、平、快"实用技术培训班500多期次,累计
有10万余人次接受培训,80%以上的受训人员能掌握23项生产实用技术。有1.5万名受
训人员被评为科技示范户,成为科技"二传手";有5500多名农民获得绿色证书,农民
学科技的积极性普遍高涨, 在今年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上,下达200人的培训计划,
结果有360人听课。 农民韩瑞明多次参加技术培训,在学习、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蔬
菜栽培
新经验,在全省打破了"低海拔平原地区,西红柿不能越夏栽培"的惯例,成为有名的"
乡土秀才", 被市委、 市政府评为"乡村优秀科技人才", 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2002年,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农村党员干部学科技、用科技大比武活动;
与市农业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与市妇联、
团市委、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巾帼培训工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成为科普工作的新亮点,收到了显著效果,从而增强了科协工作的影响力,提高了科
协的社会地位。
三、抓服务,促进科技增效
市科协把科普服务部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开展科普工作的"左膀右臂"和为农
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重要力量。将原来的科普服务部扩建为科普服务中心,配备了
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指导、良种供应、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系列化
服务。目前,市科协建有两处科普服务部和13亩的科普示范基地及一个食用菌协会。
与全国160多个地市级以上科研单位建立了技贸信息联系, 成为全国经济、技术协作
网员。 在镇、村建立试验田、丰产田、攻关田、育种田300多处。现在,社会上推广
的许多作物及蔬菜良种, 都是科协科普服务部提前3-5年试验、示范,逐步推广的。
如黑地瓜、 黑玉米,84K环保杨,南方圣果火龙果,家用秸杆节能气化炉,羊肚食用
菌等新品种,多次获全国高新技术博览会金奖,成为农民信赖的科普服务窗口。农村
专业技术协会是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提供科技服务的一支庞大民营生力军。根据
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市科协制定了农技协"上挂、下联、横辐射"的发展规划,以"
官助民办、 经济技术联体"型的农技协为主,按照"民办、民管、民用、民受益"的原
则, 引导其由立足农业生产寻求技术合作,逐步向"上挂科研院所,横联业务部门,
下辐射千家万户"和"内建经济实体,外接大市场"的方向发展。全市共有种植、养殖、
加工等行业的各类农技协240个,会员16800余人,科技服务队5640多个,成为新形势
下服务"三农"的先锋队。邹城市养鸡协会纳入了"全国农技协百县千会"行列。中心店
镇综合养殖协会坚持每月28日例会制度, 每年举办一次有奖知识竞赛,发展会员200
多人,为农民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被评为省级先进农技协。
四、抓示范,拉动产业发展
为改变以往就科普抓科普,就服务搞服务的形式,市科协发挥科普体系的综合优
势,把创办科普示范基地作为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大课堂",作为加速科技成
果转化、 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渠道"。按照"效益优先、科技引导、注重质量、
因地制宜、 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培植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科普示范基地;
着力发展项目新、品种新的科普示范基地;普遍建立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科普
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共建各类科普基地108个,其中省级5个,济宁市级14个,共涉
及380个新技术项目, 为农业增加产值1800万元。 培植出以"一带(枣林带)、两线
(蔬菜、 花卉为主线)、四区(畜禽类和水产养殖区)、六园(干鲜果经济园)"为
标志的蔬菜、畜牧、林果、水产等主导产业。北宿镇投资12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8
亩的科普示范基地,引进种植60多个国内外新优品种,成为精品农业、展示农业、标
准农业的样板。看庄镇的双万亩无公害土豆、黄姜、大葱,香城镇的双万亩石榴,张
庄镇的双万亩大樱桃,石墙镇的双万亩薄皮核桃,大束镇的双万亩大枣,城前镇的双
万亩板栗等科普示范基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这些基地为龙头,本着"一乡一
业、一村一品、一户一项"的原则,走"公司+基地+农户"和"协会+技术+服务"的路子,
点面结合, 连片推广。一大批农户通过基地示范,掌握了2-3项生产实用技术,增加
收入6300多万元, 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凫山街道五里村科技示范户周长赞投资
140多万元, 建立了2800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可实现8400平方米的立体栽培规模。
年产一级优质珍稀菌种3万支,成品菇600多吨,被省农业厅批准为"一级菌种场",对
邹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为把我市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挂
靠科协科普服务部成立了"邹城市食用菌协会",建立4500多个食用菌大棚基地。着手
实施了"利用防空洞周年生产双孢菇"新项目,并与亚洲最大的九发食用菌集团签定了
产品回收合同。目前,部分食用菌产品,已通过航空及保鲜快递运输的方式,销往上
海、广州、香港、澳门、北京等大中城市,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致富新途径。
通过近两年的科普活动,尤其是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活动以来,科普工作已成
为发展经济的"助燃剂", 成为提高农民素质的"催化剂",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
粘合剂", 成为社会环境的"净化剂"。科技普及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激发了人们
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文明健康生活知识的了解,农民由"致富热"导向
了"科学热"、"文化热",不少农户办起了家庭科技书屋,农村中不科学、不文明、不
卫生、不安定的社会现象得到了较好治理。"不恋麻将恋书屋,书中寻找致富路"成为
农民的一大新时尚,在农村形成了信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大气候"。
(撰稿人:李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