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1&rec=81&run=13

2003—2004年,市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
门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以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中心,
以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大
农业,发展大农机,创造性地做好农机化各项工作,实现了主要工作的重点突破和两
个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一、农机化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到2004年底,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54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1亿元,农
用拖拉机4600余台, 各类配套农机具1.7万台(件),配套比达到1∶3.7;完成小麦
机播面积29.7千公顷,小麦联合机收割面积30.6千公顷,机械化秸秆还田29.5千公顷,
耕、播、收、植保、灌溉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6%、66%、54%、63%、98%;年创
经营服务总收入5.1亿元,利润总额9600万元,相当于每个农业人口增收120元,发展
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
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为总抓手,以秸秆综合利用和为五大产业链建设提供
技术支撑为重点,抓宣传、抓示范、抓创新、促推广。据统计,2003—2004年全市新
增小麦联合收获机408台, 保有量达到1913台;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新增863台,达到
1537台;玉米秸秆还田机新增95台,达到101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增至29台,玉米青
贮机械达到11台(套);同时,为实现全市农业机械化由平原地区向山区丘陵地区全
面发展的战略转移,促进全市农机化工作的平衡发展,市农机局推广了花生覆膜播种
机23台,花生、薯类收获机15台,植树打坑机72台,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1%。另外,
还推广了林果植保,蔬菜大棚田园管理及设施农业等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平阳寺镇
引进的玉米饲料压块设备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小麦秸秆平孢菇养植,辐射到附近3个
县市20余个镇街,年产值1000余万元。北宿、中心引进的小麦垄作技术推广成功,作
为一种新的种植模式,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农业部组织开展“千万农业机手培训”和邹城市“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
活动的要求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使全市合格农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达到
19600余人, 农机队伍结构有所改善,素质大幅度提高,成为农业生产、科技进步的
生力军。同时,“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全方位培训农机人才,不断提高农机使
用者的科技水平。
三、农机法制化管理日趋完善
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
促进法》和省市“三令一条例”等农机法规为主线,以确保农机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为
目标,切实完成《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职能,有效地促进
了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全市农机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一是全市农机
安全监理工作效果显著。各类农业机械的入户率、挂牌率、审验率提高,均达到93%
以上, 同时,查处纠正违章4400余例,促使1230台车辆入户挂牌,629人办理驾驶操
作证,无牌、无证、无检审手续的“三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
实现了连续16年无重大农机事故的目标。二是开辟了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新领域。
和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进一步加强农机供应、维修网点的审验工作,
全市农机维修、农机产品供应点全部纳入了行业规范化管理,依法保护了农机使用者
的合法权益。同时,鉴定农机驾驶员、维修工及营销人员1610人,通过职业资格鉴定,
提高了农机驾驶员、操作人员、维修工、营销人员的技术素质,保证了农机维修质量
和技术操作水平,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
四、农机服务产业化成效显著
两年来,市农机局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新路子,大
力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依托,广泛组织机械开展跨区作业和从事农
村各项经济活动,加快了全市农机服务产业化步伐。到2004年底,全市村级服务组织
达170多个, 农机服务合作社50个,入社机械600余台(套),个体农机户2万余户,
从业人员3.2万人,完成作业面积累积24万亩,开辟了河南、安徽等4个跨区作业市场,
获得了单机收入近2.3万元的可观收益。 合作社的成立、发展和有效运作,改变了过
去“购机自用,自我服务”的传统模式,提高了农机手的组织化程度和经济效益,提
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和整体机械化水平。
(撰稿人:张厚珍 孙甲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