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1&rec=78&run=13

2003—2004年,是全市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两年。两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
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邹城实际,积极适
应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突出调整重点,统筹规划布局,增植主导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突出高产优质,农业生产实 现历史性突破
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四大农作物完成新一轮的品种更新换代。954072、淄麦12、
济麦19、济麦20等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40万亩,良种覆盖率在达到98%,5万亩优质强
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小麦单产达到519公斤。一批优质粮饲兼用玉米如郑单958、
农大108等在今年得到推广应用。 花生种植达到30万亩,其中推广地膜覆盖花生20万
亩,推广出口大花生新品种花育22、丰花3号、出口小花生丰花4号、花育23号1万亩。
从省农科院新引进高淀粉新品种济薯15和富贵1号, 试验推广5000亩。粮食生产喜获
丰收,2004年粮食总产达到48.5万吨,其中夏粮总产16.5万吨,实现恢复性增长。秋
粮总产32万吨,实现历史性突破。瓜菜生产进一步扩大。全市瓜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8
万亩, 其中反季节精细瓜菜12万亩,陆地瓜菜26万亩。500亩以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
20处, 其中冬暖式日光温室6处,大中拱棚14处。初步形成了平阳寺万亩优质专用小
麦、北宿万亩无公害蔬菜、城前万亩优质出口大花生、看庄万亩无公害土豆等四个农
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强化龙头带头,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重点加强了规模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营
销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全市已培植起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63家,其中邹城市华润食品
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呱呱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邹城市大长花生制品厂、济宁万都木
业有限公司、济宁华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里能华都食品有限公司被定为邹城市第一
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税收、用地、用水、用电、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龙
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协调机制初步显现。山东里能华都食品有限公司,日前已有
4条真空冷冻干燥生产线,年加工FDC冷冻干燥食品1000吨、速冻蔬菜5000吨,预计全
年可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实现利税4800万元,安置就业1500人,带动发展蔬菜2万
亩。订单农业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发展,签订各类订单19份,参与农户达19880户,
基地规模8.75万亩。据统计,2004年签订各类农业订单66份,参与农户达3.84万户,
带动基地规模13.4万亩。以城矿区为重点的蔬菜特色种植,以看庄为重点的土豆、黄
姜种植,以峄山为重点的红根蒜苗和大葱种植,以平阳寺为重点的食用菌种植,以城
前为重点的越夏蔬菜种植等规模优势得到发展壮大。
三、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实施一大批科教兴农工程, 先后向市科技局申请科研项目6项、向市财政局申报
农业项目库项目8个。 “垄作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成功地推广了五种一年四种四收垄作高效种植模式,得到了济宁市和邹城市领导的肯
定,《济宁农技推广简报》先后两次刊发介绍了邹城市开展垄作高效种植的经验和做
法。加强与山东农科院以及上级业务部门联合,举办垄作高效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
技术、植光优应用、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培训班30余期,开展科技下
乡19次,发放技术明白纸20余万份。继续加大了“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绿
色证书培训工程”,培训农民5万多人,有738人获得“绿色证书”。在唐村镇西龙河
村高标准建成“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30户。在城前镇推广“万亩优质花生测土平
衡施肥技术”,按照高、中、低产田取样60份分别进行化验,提出了“稳施氮肥,增
施磷肥,补足钾肥和微肥”的施肥原则,项目区二十个村庄全部根据各自施肥方案实
现配方施肥。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再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成人教育首批录取120
人,招收中专学员90名,初农教育学员520名。全市18个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全部配齐2
名专兼职农业信息员,880个行政村也都明确1名农民信息员,发布农业信息1200多条,
推广应用信息2600条,初步形成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体系。
四、农村改革得到深化
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引导土地使用权有
序流转达25143亩, 涌现出了北宿黄金梨、城前十八盘林场等土地使用权流转典型。
二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率政策,严格执
行农业税税率比上年降低3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为现行农业税应纳税额的40%的标准,
农民减负3168万元,及时对《农业税核定证书》进行了更正,《农民负担卡》入户率
达到98%以上。 三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健全完善了现金管理制度、收支审批制度、
资产管理制度、定期审计制度、集体会签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七项
管理制度。 全市880个村庄全部配齐会计员和出纳员,并通过实行村帐镇管、集体会
签、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地规范了农村财务工作。四是认真
开展农药市场整合治理。完成新一轮《农药经营许可证》换发工作,实行鼠药定点经
营,为2004年6月30日前,市场上禁止销售有机磷农药及混配制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无公害农业和农业标准化迈出新步伐
建立蔬菜质量速测站3处。 一些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特别是高产优质新品种、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专用肥、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以及配套技术等
逐步规范。初步建成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土豆、花生、蔬菜等10个万亩无公害基地。
峄山镇“邹峄红”牌红茎蒜苗、中心店镇“富东”牌桃、平阳寺镇“益智”牌双孢菇、
北宿镇“圣和”牌肉鸭、“北晨”牌生猪等相继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看庄
镇七贤宝牌无公害土豆完成由省级向国家级转换。
六、农业执法力度加大
每年多次组织政策法规科和植保、种子、土肥等职能部门,成立农业综合执法队
伍, 深入镇街、 村居,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集中清查。2003—2004年共出动车辆
600车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400个,查处非法种子经营户20余户、违法经营肥料22起、
农药经营户10家, 查获假农药3200公斤、非法经营小麦种、玉米杂交种2万余公斤、
无肥料登记证和一证多用的产品50吨,有力地净化了肥料市场,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
益。
七、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2004年全市水产放养面积6.45万亩, 水产品总产量完成1.997万吨, 实现产值
3.15亿元,发展网箱养殖1600只(4万平方米),庭院养鱼600户,休闲垂钓82处;规
模养殖38处, 面积1.013万亩,无公害养殖面积0.7万亩,名优品种养殖面积达到3.6
万亩, 占到总面积的56%。水产局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矿区资源综合利
用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与示范》通过专家的验收鉴定,引进的斑点叉尾鮰、瓦氏黄
颡鱼、湘云鲫和翘嘴红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最高亩产达476公斤;套养小网箱
养殖罗非鱼、鲤鱼平均单产每平方米172公斤。
(撰稿人:席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