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1&rec=66&run=13

2003—2004年,在邹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市审计局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
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不断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圆满完成了各项审计任务,取得显
著成绩。 2003—2004两年期间,共完成审计项目(单位)135个,查处各类违规金额
1.49亿元; 应上缴财政898万元,已上缴财政551万元;完成了对12个重点建设项目的
竣工决算审计,审减工程造价5785万元;发现并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经济案件线索
3个。 为严肃财经法纪,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和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作出
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一)围绕规范预算执行和财税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开展了同级预
算执行审计。对本级预算执行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法》赋予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
职责,是每年一度的必审项目。为此市审计局始终把同级预算审计作为工作中的一个
重点,优先考虑,重点安排,周密组织,认真实施。在审计中,突出对预算执行的真
实性、财政分配的合法性、税收征管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以及部门预算执行
的合法性的审计监督。两年来,先后完成了对市财政局、地税局、地方国库以及国土
资源管理局、科技局、水利局、农业局、教育局等19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通过审计,摸清了全市财力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揭示了在预
算执行、税收征管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查处各类违规金额7995.6万元,并依法进行
了处理、处罚。审计后,分别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提交了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
果报告,为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市政府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提供
了客观依据。市审计局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加
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围绕规范政府投融资项目管理,节省政府投资,强化了对重点建设项目的
审计。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它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的加大,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已成为市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管好用好城建资金,使
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市审计局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把加强对政府投资的重点
建设项目的审计放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加大对重
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2003、2004两年期间,
先后完成了对新一中二期工程、文化广场、市博物馆、预备役办公大楼、平阳东路、
太平东路、 全市“村村通柏油路”工程及邹两线、香石线等4条县乡公路等重点建设
项目的审计,审计工程造价总额2.23亿元,净审减工程造价5785万元。对重点建设项
目的竣工决算审计,有效遏制了工程造价中的高估冒算行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为邹城市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市委、
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围绕强化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了领导干部任
期经济责任审计。2003、2004两年期间,根据市委组织部门的安排,先后完成了对45
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其中:镇街领导干部12名,机关、事业
单位领导干部29名,企业领导干部4名)。在审计中共查处各类违规金额981万元(其
中领导干部应负主管责任的836万元,应负直接责任的145万元)。每次审计后,都及
时向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纪委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交综
合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领导干部
的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干
部管理部门考察、选拔、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四)围绕深化企业改革和市政府对企业的奖惩兑现工作,积极开展了对市属重
点企业的审计。一是配合市政府对企业奖惩兑现政策的实施,认真组织开展了对市属
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审计。2003、2004两年期间,先后对宏矿集团、峄化集团、
恒泰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圣达纺织集团、大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公司等13
家市属重点企业、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摸清了企业的家
底和经营状况,核实了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情况,为市政府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对企业进行奖惩兑现,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根据市政府
安排,对商业集团公司、粮食集团公司、物质集团公司2002年度的财务收支及资产负
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摸清了这三大企业集团的职工数量、财务收支、
运营状况等基本情况,核实了资产、负债、损益情况。为市政府了解有关情况、制定
关于这三大企业集团公司的改革措施提供了客观依据;三是根据市政府安排,对圣达
纺织集团公司2003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及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审计调查。
通过审计调查,摸清了圣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本结构、生产规模、职工实际收入
等基本情况以及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核实了资
产、 负债情况; 四是根据济宁市局统一安排, 对市粮食局所属的3个粮油购销企业
1998年6月至2004年5月期间的粮食库存、财务挂账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清理审计。通过
审计,全面摸清了3家粮油购销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核实了财务挂账情况。
为促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粮、老账”问题提供
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五)围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认真开展了行政事
业单位审计。近年来,加强了对有执法执罚权、下属单位多、有预算外收入部门和单
位的审计。重点审查了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情况、执行“收支两条线”“罚缴
分离”政策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乱收费、乱罚款情况等。2003—2004两年间,先后完
成了对市工商管理局、 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卫生防疫站、市技术监督局等6个部
门、单位的审计,查处各类违规问题金额550.22万元。
(六)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认真组织开展了对政府、社
会、群众关心的专项资金的审计。两年来,市审计局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社会、群
众关心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先后对福利彩票资金、土地出让金、社会保障资金、防治
“非典”专项资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扶贫专项资金、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
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等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重点围绕专项资金的收缴、拨付、管理、
使用各环节,检查有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查出挤占挪用、截
留专项资金191.6万元等违纪违规问题, 对保障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促进各项事业
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解民忧、排民难,认真做好包村工作。市审计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
号召,认真做好包村工作,脚踏实地为所包村庄(大束镇二沟村)解难题、办实事。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11万元,对二沟村小学的校舍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 并向二沟村小
学捐赠了价值8000多元的教学办公用品和学习用品, 使该小学的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
善;二是帮助二沟村建起了具有防洪、蓄水、抗旱功能的塘坝两座,修建道路2000多
米, 打深水井2眼,帮助该村对撂荒地进行深翻、复垦,使该村新增耕地近百亩,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受到该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二、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改善办公条件,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注入后劲
(一)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审计信息化建设迈出坚实有力步伐。一是在信息化
建设方面舍得花钱、舍得投入。仅2003年底以来,在计算机“软”“硬”件建设、网
络建设方面,就投资50多万元。购置笔记本电脑26台,配置了投影仪、扫描仪、激光
打印机、多功能数码打印复印一体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较先进的硬件设备。
至2004年底, 拥有台式电脑12台,每个科室2台,笔记本电脑已达到人手一台;对外
接通了宽带网,对内建起了局域网;同时,积极引进审计软件,先后引进了统计报表、
基建工程辅助审计、财务审计等多个软件;二是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中,
已逐步取消手写的工作底稿、取证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微机编制工作底稿、取证
材料、进行计算汇总、编写审计文书等。随着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软”
“硬”件建设的加强,目前,微机的应用已贯穿了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计算机已成为
审计人员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的审计中,在工程量的计算、
定额套用、取费以及造价分析等环节,已广泛利用基建审计软件进行辅助审计,大大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审计办公条件。一是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
设立了面积近400平米、 可容纳10个审计组同时开展工作的审计大厅。审计大厅的设
立,既缓解了办公场所紧张的局面,又利于对审计项目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及时了解、
调度审计情况。二是改善办公条件,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根据工作需要,对局里的
办公桌椅、沙发等办公用品进行了更新,添置了一批新的办公用品,并为业务科室、
会议室以及审计大厅安装了空调。办公条件的改善,为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调动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为今后审计工作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
础。
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加强业务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采取“走出
去、请进来、以考促学”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4年底,全局29人中,大专以上
学历27人(其中本科学历19人) ;已有16人取得中级以上审计师资格,其中5人取得
高级审计师资格。有数名同志一人就取得了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
审计师、企业法律顾问、造价工程师等多种专业资格(职称)。
(二)实施“人才带动”战略,搞好“传帮带”,帮助年轻同志迅速成才。近几
年来,局里新分进了七、八名新同志。为促使新同志迅速成长起来,局里明确要求老
同志和年轻同志之间要“结对子”,要把带好新同志当作一项重要任务,用自己良好
的工作作风影响年轻同志,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同志。
在科室人员配备、审计组人员搭配等方面处处体现“新老搭配”,对年轻同志的迅速
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中层干部实行公开考选、竞争上岗。2004年底,市审计局在全局范围内
搞了一次公开考选科长活动,对新增设的科长职位人选实行公开考选、聘约管理。有
11名同志参加了这次考选活动。考选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采取公开竞争、择优聘
任的方式。 通过考选,有6名年轻同志脱颖而出,被聘任为科长、副科长。这种做法
打破了干部任用上的论资排辈和终身制,为年轻同志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而
且对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从严治审,维护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打铁先须自身硬。为保证审计执法
的客观公正,市审计局始终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坚持从严治审。一是实行政务公开。
把审计监督依据、审计工作程序、工作纪律等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开,并公布举报
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并执行各项廉政制度。除认真贯彻执行审
计署“八不准”纪律规定和审计署制定的《审计组廉政责任规定》外,还建立并实行
了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审计质量主审负责制度、“廉政回执卡”制度、审前
公示制度等多项廉政制度。由于在廉政建设方面做到了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广大审
计人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从审,秉公执法,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审计形象,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撰稿人:李传义 朱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