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感动邹城人物(事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1&rec=251&run=13

【行万里路,系村村通——姜昺】
姜昺现任邹城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副主任、工程师。2005年,在实施“村村通油路”
工程中,他负责张庄至田黄公路、桥函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为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
成任务, 他在工地上一住就是5个月,星期天、节假日从没休息过。晴天一身土,雨
天一身泥,终日奔波在工地上。在铺沥青层的20多天里,他每天凌晨2:30就起床到工
地, 在温度高达260多度、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沥青炉旁一站就是一天,每天只休息4个
多小时,有时吃起饭来就想吐,但他仍然坚持着。全部工程下来,鞋子磨破了三四双,
袜子磨破一大堆, 体重下降了三十多斤。几年来,由他规划设计的农村公路达689.5
公里, 县级公路22.1公里,新增通油路村庄351个,受益群众46万多人,而他曾因劳
累过度多次住院。特别是在2005年夏天,我市连降大雨,县乡公路多处出现险情,他
昼夜巡查,及时组织排除险情。在王村大桥抢险中,他不顾个人安危,率先跳入滚滚
洪流奋力抢险,确保了公路畅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看山护林二十三年,青春染绿十八盘山——刘德国】
刘德国现任邹城市国有十八盘林场场长,林业工程师。他自1982年从山东林校毕
业来到林场后,23后来就象这片森林一样,牢牢地把根扎在林场。他与大山做伴,与
山林为伍,与它们共同经历风霜雪雨、酷暑严寒。他忍耐着寂寞,忍受着清贫,用心
守望着这片森林。十八盘林场位于邹东十八盘山上,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工
作非常繁重,条件极其艰苦。2002年之前,林场没路、没水、没电,职工工资只发一
半,另外靠每人种林场二亩山地,充抵另一半工资。看护、防火、治虫是林场的主要
任务,上山巡逻是每日的“功课”。有一次雨夜巡逻,他不慎从岩石上摔了下去,造
成粉碎性骨折,至今走路还一拐一瘸。每年五、六月份防治松毛虫时,山上缺水,他
就带领职工一担一担往山上挑。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带领职工艰苦创业,
近年来修了上山路,建了蓄水池,山上通了电,工作条件逐步改善。青山在,人渐老,
二十三年的风雨历程,刘德国已由风华正茂的小伙变成了中年汉子,成为一个地地道
道的山里人。山外的世界很精彩,对他也有诱惑力,但他决定在十八盘山干一辈子。

【偏瘫十六年,著书数万言——杨世昌】
2005年9月, 齐鲁书社推出的一部近15万字的学术专著《老子浅释》,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令人敬畏的是,此书的作者是一位有着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
理的退休老人,他就是原横河煤矿党委书记——杨世昌。1989年10月, 在任上的杨世
昌突患脑中风,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一个偶然的机遇,杨世昌破除了颓废的念头,
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译释《老子》。在抱病进行译注过程中,他遇到了各种困难。
由于长期伏案,他患上了褥疮,而且经过长期锻炼已经恢复的行走能力又逐渐丧失,
要借助助力架才能行走;在整理《老子浅释》书稿期间,他的老伴儿不幸患上脑瘤,
瘫痪在床,又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杨世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凭着
顽强的毅力, 克服种种困难, 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地进行《老子》的译注。终于在
2002年的夏天,《老子浅释》草稿初成,并在反复修改、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
2005年9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老子浅释》凝聚着杨世昌同志近6年的心血和汗
水,彰显了他以病弱之躯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

【德艺双馨、创作精品——《媳妇》剧组】
2005年11月14日夜晚,阵阵掌声不断从济宁声远舞台传出,现场观众一个个神情
严肃、泪流满面——大型现代豫剧《媳妇》汇报演出获得圆满成功。然而,这成功的
背后有多少辛苦、多少困难、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只有演员们知晓。《媳妇》剧组
是以邹城市豫剧团为班底临时组织起来的剧组,仅有30天的排练时间,任务是把大型
现代豫剧《媳妇》编排成冲击省“五个一”精品工程的优秀作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
难,剧本修改了九次,音乐设计、舞美设计、排练方案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调试,舞台
上的一个动作、一句唱腔、一个场面更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多次。经费不足还好办,三
个月的工资不发就是了,可时间紧却让每个人心里都绷紧了一根弦。怎么办?白天黑
夜连轴转,曾经40个小时不休息、15个小时没吃饭。导演82岁的老母亲病重、音乐设
计师妻子病危,他们只好把泪水和牵挂往肚里咽。80多人的剧组竟有60多人带病坚持。
30多天里,剧组成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马不停蹄的紧张排练。此时“把戏排好,
为邹城、为济宁争光”的想法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像一条绳索把大家的心紧紧地
拴到了一起,大家全身心地投入排练。在剧组一班人的精诚合作、辛勤耕耘下,《媳
妇》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并被济宁市作为全市唯一的戏剧类作品推荐参加山东省“五
个一”精品工程奖评选。一个敢于奉献、勇于挑战的团队必然能孕育出精彩的作品,
《媳妇》剧组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们的执着让人震撼!

【聋哑女撑起特困家——陈云英】
陈云英, 女,兖矿集团鲍店煤矿食堂职工,4岁时因药物中毒造成聋哑,由于身
体残疾和家境贫困未能上学。1988年,其丈夫因井下事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面对不
幸遭遇,她——一个残疾人,不但没有向困难低头,反而表现出了非常顽强的毅力。
她独自承担起了照顾丈夫、两个女儿和老人的重任。她虽聋哑,但天资聪颖,又善于
学习。虽未上过学,但却会写一手字体秀美的汉字,裁缝的服装令人称奇。就这样,
她十几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工作家务两不误,赢得了社会的一致称赞。1979年,她
参加了全国残疾人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的亲切接见。正可谓苦心人天不负,如今她
的两个女儿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为家乡添彩,为军旗增辉—孟庆伟】
2005年2月8日,峄山镇大四村籍的西安通信学院学员孟庆伟跳入冰冷刺骨的唐王
湖,救出了不慎落水的李俊水老人。老人感激不尽,在携带款物登门致谢被谢绝后,
千里迢迢赶到西安,将感谢信和一面写着“破冰勇救落水翁,不负人民养育情”的锦
旗送到学院。2005年8月23日下午,回家探亲的孟庆伟在返校的前一天巧遇车祸现场,
他迅速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并帮助抬护伤者上了车。救护车离去后,孟庆伟又把现
场遗留的6400余元现金和一部价值1000多元的手机转交给家人,拜托他们一定要尽力
查找失主, 尽早交还所拾钱物。8月28日上午,家人登门亲手将孟庆伟拾到的钱物交
到失主宋广群手中。宋广群夫妇非常感动,把一面写着“好军人见危诚相救,好品德
拾金还失主”的锦旗送到孟庆伟家中,并请他的家人转达对他的真诚感激之情。

【致富不忘乡邻——刘兆义】
刘兆义,男,现任平阳寺镇刘行村党支部书记。他不善言谈,朴实的像一块石头;
他不事张扬,却成就了一番红红火火的事业。1991年以来,他创办的盛义煤炭销售公
司共纳税近300万元, 连年被市镇两级评为“纳税大户”。饮水思源,富起来的刘兆
义想到了那些还没有富起来的乡邻,他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1996年为镇中心小
学困难学生捐助校服200多套,价值1万多元;1997年为平阳寺中学捐助原煤30吨,解
决了学校的取暖问题; 1998年为镇敬老院送去价值3万多元的大米、 面粉等物质。
2005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后,他又自掏腰包,投资18万元为村里购买了上海
50拖拉机两部、小麦联合收割机两部,解决了村民收种难的问题;他还出资为村里修
建煤矸石路、水泥路2000多米,为村民架通了自来水工程……作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之一,刘兆义致富不忘众乡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神圣承
诺。

【文物卫士——马登科】
马登科,现任邹城市孟林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他继承父辈的遗志,二十四年如一
日默默战斗在孟子故里文物保护的第一线。当面对刑满释放分子挥舞的尖刀,他毫无
俱色的发出警告:“如果你胆敢破坏国家文物,我照样把你送进监狱”,不法份子被
震慑住了,他的脸上却留下永久的伤疤;在漆黑的深夜,他只身一人机智勇敢地与八
名盗伐古树的犯罪份子周旋,最终将犯罪份子绳之以法;在工作二十四年来的8000多
个日日夜夜里,他在占地50万平方米的保护区内徒步行走40多万公里,相当于围绕地
球走了10圈; 在他的精心呵护下,1万余株千年古树根深叶茂,国内现存规模宏大、
历史悠久的的家族墓群保持原貌。

【危急时刻逞英豪——付良】
付良, 男,唐村镇机关干部。2004年5月6日晚7时许,一窜入邹城市大华居民小
区的小偷在偷盗摩托车时,恰被车主发现,小偷刺伤车主后仓皇逃窜。听到“救命、
抓贼”的呼声后,刚要回家的付良,匆忙停下摩托车,正欲寻找声音的来源,却与手
持凶器的小偷迎了个正着。付良一个箭步冲上去,挥拳将小偷击倒在地,把小偷彻底
制服。他一贯从平时生活、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传爱心于同志,倾奉献于社会,
树形象于群众。 1995年11月9日,邹城市造纸厂发生严重火灾,年仅17岁的付良主动
加入了救火队伍,与消防队员一起共战大火,并抢救出一辆东风140吊车。1998年7月,
参军入伍的付良随部队冲上长江抗洪前线,他与战友们一起泥里滚,浪里冲,战洪水,
救群众,置生死于度外,奏响了一曲英雄赞歌。几年来,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从工资中挤出5000多元参加各种救助、捐赠活动。2002年,付良被山东省司法厅评为
先进工作者;2001-2004年连续被邹城市司法局、唐村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2005年被济宁市评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真情后妈——陈继英】
为了照顾三个没娘的孩子,她义无反顾地当后妈;为挽救一个残破的家庭,她甘
心情愿做牛马;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她含辛茹苦勤操劳。她就是城前镇大柳峪村
的陈继英。1990年,民办教师武玉平的妻子突然撒手人寰,撇下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武玉平既要承受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料理家务,
生活像一团麻。25岁的陈继英得知这一情况后,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走进了他的生活,
使这个残破的家庭,重新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馨。为了让武玉平安心工作,她承担了所
有的农活和家务,种地、照顾孩子、忙家务,整天忙得团团转。为了贴补家用,她卖
过冰棍,收过酒瓶,拾过破烂。十年间,他们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还盖上了新房。
可天有不测风云, 2002年,武玉平因患肝癌不幸去世,还撇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家
庭的重担全落在了陈继英身上。丈夫临终时担心和哀求的目光时时在她脑海中闪现,
她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把孩子们抚养大。就这样,她在极度贫困中挣扎着,熬过了
一年又一年。如今,她的大儿子和女儿都已考上了大学,她用真情和母爱赢得了孩子
的爱戴,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救助小壮壮, 爱心大合唱】
2000年,家住邹城市田黄镇颜庄村的少年赵颜壮患上了血管瘤的怪病,舌头长出
嘴外8厘米。更为不幸的是,壮壮的父亲又得了食腔癌,三次手术共花去了4万多元,
连房子都卖了,也未能挽留住他父亲的生命。为了给父子俩治病,这个家早已负债累
累。由于没钱治病,小壮壮的舌头越长越大。万般无奈之际,省电视台《民生故事》
栏目组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把小壮壮送进了济南九零医院的同时,《民生故事》节目
中连续报道了小壮壮的困难情况。报道播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许多热心
的观众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家住东营的一位70多岁的金姓老人,把自己积攒的3000
多元钱全部捐献出来;山东济正保健品有限公司一次捐助12万元,并许诺将承揽小壮
壮兄弟俩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学费……截至目前,《民生故事》节目组已收到社会各
界的爱心捐款16万余元。同时,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对小壮壮一家的生活问题也给
予了照顾补助。在众多爱心人士和单位的帮助下,小壮壮现在已经康复出院,在爱的
大家庭里,他恢复了往日的笑容。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彼此之间素不相识,
却共同把爱心聚集在一名8岁少年的身上; 他们的义举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
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得到真实体现,也使遭受不幸的家庭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阳
光般的温暖。

【23年的感恩之旅】
城前镇单家庄村村民丁学山曾是济南黄河河务局的一名职工,在1959年的政治运
动中,他蒙冤被开除公职、劳动教养。两年后,全家被遣送回了老家。1980年,丁学
山听说中央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彻底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了洗刷长期承受的不白之
冤,已经57岁的丁学山背上干粮踏上了上访申诉之路。从邹县到济南来回奔波多少次,
最终一点儿眉目也没有。1983年春天,丁学山背上干粮再次来到济南,恰遇到一位名
叫刘路的年轻人,并得到了他的热心帮助。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有了刘路帮助写的申
诉材料和指点,他的案子最终得到彻底平反。丁学山这位受孔孟文化熏陶、心里充满
知恩报恩情节的老人自然把刘路当成了大恩人。此后,寻找恩人刘路成为丁学山有生
之年最重要的事情。为了寻找恩人,丁学山老人不知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更不
知吃了多少的苦,但是刘路却始终不见踪影。他又发动儿子、儿媳和在济南上学的孙
女与他一齐寻找,直到2004年底还是没有刘路的下落。后来,在济南“韩大妈热线”
和《齐鲁晚报》的共同帮助下,终于有了刘路的消息。2006年1月9日,丁学山老人登
门谢恩,终于与他的恩人刘路见上了面。至此,丁学山老人终于了却了20多年的心愿。
为了这一天,丁学山老人整整寻找了23年;为了这一天,丁家三代人不知付出了多少
辛劳和汗水。这是一次迟到了23年的感恩之旅,这是一次凝聚着一家三代真情实意的
感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