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c&A=1&rec=189&run=13

2003年以来,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国家“一法三规”和省《人口和计划生
育条例》为指导,以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的,以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为总抓手,积极探索实践做好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人口
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至2004年底,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112万,合法生育
率达99.8%,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2,群众对计划生育工
作的综合满意率达95%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质量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一、树立新理念,加速转变进程,全面开展创优工作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逐步深入,在实现了稳
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促进计生工作再上新
水平,成为摆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全市上下通过认真学习国
家、省计生委关于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到,坚持以人为
本,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努力提高计生优质服务水平,加速实现计生工作思
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提高计划生育整
体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更好地满足广大育龄群众需求的重要措施。为此,市委、
市政府制订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创优规划,扎实工作稳步推进。
2003年, 大力开展了“十百千万” 活动,“十”即树立了10个基层先进典型;
“百”即评比表彰100个计生模范村和100名计生先进工作者;“千”即抓好全市计生
系统千人次的培训;“万”即对万名持证妇女开展优质服务。创建活动收到了显著成
效, 8个镇被评为济宁市优质服务乡镇,邹城市被济宁市授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
市称号。2004年又把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市作为计生工作的总目标,确立了“一二
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创建省优这一总目标,搞好镇村综合改革和深化属地化
管理两项改革,培植生育文化、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三个亮点,突出控制违法生育、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结构、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四个重点,不断加强
领导体系、责任制度、利益导向、依法行政、经费投入五项保障,制订出台了《创建
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对创优任
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层层分解到具体承办单位和责任人,明确了工作要求。加大了督
促检查力度,实行了创建工作月督导、季检查制度,及时通报情况,督促工作落实,
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11月顺利通过省创优工作组的检查验收,被省委、
省政府授予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标志着邹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迈步走
进一个新的阶段。
二、坚持高标准,实施六项创新,全面提升计生工作水平
两年来,全市计生工作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优促发展,以服务求满意,整体
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一)强化宣传教育,在构建新型生育文化上改革创新。围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
需求,增强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不断拓展宣传内容,丰富宣传形
式,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宣传教育活动方式上,由过去的“一刀切”转变
为分类指导。在农村开展了“双进”活动,使宣传教育进村、入户、到人。在城镇深
入开展了“双建”活动,宣传教育到社区、进课堂、到住户,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
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二是在宣传教育对象上,由过去面向已婚育龄群众,扩展到
整个育龄人群, 全市计划生育“五期”教育群众参学率达到95%以上。三是在宣传教
育内容上,由过去的以人口形势和生育政策为主的国情、国策宣传,转向以避孕节育、
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和计划生育法制教育为主的宣传,全市育龄群众计划
生育基础知识应知应会率达90%以上。四是在宣传教育形式上,由过去的以标语口号、
知识标牌、广播喇叭为主的覆盖式宣传,转向面对面、温馨化、个性化的渗透式宣传。
市里拨出专项经费,在全市村村建立了文化大院或宣传教育一条街,在城区主要街道
太平路,建起了人口文化大道。在东城新区建立了计划生育大型公益宣传栏。市里编
创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现代豫剧《荷花湾》被省、国家分别评为一等奖、二等奖;
摄影作品《婆媳乐》获国家人口文化奖银质奖。组织计划生育先模人物讲演团在全市
17个镇街巡回讲演22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到了3万多人。近年来,全市有333对农村夫
妇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授予“婚育新风模范”称
号。 两年间全市有300多对夫妇主动放弃二胎生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使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3年、2004年分别被省、济宁市命名为
“双进”“双建”先进单位。
(二)夯实三块基石,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上改革创新。为适应新形势下计生工
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村级计生综合改革和城市属地化管理改革,全面建立了企
业内部垂直负责体系,计生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一步夯实了计生
工作的基层基础,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在农村,全面推行了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实行合同化管理,全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达到了96.6%,其中
全市村民自治合格村达到346个,占39.3%,模范村达到501个,占56.9%。加大了薄弱
村帮促转化力度,把薄弱村帮促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里抽调机关干部
371名, 组成96个工作组连续两年蹲点包村,把薄弱村全部纳入机关干部蹲点包村范
围。实行了党政领导线、业务指导线和部门工作线“三线”包保,确立了“上下联动、
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强根固本”的工作思路,实行了“四个结合”,即:与农村基
层政权相结合,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找准路子,发展经济;
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倡树婚育新风;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结合,推行村民自治,
实现民治民管。截止2004年9月底,薄弱村帮扶转化率达到了94%以上,邹城市关于薄
弱村治理的经验在全省党政干部计生学习班上作了典型发言。在城镇,全面深化了属
地化管理,出台了《邹城市城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暂行规定》,建立起了“属地镇街
管理,社区单位负责,各类人员同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优质服务”的整体属地化
管理新机制,招聘了48名计划生育专职人员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明确了楼、门、庭、
院长。在企业,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法人计划生育责任制,实行了各类人员的同宣传、
同管理、同服务、同统计、同奖惩,使个体、私营、经济园区计生管理实现了新突破。
(三)改进管理方式,在依法管理上改革创新。为深化优质服务,全市重点抓了
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范,完善计划生育规章制度。从建章立制入手,规范执法
程序和执法文书,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评议制》
等七项制度,印制《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读本》5000多本发至基层,增强了各级计生干
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各村制定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
约》,通过村民自治解决了法律法规管不到、党委政府不好管的一些棘手问题,使计
生管理真正做到了纵到底、横到边,消除了死角。二是抓执法,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
性和权威性。把严格执法作为依法管理计生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了行政执
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聘请了计划生育常年法律顾问,定期
指导各级计划生育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把计生工作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三是抓监
督,确保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客观公正。加强了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全
市实行了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协会会员和群众评议制度,连年开展“万人评计生行风”
活动,提高了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市计生局连年被市里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连续多年保持无重大计划生育行政违法违纪案件,无越级集体上访,无信访积案,无
恶性案件。市计生局在全市行风评议中由第5名前移到第3名,市委、市政府召开现场
会议,在全市推广了计生局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经验。2003年被评为全省计生系统
作风建设示范单位和先进集体,2004年分别被国家和省计生委评为计生系统作风建设
先进单位和标兵单位。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机制上改革创新。制订完善了《关于建立“计划生
育优质服务工作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指导小组,
在全市建立了“收集信息——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计划生育优质
服务工作运行新机制,实现了上级指导与群众需求的有机结合。全市统一制订了《计
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制度》,印发了《群众需求信息处理情况反馈记录簿》
发至村居,入户到人,集中收集群众在计生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
健、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信息4000多条,及时进行了反馈处理,其中一些信息成为决策
的重要依据,增强了计生工作为群众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实施“三大工程”,在技术服务上改革创新。以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
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为重点,全面提高了计生技术服务的质
量和水平,使群众享受到了良好的生殖保健服务。一是全面推行知情选择,开展避孕
节育优质服务。制订下发了《关于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抓了服
务人员和育龄群众的“双知情”、科学指导、随访服务、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四个环节
的工作。知情选择率达到85%以上,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连续三年达到98%以上,随访
率达到98%以上。 二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开展了已婚
育龄妇女孕前优生检测,对病残儿家庭生育二胎的建立优生监护档案,全面开展已婚
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建立男性参与计生和生殖保健机制,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
了规定的标准。三是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建立完善了
市、镇、村三级生殖道感染干预网络,以市计生服务中心为监测点,对生殖道感染流
行趋势进行长期动态观察、疫情统计和病原耐药性监测,并从宣传教育、生活方式、
临床医疗三个方面进行干预, 每年查治育龄妇女4万多人。由于全面实行免费查体、
优惠治疗,受到了广大育龄群众的普遍欢迎,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2003年被国
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在管理服务手段上改革创新。重视加强了计算机信息
网络建设,狠抓了硬件投入、软件开发和人员培训工作,改进了管理服务手段。全市
投资50多万元用于“三网一库”建设,开通了IP电话,计生局和计生服务站配置微机
47台,实现了全市镇街计生办与市计生局微机联网,在济宁市率先建起了市级数字化
计生服务站。目前,全市市镇两级计划生育信息数据能顺利上传下载,有关内容及时
更新,构成了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信息系统。
三、坚持综合施治,建立五大体系,为人口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着眼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努力探索建立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五大保障体系,促进了
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实行齐抓共管,建立了层层负责体系。坚持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
划,实现了人口与发展通盘考虑、综合决策。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
动摇,坚决落实人口目标管理、一票否决、追踪奖惩等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
完善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组织、
宣传、人事、财政、卫生、工商、药监、公安、法院、检察、纪检、劳动、建设、工
会、共青团、妇联、教育等职能部门,着眼全市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在计生宣传教
育、班子队伍建设、性别比综合治理、薄弱村帮促等方面对计生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
配合,充分发挥了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优势。组织部门把薄弱村治理纳入了基层组织
建设的重要内容,派驻了工作组,落实了包保责任,建强了村级班子;宣传部门加大
了婚育新风知识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公安、劳动、工商等部门加强了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卫生、计生、药监、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性别比专
项治理活动, 于2003年、2004年两次对全市369个医疗卫生单位、个体诊所、各镇街
计生服务站、企业附属医院、医药品商店进行集中清理整顿,查扣违规购置的B超8台,
违法销售的终止妊娠药物400多盒, 对私自鉴定胎儿性别和擅自终止妊娠的行为予以
公开处理处罚,吊扣了69件服务手册、生育证,对15个有持证私自流引产现象的村居
纳入了重点管理。通过上述措施,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下降,已控制在正常范围
之内。
(二)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构筑了社会保障体系。市政府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完
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奖励、优惠、优先、扶持、救
助和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一是奖励政策。坚
持用现金或办理保险的形式,兑付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全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费落实率达到100%。二是优先优惠政策。组织、人事、民政、教育、卫生、建设、劳
动等职能部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订落实了有利于计生工作的政策文件,积极为独
生子女和计划生育户做好事、办实事。教育部门对独生子女中考降低10分录取,市民
政部门仅2004年就为378户1134名贫困的独生子女户或双女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市总工会救助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职工287人。 市妇联资助贫困女童44名,人事部门
招聘公务员独生子女优先,劳动部门招工独生子女优先。三是扶持政策。对城市计划
生育困难家庭,实行“一优一扶一减”的政策,即优先再就业、扶持上项目、减免服
务费,并为一批下岗的独生子女父母安排了再就业。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
展了“关爱女孩行动”,建立了救助计划生育家庭公益金,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进
一步转变。
(三) 加强服务阵地和协会建设,构筑优质服务基础体系。2003年,投资800多
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多功能的计生综合服务大楼,开设了计生药具超市,购置了三维
彩超、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等20多种高标准的医疗仪器设备。改建、扩建了10个镇
计划生育服务站,改善了服务条件,拓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能力,全市14个镇
计生服务站达到了“四优一满意”服务站标准,8个镇被济宁市评为优质服务先进镇。
加强了以协会会员为主体的群众工作队伍建设,在全市20个社区、企事业单位及流动
人口聚集区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育龄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目前全市基层协会已达1480多个,会员1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以上。
(四)积极推进计生队伍改革,健全了工作网络体系。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加强
计生工作的关键环节,大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奉献的计生队伍。选调考录公务员和技术人员58名,对成绩突出的14名计
生工作人员予以了提拔重用。同时,非常注重对计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与省人口
学校联合开办了邹城分校中专函授班, 全市575名村居专职主任参加了函授学习。
2003年以来对全市计生队伍进行了改革,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女性化和职业化”
的标准,实行了市镇计生人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员聘任、绩效挂钩;村级公开
竞争、镇聘市管、职业管理,并加强了计生人员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达到了“减少
人员、提高待遇、提高素质、提高水平”的目的。通过改革优化,全市镇村计生队伍
减少人员838人,平均年龄下降了8岁。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平均年龄34岁,下降10岁,
计生工作人员全部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工资实行了市级补助,镇街统筹发放。村
级女性计生人员达到了90%以上。一大批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服务、
有文化、有技术的人员脱颖而出,成为计生战线的骨干力量。
(五)优先保证计划生育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体系。为保障计生工作
健康深入开展,建立完善了“以市为主、镇村配合、分级承担、保障有力”的经费投
入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保障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意见》《关于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意见》《关于认真落实独生子女父母
奖励政策的意见》《关于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免费提供节育技术服务的意
见》等文件,保证了计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市级人均计划生育事业费全部落实,技术
免费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实行了单列,设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基金30万元,对计生
弱势群体和特困家庭实行扶持救助。加大了对基层支持的力度,市级对村计生主任每
月补助80元工资,模范村支部书记每年奖励1000元,对自愿放弃二胎生育的农村夫妇
每户市镇两级各奖励1000元。两年来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健康发展,为全
市创建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撰稿人:朱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