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家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96&run=13

境内饲养家畜历史悠久,主要有牛、驴、马、骡、猪、羊等。大家畜以牛为主,小家畜以猪为主。1949年全县有牛11298头,驴2278头,马18匹,骡44头,猪7052头,羊2102只。1951年,县政府发布禁止宰杀耕畜的布告,对保护大牲畜、促进大牲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54年,耕牛存养量上升到17152头,比1949年增加5894头;猪14916头,为1949年的2倍多。1955年大牲畜随土地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受“共产风”影响,耕牛存养量连年减少。1961年耕牛11770头,马、驴、骡存养量分别为218匹、2763头、147头;小家畜存养量呈波浪式发展,家禽饲养发展缓慢。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大牲畜存养量开始回升,猪和家禽存养量大幅度上升,1977年有耕牛22185头,马2949匹,驴3515头,骡1713头,猪13.8万头,羊3万余只,家禽108.21万只。1978年以后,耕牛逐渐减少,马、驴、骡逐年上升,小家畜和家禽继续增长。1995年底,全市存栏大牲畜4.52万头,存栏生猪23.08万头,羊19.34万只,家禽547.95万只,家兔27.40万只。全市肉类总产56971吨,鲜蛋37308吨,鲜奶2022吨,畜牧业总产值49558万元,畜牧业成为全市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牛 境内主要有耕牛和奶牛。耕牛属鲁西黄牛品系,为地方良种。1949年全县耕牛存栏量为11298头,建国后,在党的保护耕畜政策的指引下,耕牛有较快发展,1955年为20878头。以后逐年下降,1961年为11770头。三年经济困难过后开始回升,1971年全县耕牛存栏26323头,达到历史较高水平。1978年以后,随着农田耕作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以及出口创汇的需要,养牛开始由役用型向肉用型发展,进入养牛不是为了役使,而是为了食用时期。1980年为18119头,1985年发展到21790头,1990年存栏量达到2.33万头,1995年达到3.14万头,出口2500头,养牛数量为历史最高。
境内奶牛,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引进。当时德国传教士将4头荷兰黑白花奶牛带入境内饲养,但发展极为缓慢,直到1958年才有奶牛12头。1964年后,从济宁和济南购进3头公种牛,经繁育,1971年存养量达到23头。1984年发展到44头,1990年存栏量95头,1995年达到520头。奶牛每头平均年产奶3000公斤。
驴 主要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本地驴,体型较小,毛灰色或黑色,腹部颜色较浅,主要为役使或为脚力(交通工具)。1949年,全县有驴2278头。1958年后,陆续引进德州驴种,同本地驴杂交,培养出新驴种,促进了役用驴的发展。1965年发展到3042头。70年代出现了驴拉地排车,弥补了农业机动车的不足,城郊乡马桥村组织副业生产,给建筑工地送沙,多时一次能出30多辆。1977年全县驴存养量为3515头,1995年达到4500头。
马 旧社会富有人家养马,多用于乘骑,饲养不广泛,发展极慢。1949年,全县只有18匹马。建国后,养马由乘骑转为耕耙役用或作交通运输工具,用途广泛,发展较快,1956年发展到163匹。以后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陆续从内蒙古、新疆等地引进优良种马,开展人工授精繁育,马的饲养量不断增长,1966年增长到315匹。1972年县食品公司和生产资料公司从新疆伊犁地区购进役马800匹,解决了耕畜不足的困难。1980年发展到3199匹,1985年存栏量达到3319匹,1995年为4600匹。
骡 养骡主要用于交通运输,拉车驾辕,称“辕骡”,1949年全县有骡44头。建国后,养骡发展较快,1957年存栏318头,1958年以后呈下降趋势,1970年开始回升,1974年存栏1128头,1990年达到7300头,为1949年的166倍。以后养骡数量逐年减少,1995年末存栏4700头。
猪 境内农民素有养猪的习惯。靠养猪积肥,供给肉食和部分油脂,增加经济收入。以圈养为主。饲料以粉碎的地瓜秧、草粉、糟糠为主,配搭地瓜干、玉米、饼类等。1949年全县生猪有7052头,多为本地黑猪,嘴长、腹大下垂,体型中等,产仔多。50年代开始由外地引进金华、新金、宁乡猪等优良品种,猪的饲养量发展较快,1956年达到53995头。1958年下半年起,受“左”的错误干扰,农业减产,饲料缺乏,农户很少养猪,集体养猪亦不兴旺,生猪大量减少,196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下降到18871头。60年代自外地引进了巴克夏、约克夏、长白等优良猪种。同时,县政府对农业的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允许农民留少量自留地,而且政府规定农民卖猪奖售饲料粮,提高派购价格,促进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猪养量迅速增长,1970年猪的存养量发展到70962头。
70年代引进内江猪,增加了新品种。1979年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散集体养猪,鼓励农户饲养,调高生猪售价,1980年生猪饲养量增加到109817头。

瘦肉型猪

80年代引进杜克洛、汉普夏、施格等优质猪,代替了本地猪,本地猪基本绝迹。现养的猪有三大杂交类群:内本猪为70年代由济宁引进内江猪与本地猪杂交选育而成,占66%;约本猪是60年代引进的约克夏猪与当地母猪长期杂交选育而成,占14%;新本猪是50年代引进的新金猪与当地母猪长期杂交选育而成的,占8%;其他品种猪占12%。猪饲养量急剧上升,1981年后出现了“卖猪难”现象,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1984年养猪量下降到84302头。同年12月,肉食敞开供应,1985年2月取消派购,全部实行议购议销。养猪业迅速发展,1990年生猪存养量上升到14.46万头。1993年兖州市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饲养基地市,拨专款进行猪种改良,1994年市政府出台了发展规模养猪优惠政策,促进生猪生产向良种化、规模化发展。到1995年底,全市建成年出栏千头以上规模饲养场27处;全市生猪出栏36.82万头,其中瘦肉型28.45万头,占77%;年末生猪存栏23.08万头,其中瘦肉型18.92万头,占82%。
羊 境内养羊主要是分散户养,夏秋放牧,冬春牧草不足补以干草、树叶、农作物秸秆。品种有青山羊、绵羊、小尾寒羊和奶山羊,以青山羊为主,占羊群的77%,绵羊占21%,小尾寒羊和奶山羊占2%。
青山羊 当地称“狗羊”,体型较小,毛粉青色,用于生产猾子皮和肉食。过去汉民很少食用羊肉,羊的饲养量不多,1949年全县青山羊仅有2000只。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不仅回民喜食羊肉,相当多的汉民也有了食羊肉的习惯。1956年县兽医工作站自菏泽地区引进优良品种,开始大量繁殖,1962年发展到35485只。“文化大革命”中受“左”的思想影响,养羊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羊的饲养量急剧下降,1967年下降到3000只。1976年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策放宽,养羊业迅速发展,1980年存栏量4万只,1990年达到9万余只,1995年末山羊存栏17.2万只。
绵羊 境内饲养绵羊历史悠久,主要用于生产羊毛和供食用。建国前,境内饲养的绵羊为蒙古羊后裔,体型较小,产毛量少,毛质差。1956年后,引进美利奴细毛羊30只,1972年引进新疆细毛羊10只,对改良本地绵羊起到良好作用。1973年后,境内绵羊以改良羊为主,小尾寒羊基本绝迹。改良羊体型大,尾呈圆椎状,每只平均年产毛3~5公斤,有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全市存栏2.14万只,产羊毛48吨。
兔 建国初期,境内饲养本地家兔,青色短毛,供食用。以洞穴饲养为主。1958年县政府成立十五养办公室,引进安哥拉长毛兔、青紫蓝、比利时、力克斯兔,1964年引进獭兔。1978年外贸局(公司)引进西德长毛兔,进行肉兔、毛兔兼养,养兔业遍布全县城乡。农村集体养或户养,以新驿、小孟、漕河、大安、黄屯、王因等公社较多,多为地面饲养,肉食兔长到1.5公斤即可出售。1977~1983年,平均每年产活肉兔7万只,兔肉50吨;每只毛兔年产毛达500克,价值30余元。饲养方式由地面改为笼养。肉兔、兔毛县外贸公司统一收购,送济宁进出口公司加工出口。1985年县外贸公司又引进日本大耳兔。1990年家兔存养量达到8.28万只。1995年,全市存养家兔27.40万只,其中99%以上为肉食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