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作物栽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92&run=13

粮食作物栽培
建国后,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境内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大豆、地瓜的栽培技术也不断革新。
深耕细作 境内农民惯于深耕,早有“深耕如上粪”的农谚。传统耕地采用套二犁加深耕作层,机械耕地深度约6~7寸。机耙地3~4遍,梯形耙在10遍左右,有的粘土地块多达18遍。耕耙后,地面平整,表土如面。
分期施肥 首先施足底肥,小麦底肥一般亩施土杂肥2000公斤,磷肥20~30公斤,氮素化肥50公斤,分蘖肥或越冬肥追施氮素化肥20公斤;小麦起身至拔节期,一般亩施化肥40公斤。玉米底肥亩施土杂肥1500公斤,磷肥20公斤,氮素化肥40公斤;播种后25~30天施苗肥20公斤,大喇叭口期一般施攻穗肥40公斤,高产田在抽雄期追施攻粒肥10公斤。地瓜一般以施底肥为主,主施土杂肥2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或钾肥10公斤。
适墒播种 小麦播种,地表土疏松适宜时,抓紧播种。地干时进行灌溉人工造墒,时间掌握在耕翻播种前的7~12天。黑粘土地实行浅播压水,待墒情适宜时再耧划松土保墒。近年来,种植玉米多为与小麦套作,小麦收割前20天左右,在麦畦、垅间点播,待麦割后,进行中耕灭茬去草,玉米苗长足20~40厘米高时,再施肥浇水壮苗。玉米间作的大豆,一般在小麦收割后抢墒早播或小麦收割后造墒播种。地瓜种植先采取火炕育苗,种瓜上炕前进行灭菌处理,一般进行温汤浸种(水温51~54℃)或硼砂、赛力散浸种和代森锌浇炕等防病措施,待苗适令、适高、浇水插种。夏地瓜一般剪春秧浇水插种。
合理密植 建国前,当地农民受地力、肥力因素的制约和传统种植思想的束缚,栽培作物一贯主张稀植。建国后,逐步推广密植,而“大跃进”年代,在浮夸风的影响下,又密植过头,降低了产量。此后,因地制宜,采取合理密植,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小麦 1954年开始推广密植,由二腿耧改为三腿耧,行距由0.5~0.7米改为0.2~0.3米。随着播种机的普及和栽培技术的提高,70~80年代,大都采用2米畦内8行种植法,平均行距0.25米。亩用种量过去一般为8~10公斤,现为4~7.5公斤,1990年,小麦平均亩产346公斤,1995年全市平均亩产428公斤。
玉米 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密植,由每亩1000~1500株改为2000~2500株。70年代改为2500~3000株。80年代,大多采用与小麦套种,选用中、早熟品种,每亩密度3500~4000株。1990年全县普遍采用紧凑型品种,每亩密度提高到4500~5500株,玉米平均亩产量532公斤,1995年全市平均亩产599公斤。
大豆 建国前,大豆种植一般不施肥、不浇水、不间苗,每亩播种量3~4公斤,建国后,每亩播种量4~5公斤,亩留苗9000~15000株。80年代全县玉米间作大豆面积年均5~10万亩,占大豆播种面积的30~50%。1990年,大豆亩产138公斤,1995年全市亩产158公斤。
地瓜 50年代初,每亩多在500~600株,60年代初推广合理密植,每亩植秧苗1500~1600株。70年代亩植春地瓜苗2500~3500株,夏地瓜苗3400~3800株。1989年每亩植2150株。1990年,地瓜亩产450公斤,1995年全市亩产591公斤。
田间管理 小麦 一是冬前浇分蘖水,以水增蘖;二是封冻前施冬肥、浇冬水;三是春季早管促返青、控拔节;四是中耕除草,“立春”后耧划两遍,一遍浅,以浅促弱苗早发转壮,二遍深,以深控旺;五是防病治虫,及时喷施农药。
玉米 春玉米生长季节雨水较少。苗期中耕,在墒情适宜情况下,适当加深。夏玉米生长季节多雨,适当浅耕,一般苗期中耕2次。
大豆 大豆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苗,苗期中耕2~3次。
地瓜 栽苗一周后,抓紧查苗补苗,对死苗、弱苗,选壮苗补栽,并偏施少量氮肥,促补苗升级。在瓜秧封垅前,中耕2~3遍,浅锄垅背,深锄沟底,以消除杂草,保持垅形。

经济作物栽培
棉花 种子处理 50年代推行温汤浸种、药剂拌种、草木灰拌种、堆闷催芽。60、70年代推广剧毒农药氟已酰胺、3911拌种;1982年又采用“呋喃丹”拌种。
种植 一是整地施底肥:春棉实行冬耕春耙,熟化土壤,纳蓄雨雪;麦套棉一般于4月上中旬将土杂肥施入套种行,亩施土杂肥1000~1500公斤,然后锄地疏松土壤。二是规格:50年代多采取等行距种植,行距0.8米,株距0.5米,每亩1000~2000株。亩产籽棉50公斤。60年代开始推广大小行种植。大行0.8米,小行0.5米,株距0.3~0.5米,每亩2000~3000株。70年代在砂姜黑土地块进行起垅种植,垅面0.8米,种2行,垅沟宽0.4米,每亩3000~4000株,这种方式占全县棉花面积的60%。80年代大都采用“八三”式种植,2米畦机播8行小麦,中心间距0.24米,套种1行棉花,畦背宽0.8米,套种2行棉花,间距0.5~0.6米,麦收后成大小行,每亩3000~3500株。三是新技术应用:1972年县农业局开始在大安镇西北店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1975年全县推广棉花面积8万亩。
1984年使用棉花生长调节剂“乙稀利”,喷施棉田7万亩,增产皮棉26.6万公斤。
花生 1984年前,以春作为主,也有少量夏作,面积多在3000~4000亩左右。1985年,王因农技站、新驿农技站进行“海花1号”高产试验,亩产400公斤以上,分别获县科委一、二等奖。1990年,新驿镇种植1.41万亩,全部实现良种化,被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定为花生良种繁育基地。
种植方式 2米一带机播8行小麦,畦背0.6米,套种1~2行花生,畦内8行小麦实行二、二间隔分布,留0.24米的套种行,播种3行花生。
选种施肥 播种前,花生带壳晒种1~2天,然后进行粒选,分级播种。为避免形成小老苗,播种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深3~5厘米,每穴2粒,每亩8000~12000墩。麦套花生,实行两次整地两次铺底肥。一次是种麦前机耕7寸,耙地3~4遍,铺施土杂肥2000公斤,标准氮肥50公斤,磷肥30~50公斤;一次是第二年4月上中旬深锄套种行10厘米左右,破背挡平,铺施土杂肥1000公斤左右,开沟耠施二胺每亩15~20公斤,亩施标准氮肥15~20公斤。
田间管理 一是麦收前及时查苗补种;麦收后及早锄地灭茬除草、保墒、清棵;二是培土追肥,一般在出苗后30~40天,大批果针入土前进行,培土前结合浇水亩施标准氮肥5公斤及少量磷肥;三是开花后10~15天喷400~800倍多菌灵液以防叶斑病。

瓜菜类作物栽培
西瓜 1984年前,境内西瓜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引进较少。多春播,每亩植300棵,多留4~5刀瓜。1984年后,栽培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一是选用良种,先后引进新品种约20余个,主要有郑杂3号、中育6号、新红宝、金钟冠龙、郑杂5号、郑杂7号、郑杂9号,农家品种被淘汰。二是重施底肥,每亩施杂肥2000~2500公斤、饼肥75~100公斤、二铵40~50公斤。三是合理密植、精细整枝,行距由以前的2~2.5米缩小到1.7米,根据品种特性定株距,一般大瓜品种每亩400~600株,小瓜品种800~1000株。整枝推广2蔓或3蔓保1瓜,留2~3刀瓜,一般瓜不过垅。四是重防西瓜枯萎病。全生育期用抗枯灵或多菌灵药液灌根、喷药4~5次。五是试验推广育苗移栽(营养土块、营养纸钵)、地膜覆盖、双膜覆盖新技术和塑料大棚立架栽培、麦套西瓜栽培、西瓜嫁接栽培等新工艺。1995年,全市有西瓜生产专业村20余个,亩产西瓜2500余公斤。
大白菜 80年代,种植普遍。先后引进推广良种30余个。每年7月中旬~8月上旬栽种,除耧划、浇水、施肥、防虫外,还要注意防病和适时收获。1987年大白菜收获晚,被大雪覆盖,1988年播种早,病毒病大发生,一冻一病,两年中损失约占白菜总量的60%。此后,加强了防病、防冻措施。
辣椒 以前海乡为中心,全县农村均有种植。栽培技术:(1)育苗:先进行种子催芽,3月18~25日再将催芽的种子与细土掺匀后撒播;(2)整地定植:麦收后耙地灭茬保墒,6月上中旬拱沟或创埯带水栽植,行距0.5~0.7米,株距0.2~0.3米,每亩4500墩,每墩2株;(3)田间管理:缓苗后及时耧划(6~10厘米)松土,一般苗期中耕3次,7月中旬在辣椒封沟前开沟施饼肥75公斤,尿素25~35公斤,然后培土浇水。在辣椒的生育期间注意排涝,遇旱浇水和热雨后浇水,及时防治蚜虫、棉铃虫和病毒病。
大蒜 1986年以来,境内栽培面积在1万亩以上,品种有本地蒜、苍山蒜和杂交蒜。1988年调查,种植1亩大蒜需投入237.50元,亩产值1097.92元,亩纯收入860.42元。每亩大蒜施土杂肥3000~4000公斤,尿素50公斤。秋作物收获后及时中耕,耙细挡平,然后作畦,畦宽0.8~2米,播种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3~4万株,用蒜种115公斤。播种后覆土2~3厘米,按行踩实保墒。冬前抛撒麦秸保苗越冬。抽苔前施尿素每亩25公斤,浇水每周1次至采苔停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