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布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85&run=13

1981年,县区划办公室依据人口分布、土地状况、生产条件等因素,规划了全县农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在保持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全县规划为4个农业经济发展区:
粮菜工副区 位于境域东部一带,其范围包括城关和城郊全部,谷村、大安、道沟的一部分,共71个村,土地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耕地7.99万亩,农业人口6.62万人。基础条件:人口密集,工矿企业集中,乡村工副业发达;土壤属潮褐土(黄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1~1.25%,地力较高;地下水丰富,含砂层厚达10米以上,有利于引水灌溉;生产水平高,粮食耕亩单产44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952公斤,收入300~350元。发展方向:压缩粮田面积,精种高产,扩种常年菜田,建立蔬菜、畜禽、果品、副食品基地。
粮油区 位于境域东北、东南部,其范围包括汉马河、泗河沿岸的漕河、谷村、城郊、王因等乡镇的51个村,总土地面积7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2万亩,农业人口4.37万人,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7亩,粮田1.3亩。基础条件:一是土地质量较差,大部为潮土,漏水漏肥,部分地还有盐碱危害;二是水资源差异较大,东北部有3万余亩贫水区,东南部地下水含水埋藏浅(2~3米),汛期泗河水侧渗,容易造成部分潮土返碱;三是土壤肥力低。发展方向:发展长条井和小土井蓄水工程,扩大绿化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治沙、压碱、培肥地力;因地制宜,发展花生、瓜果生产。
粮棉桑区 位于境域西北、中部一带,其范围包括小孟、新驿、颜店的全部,城关、谷村、漕河、大安、泗庄、王因的一部分,共256个村,土地面积40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13万亩,农业人口23.5万人,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8亩,粮田1.27亩。基础条件:一是土质好,绝大部分为潮褐土,自然肥力高;二是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6.6%;三是种粮、植棉和栽桑养蚕的条件优越。棉花面积占全县73.5%,植桑面积占全县81.4%;四是粮食生产比重过大,多种经营发展不快。发展方向:以粮为主,大力发展桑棉为重点的多种经营。
粮棉牧区 位于境域西南部,其范围包括黄屯的全部,前海、泗庄、王因、大安的一部分,共77个村庄,总面积97.5平方公里,耕地10.47万亩。农业人口5.15万人,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2亩,粮田1.5亩,粮食586公斤。基础条件:一是种植小麦、玉米、地瓜为主,畜牧饲草比较丰富,大家畜存养量占全县的48%;二是地势低洼,大部分为砂姜黑土,土质粘重,物理性状较差;但潜在肥力高,农业生产潜力较大;三是人少地多,经营单一,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水平不高。发展方向:以抓好粮、棉、牧为重点,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根据这次农业区划布局,全县进行了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