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饮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718&run=13

主食 旧时,当地百姓日常以食用煎饼、窝窝为主。80年代后,以面食为主,煎饼、窝窝作为调剂食品食用。
面食主要有馍馍(馒头)、卷子、烧饼、烧饼卷、锅饼、壮馍、单饼、面条(叶)、油饼、水饺、蒸包等。解放前,面食多为富裕人家享用,一般农户只有在麦收后或逢年过节、作客宴宾时才能食用。进入80年代,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面食已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食品。除传统吃法外,糕点、面包、龙须面、空心面等也上了普通家庭的餐桌。
煎饼种类较多。清末民国年间,除前海、颜店一带外,境内居民多食用高粱煎饼、小米煎饼和高粱、小米、大豆“三碰头”煎饼。麦收后为麦子煎饼。贫苦百姓多食用“囫囵谷子”煎饼。富裕人家吃净米细豆或麦子煎饼。有的掺入芝麻、花椒面、葱花油盐,沓成具有特殊味道的咸煎饼。煎饼保存时间长,摊制一次可多日随时食用。建国后,当地居民仍以煎饼为主食。60年代,多食用地瓜面、玉米面煎饼。80年代后,麦子面煎饼逐渐增多。但是,随着馒头等面食的普遍食用,煎饼已成为城镇居民的调剂食品。
窝窝是解放前当地居民常用食品。尤其前海、颜店一带食用窝窝更为普遍。窝窝有高粱、米面、杂面等纯面的,也有加糠菜的。有时加点盐做成咸窝窝。穷苦百姓多吃糠窝窝和菜窝窝。50~60年代,以吃地瓜面和玉米面窝窝为主。进入80年代,细粮代替了粗粮,吃窝窝的人越来越少。
菜豆腐也是过去当地居民常用食物。贫穷百姓度荒充饥多吃菜豆腐。菜豆腐多以地瓜叶、胡萝卜、辣菜缨、白菜帮、白菜疙瘩、槐芽、杨花(毛毛虫)、芑芑菜、苦苦菜等加豆糁、食盐煮制而成。50~60年代初仍有不少人食用。80年代后,吃菜豆腐的人越来越少。有些老年人有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某种原料,做顿菜豆腐以应时尝鲜,调剂胃口。
当地居民就餐有喝糊粥的习惯。过去一般人家喝高粱糊粥或米面糊粥。贫穷人家多在糊粥里放入大量菜叶或地瓜叶。青黄不接时,只喝地瓜、地瓜干或胡萝卜为主的“青汤”糊粥。60~70年代,城乡居民多喝玉米面糊粥。80年代后,除糊粥外,城镇居民多喝白汤、小米或大米稀饭等。
副食 当地居民的副食以蔬菜为主。春季主要有小白菜、菠菜、苔菜等;夏秋多食用茄子、芹菜、地蛋、黄瓜、韭菜、芸豆、辣椒、大蒜、大葱、南瓜等;冬季以白菜、萝卜、蔓菁较多。旧时,辣疙瘩、胡(水)萝卜咸菜为居民常年必备之品。进入80年代,过去少见的莴苣、池藕、菜花、蘑菇、银耳等大量上市。近年来,冬季各色“四季鲜”蔬菜为人们所喜爱。
肉、鱼、蛋主要有猪肉,其次是牛、羊肉和鸡肉,兔、狗、驴等肉食见少;淡水鱼如鲤鱼、鲂鱼、鲫鱼、鲢鱼较多,海鱼有带鱼、鲳鱼、黄花鱼等;蛋类主要有鸡蛋,其次是鸭蛋、鹅蛋,80年代鹌鹑蛋开始上市。
豆制品以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腐丝(皮)居多。淀粉有绿豆粉、地瓜粉,制品有粉条、粉皮。以地瓜淀粉及其制品为大宗。
油类以豆油、花生油为主。60年代增加了棉籽油、菜籽油。动物油多为猪油。
居民口味一向注重咸、辣、香肥、味浓。调味品有盐、酱油、酱、醋、辣椒、葱、蒜、姜、花椒、大小茴、芥末、麻汁、香油等,后又增加了味精、料酒。8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味趋于清淡。
饮料 主要为茶、酒等。当地居民一向有饮茶的习惯,来客时先泡茶招待,有的饮茶每天数次,已成嗜好。旧时,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饮酒。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较为普遍,一般为普通白酒。80年代后多饮瓶酒。招待客人饮老窖、特酿等高档瓶酒。近年来,啤酒、果酒及其他饮料颇为时兴。
餐次 当地居民多数为一日两餐,早餐上午8、9点钟,午餐下午3、4点钟。农忙季节,晚上喝汤,不作一顿饭。60年代后,城镇居民多为一日三餐。早餐较为简单,多为咸菜、稀饭、煎饼之类。80年代,面条、馒头或喝粥泡油条见多。午饭、晚饭较为丰盛。星期天多改善生活,调剂饮食。
回族饮食 回族居民日常饮食与汉族大致相同。肉食以牛、羊、鸡、鸭为主。忌食猪、狗、驴、骡、马肉及病死畜禽。每逢回族节日或已故老人“日子”则烫油面,食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