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及援外医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678&run=13

市内医疗队医疗 1950年,县卫生院派出黑热病防治队,到农村防治黑热病。1952~1953年,全县麻疹、流行性脑炎、猩红热等流行。县卫生院派出2个医疗小组,赴病区抢救病人。由内科、外科、妇产科、检验科、手术室共同组成技术配套医疗组,到医疗条件差的偏远农村巡回医疗。1954年,县医院、县防疫站组成丝虫病防治队,到农村进行丝虫病普遍防治。1956年,对全县20岁以下青年进行黑热病普查,查出478人。至1958年,全县组织地方病防治工作队5000余人次,赴农村为患者治疗。
1960年,因经济困难,群众患水肿等病甚多。济宁专署及县人委共同组织医疗队,对农村“五病”(水肿、干瘦、小儿营养不良、闭经、子宫脱垂)连续两年进行防治,“五病”患者基本治愈。在大量的防治工作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深入病区,不嫌脏不怕累,做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县内发生水灾,脑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全县发病3400例,县派出10人医疗队,到颜店、泗庄、新驿、小孟等公社抢救病人。1966年夏,城关公社马桥大队64名社员食用病死驴肉中毒;秋,道沟公社樊庄大队部分社员误食砒霜污染的地瓜中毒,县均及时派出医疗队,就地设病房救治,使中毒者全部治愈。1967年,县派115人的流行性脑膜炎防治医疗队,到大安、颜店、谷村等公社对3245名患者进行防治。7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停止派医疗队到农村。1987年起,逐步恢复医疗队下农村。县卫生局每年从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抽调技术骨干20余人,组成支农卫生工作队,到边远和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的乡(镇)卫生院、社会卫生站,给群众看病治病,每期半年至1年,至1995年未间断。
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当日,按照济宁地委、济宁地区革命委员会指示,兖州、曲阜两县组成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分队。兖州队由陈胜中、靳长彬、吕启海、刘国柱、张自修、王洪海6人组成,陈胜中任分队长。医疗分队7月29日到达唐山,即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连续工作5天5夜,抢救了大批伤病员。9月2日返回。兖州县医疗分队被山东省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援助坦桑尼亚医疗 第一次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于1972年7月组成,县医院五官科医师赵宪勋参加,赴坦工作2年。在坦期间受到内瓦拉县县长表彰。
1974年9月,县医院妇产科医师李玉臻、儿科医师桑孝诚参加,赴坦工作2年。李玉臻在坦治疗病人1840人次,抢救危重病人41人次,培训当地医生4人,受到坦桑尼亚塔宝拉省省长表彰,坦国家报纸曾报道过她的事迹;桑孝诚在坦用中成药治疗镰状细胞贫血,使患者病程缩短,死亡率降低,受到坦总统尼雷尔接见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