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疾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669&run=13

急性传染病防治
霍乱 1939年8月,在县城西顺城街发生1例霍乱病人,建国后绝迹。1961年7月,副霍乱从印度尼西亚传入中国,疫情由南方各省逐渐北移。从此,县人委一直把防治副霍乱当作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成立县防治领导小组,各医疗单位组建防治机动队,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械。每年5~10月城乡医院设立肠道病门诊,对腹泻病人粪便进行检索。每年4月份对各医疗单位的临床医师和专、兼职防疫人员举办肠道传染病培训班。火车站设立防治副霍乱病留滞站和检疫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防治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80年,县政府下达《关于加强副霍乱防治工作》的通知,预防副霍乱病工作重新提到县和各医疗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1981年7月21日,微山县发现副霍乱病人,疫情扩展到境内,8月9日兖州县颜店公社陈家街大队和赵家郗村大队副霍乱病暴发流行,计发病8人,死亡1人,带菌者9人,系聚餐所致。疫情发生后,副县长、县副霍乱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裴杰亲临一线,指挥抢救,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派出机动队积极抢救病人,对疫区封锁消毒,很快控制了疫情。1984年8月7日,境内发生输入性病人1例。10月6日县卫生防疫站检验科,在送检粪标本中,发现大安镇阎家村1名带菌者。为防止病菌扩散,根据省防疫站指示,在传染病院建留滞站,并在境内东、西、南、北各设一个采水点,下设分点,共设点70个。以后,每年3月份和8月份采水一次做水质检验,有效地监测和防止副霍乱病的发生。此后,未再发生疫情。1991~1995年,各医院登记腹泻病人34567人次,粪便培养3125份,SPA凝聚实验2562份,外环境食品检索726份,水产品检索324份,其他2547份,均为阴性。
天花 建国前境内流行广泛,是病死率很高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4月,城北白家店村白祥贞,女,4岁,确诊为天花,系兖州有记载的首例天花患者。1930年后,每年春季周家村王姓医生在城内种牛痘,农村也有人种牛痘,预防天花。日伪统治时期,从1939年起,兖州诊疗所种牛痘,收费昂贵,广大劳动人民无钱种痘,致使天花年年发生。建国后,县卫生科统一安排,免费普种牛痘。每年春、秋各接种1次,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消灭天花病,1956年,由县卫生防疫站负责种牛痘,每年春季对新生儿和未接种者进行接种。1964年起,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种痘办法》,实行每隔6年全民普种牛痘1次。1982年后,鉴于全世界已消灭天花,遂停止牛痘疫苗接种工作。
白喉 建国前,境内每年都有白喉病发生流行。建国后至1959年,一般年份发病数例至数十例。1960年,年发病595例,死亡5例,为建国后发病人数最多的一年。从1971年起,应用精制白喉类毒素和百、白、破三联疫苗,对儿童实行基础免疫,效果明显。除1973年发生1例外,到1995年,境内未再发生白喉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建国前境内每年都有发生。建国后,50年代呈散在性发生,每年发病为数十例。1962年全县发病2372例,死亡105例;1967年发病3245例,死亡87例,为建国后两次发病高峰年。此间,县委、县人委十分重视防治工作,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派出医疗队,深入发病集中的村、队,设立临时病房,积极抢救病人。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实施易感人群的预防服药和淡盐水漱口等,对控制发病和降低病死率均起到显著的作用。1963年12月,县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人群带菌情况调查,调查2160人,结果阳性6人,带菌率0.27%。70年代仍有散在性发生。1977年,儿童广泛使用流脑多糖体菌苗,发病率有明显下降,1984年后降至3.4/10万以下。1991年起,对儿童普遍服用流脑多糖体菌苗,至1995年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
麻疹1 949年前,是境内儿童发病较高的传染病之一,每年都有流行,死亡率很高。民间流传着“出完疹子,撂了干草捆子”。1951年起,开始有麻疹疫情记载。1966年是建国后发病最多的一年,全县共发病6426例,死亡31人,分布在12处公社。1969年,开始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对易感儿童进行接种,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1979年实行计划免疫。1986年,全县“冷链”装备运转,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冻干品,保证了接种质量。到年底,全县累计发病35647例,死亡316例,具有3年一小流行,5年一大流行的特点,每年都有局部发病的特征。1987年以后年发病率控制在2/10万以下。1994年发病数增加,发病率上升为14.93/10万。1995年发病1人,发病率为0.17/10万。
病毒性肝炎 建国前及50年代境内就有散在的病毒性肝炎病人。60年代有两次流行。1963年,泗庄公社五里庄村7~11月份累计发生67例;王因公社11月份发生511例。1966年,全县共发生1013例。70年代,发生过两次流行高峰。1972年,全县发病3353例,较1971年上升10倍。15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1977年发病3942例。1981年又为流行高峰年,全年发病5170例。至1989年,除流行高峰年外,其余年份都有散在病人发生和局部村庄的小范围流行。在流行高峰年,都派出医疗队,深入重点村庄,建立肝炎临时病房,全民服茵陈大枣汤预防,对控制疫情起到一定作用。1991年后未发生暴发性和流行性肝炎。1995年全市发病率为11.54/10万。
脊髓灰质炎 亦称婴儿瘫。1920年4月,三官庙村发生1例脊髓灰质炎病,患者左下肢瘫痪。建国后,从1959年开始有疫情记载。是年发生19例,死亡2例。1963年发病最多,发生22例。自60年代中期开始服用减毒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婴儿瘫糖丸),发病率逐年降低。70年代发病率控制在0.19~1.9/10万,呈散发性。1986年城关镇发病1例,1991年发病1例。1992年起,0~4岁儿童加服脊灰疫苗,疫情实行“0”报告制度,到1995年未再发病。
乙型脑炎 境内每年都有发生。1951年,全县发病10人,死亡3人。至1987年累计发病1545人,死亡171人。其间曾出现过3次流行高峰,1957年发病102人,1966年发病256人,1967年发病194人。流行高峰年时,县均派出医疗队深入病区开展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发病和流行。60年代后期,开始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脑疫苗接种,发病率不断降低。1981年降至2/10万,1991年降至0.17/10万。1994年发病12例,发病率上升为2.04/10万。1995年未发现。
伤寒 旧时,为境内常见病,多发病,蔓延快,属散在性发生,少者几例,10几例,多者达数百例,有落门不落人之说。1918年(民国7年),滋阳县伤寒流行,死者甚众。1943年农村流行较广。1947年,城西吴村发生伤寒10例,死亡7人。建国后发病最高的一年是1959年,全县发病358例。1961年2月,县卫生防疫站对10多个食品加工、生产单位的408名从业人员做带菌者调查,结果全部阴性。1966年1月,县卫生防疫站对城关公社吴村1965年10~12月份发生的15例伤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密切接触的134人中查出健康带菌者3人。1951~1987年累计发病1986例,死亡7例。1991年发病5例,1993年增至10例。1994年降至2例,1995年未发现此病。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境内发病人数较多、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据建国后记载,1957年、1974~1975年、1980~1983年出现3次发病高峰。对痢疾的预防重点抓“三管一灭”(管水、管粪便、管饮食和灭蝇)。1965年开始改良水井,加高井台,水井加盖,设公用水桶等,提倡密封手压水井。70~80年代发展农村自来水,1986年统计,共建水塔160座,水柜108个,压力罐97个,手压机井5917眼,农村人口中87%用上卫生水。是年被评为全国改水先进县。由于采取以上措施,1983年以后痢疾年发病数逐年减少,且呈散在性发生。据统计,1951~1986年,全县累计发生5742例,死亡103例,列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二位。1990年发病患者上升到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一位。1995年发病66例,发病率为11.2/10万。
流行性出血热 1981年,境内首次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全县发病3例,死亡1例,以后逐年增加。1985年达到发病高峰,发病281例。1986年开始下降,1987年降至38例。自发生疫情以来,县政府狠抓灭鼠工作,成立灭鼠指挥部,副县长潘凯生任指挥,卫生局长任副指挥,各乡(镇)、村逐级成立领导小组,每年春、秋开展灭鼠防病保粮活动。1986年推广济宁县柳行乡灭鼠承包经验,开展“一役达标”活动,推动了灭鼠工作。1987年鼠密度降至0.5%以下,有效地防止了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发展,被济宁市地方病领导小组授予“一役达标”县称号。1991年发病48例,发病率8.27/10万,1995年降为21例,发病率为3.57/10万。
布鲁氏菌病 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1963年12月,调查皮毛业、肉食品业人员833人,确诊布病患者14例。1965年再次进行调查,确诊11人。1971年,县卫生防疫站对肉联厂、外贸站等10个单位进行线索调查,皮试1627人,确诊28人。翌年,县成立布鲁氏菌病防治领导小组,组成公社卫生院、大队卫生室医生、卫生员参加的418人防治专业队,在全县农村开展重点调查和线索调查,共皮试42087人,确诊77人;查羊572只,确诊病羊42只,可疑10只。对查出的病人均设家庭病房免费治疗,年底治愈43人,基本治愈5人,好转12人。对查出病羊和可疑羊,全部收购,统一处理。1974年调查确诊14人。1986年济宁市确定兖州县为布病监测县。至1987年,对玄帝庙、东西葛家店、小孟二村、竹亭等22个村的饲养员、放牧员、畜产品加工人员等进行多次皮试调查,计5513人,连续13年未发现新病人。是年,为迎接山东省基本消灭布鲁氏菌病的检查考核验收,又对15个村庄的3438只羊做了化验检查,结果全部阴性。1995年,全市未发现此病。
狂犬病 又称恐水症。建国前即有疫情发生,多在冬春季节。1953~1954年呈散在性发生。1978年起,临沂地区狂犬病流行,逐渐由东向西蔓延,12月份,波及到兖州城关、道沟、新驿、颜店等公社。1979年全县被犬咬伤者近千人,其中发病7人,死亡7人。新驿镇1只狂犬连续在9个村咬伤25人,人心惶惶。县委、县革委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家犬管理办法》,成立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布告,广泛张贴。1981年,县公安局、畜牧局、卫生局互相配合,开展家犬免疫注射,组织13个专业队,突击两个月,家犬免疫注射计6800只,免疫率达97.84%,未注射的犬由公安部门按野犬捕杀。另外,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卫生宣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982~1986年的5年间,被犬咬伤1666人,没有1人发生狂犬病。1987年,由于家犬猛增和免疫工作放松,狂犬病有所回升,是年,被犬咬伤者1333人,发病死亡1人。1988~1994年,狂犬病得到有效控制。1991年发病1例,至1995年未再发生。

慢性传染病防治
麻风病 建国前,辖区为麻风病中流行区。1928年,德国天主教会在城南冠庄铺村东南建立兖州圣若瑟癞病院,收容境内及毗邻地区的麻风病患者。当时入院患者要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钱款,必须加入天主教,每天跪经4次,否则一日不准进食。在治疗上只是用些红汞、碘酒、硫苦、大疯子油等药物,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每周打1次大疯子油针。对溃疡病人多用蜡烛头和猪板油熬成的药膏包扎。从1928年建院至人民政府接管,27年间共计收治病人170人,中途逃跑、死亡140余人,解放时只剩下25人。1956年滋阳县建立麻风病防治站和麻风村,主要负责境内麻风病人的收容治疗。同时开展麻风病调查,建立麻风病患者登记卡、家属健康检查登记、可疑线索登记等。麻风病防治站认真落实“查、收、治、管、研”各项防治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工作;培训门诊医生、乡村医生2400人次。1965年4月,县皮防站组织各公社卫生院,开展全民过滤性普查,发现麻风病患者18人。为实现国家提出的消灭麻风病目标,1982年制定基本消灭麻风病的防治规划。1984年县卫生局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建立麻风病防治网,各公社卫生院都确定了兼职医生。先后举办了7次培训班,学习人数260人次,印发各种材料4万余份。1986年上半年,县皮防站对治愈病人现状做调查,并对其家属进行查体,未发现新病人。对10年内治愈的病人,加强抗复发治疗,给予巩固服药。1987年,县皮防站对全县214个发病村进行高质量线索调查,对病人采取三联化疗,监督服药,使麻风病治愈率明显提高。至1987年共发现病人465人,全部收容到麻风村。采取正规化、系统化治疗,药费免收,生活费由国家及病人所在村(大队)补助和病人劳动自给解决。共治愈出院354人。年底麻风村还有患者15人。全县麻风病患病率由1960年的0.95‰降至1987年0.029‰,发病率由最高年份1958年的10.45/10万降至1987年的0.19/10万,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麻风病指标。1992年5月,经省卫生厅考核验收,认定兖州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1995年有现症病人5人。
头癣 亦称秃疮。建国前,此病多发生在农村。1977年,县开展头癣普查、防治工作,头两年主要是线索调查,群众提供调查线索593人,检查确诊47人。1979年进行全民普查,确诊59人。80年代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一次重点调查,确诊25人。对确诊病患者,县皮防站专业人员送药上门,免费治疗,治愈率为100%。1981年后再未发现新患病人。经省、市验收考核基本达到消灭头癣的标准,省卫生厅颁发了“兖州县基本消灭头癣合格证书”。
肺结核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广泛流行,患病率达2~4%,死亡率达到3‰以上。建国后,普及防痨卫生知识,提出“儿童要防痨,快种卡介苗”口号。1952年对儿童开始接种卡介苗,尔后每年接种。1956年8月,县卫生防疫站对1317名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感染率为15%,接近全省水平。1985年县卫生防疫站防痨科于4、6、10月在城关镇做了3次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6105人。0~14岁儿童平均感染率为76.8%,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强阳性反应的103名儿童中,确诊患肺结核5例。1986年5月,全县普遍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至6月中旬,接受结核菌素试验儿童婴儿共10887人,查验反应9923人,呈阳性反应者1015人,强阳性率为1.43%。确诊患肺门淋巴结核3人,浸润性肺结核1人,均给予化疗。对农村卡介苗接种质量,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3个乡(镇)各1所学校,抽查119人,阳性18人,阴性101人,阳转率84.87%。1993年起,市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控制结核病,每年按1∶1拨专款3万元,用于结核病人的免费检查和治疗。1995年免费治疗186人。

寄生虫病防治
丝虫病 建国前,丝虫病是境内一种较为严重的地方病,民间有“泗河两岸、粗腿大蛋”之说。1956年,县组织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在九区(兴隆庄镇)查出微丝蚴感染者44人,阳性率为48%。驻城单位检查586人,阳性63人,阳性率10.75%。垛庄乡检查1060人,阳性66人,阳性率6.2%。根据重点调查和征兵体检的结果测算,境内微丝蚴感染率为17.1%,微丝蚴阳性者约有6万人。1958年,县成立丝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志明和县长张有桂任正副组长。从8月5日起至11月底,血检496799人(含曲阜县),微丝蚴阳性者48290人,阳性率9.7%。1960年4、5月份,全县组织775人的丝虫病防治工作队,进行第二次丝虫病普查、普治,血检374677人(含曲阜县),微丝蚴阳性13012人,阳性率为3.47%。1970~1972年连续开展3次丝虫病普查、普治,累计血检915354人次,微丝蚴阳性46267人次,阳性率为5.1%。县卫生防疫站采用桑绑疗法对橡皮肿患者进行试治,取得经验后在全县推广,疗效显著。1973~1974年,对感染率较高的46个大队进行重点复查,微丝蚴感染率降至1%以下。1979年8月起,在全县13处公社进行抽查,微丝蚴感染率均在1%以下。12月,省、地联合考核兖州县的丝防工作,查2个公社12个大队,血检9534人,微丝蚴阳性4人,阳性率为0.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1987年4月,省、市第二次考核后,确认兖州县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县,1995年全市未有新发病人。
疟疾病 辖区属间日疟非恒定性疟疾流行区,传播媒介主要为中华按蚊。1951~1959年,每年发病近百人。1960年,全县(含曲阜县)发生建国后第一次疟疾流行,共有15333人发病,集中在7、8、9月份。1961年,开始抗复发治疗,全年发现疟疾病9939人。1962年,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和“两根治一预防”(现症病人根治、有病史者休止期根治、流行季节易感人群预防服药)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全民疟疾病普查,查出有病史者14054人,较1961年的疫情报告多4115人,1~2月复发和新患1107人,全年发病3760人。防治人员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两不”(不捎药、不留药)、“五到”(服务到户、动员到家、送药到人、开水到手、看服药到肚),发病人数大幅度减少。1970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疟疾病预防工作无人过问,年疟疾发病人数达15565人,高于1960年。1971年后,由于狠抓休止期根治,预防、服药等措施的落实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1972年疟疾发病降至6095人。1973~1980年,累计疟疾发病10668人。1981年起,于王因公社设疟疾病监测镜检站1处,负责24个村庄、两万余人的监测,到1986年,共血检17288人,检出疟原虫阳性20人,阳性率为11.6/万。1986年起,13个乡镇卫生院及驻兖各厂矿、事业单位的化验室为兼做疟疾病监测的镜检站,共设镜检站15处,1988年,兖州县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巩固其效果,至1995年,共血检2647人,未检出阳性病人。流动人口登记5683人次,服药5683人次,服药率为100%。
黑热病 俗称“大肚子痞”。境内流传“大肚子痞,快三月,慢三年,不快不慢活半年”,“大肚子痞缠了身,阎王爷拴着脚后跟”之说。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白蛉。1944年,县立医院全年诊治黑热病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1950年,成立滋阳县黑热病防治站,组织医疗队,开展黑热病防治工作。1956年,进行全县范围内的黑热病普查,并分期培训防治黑热病专业人员。全县共查出黑热病患者478人,到1957年底,治愈450人。1960年4~5月,全县范围内进行第二次黑热病普查及现症病人的复查,发现黑热病患者8人。1963年12月,全民普查黑热病,发现可疑病人13人。1969年,发现黑热病患者1人,以后,再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