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会(调)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630&run=13

历史上群众文化活动多为民间分散自发的活动。1952年1月,县文化部门举办首届农村业余文艺会演,有12个代表队参演,多为戏剧、曲艺等节目。1956年后,文艺会演节目逐渐丰富,有戏剧、曲艺、民间艺术表演、歌曲等。1957年5月,为欢送匈牙利专家回国,在“八一”礼堂举行联欢晚会,演出二仙斗、武打、魔术、狮舞等优秀节目。1958年2月,举办第二届农村业余文艺会演,历时4天,上演了10余场传统及现代剧目。1959~1965年间,每年都举办农村文艺会演,会期一般4~5天,演出10余场次,演员多为农村业余剧团成员、民间艺人和机关文艺骨干,会演人数100~200人不等。节目多以阶级教育为内容的现代戏、表演唱和歌曲。“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会演被当作政治任务看待,会演规模大,节目以阶级斗争为主题,或学习移植样板戏(选场),或自编小舞蹈、表演唱、曲艺节目等。1975年开展“学习小靳庄”赛诗活动,全县11个公社2000余人(多为农民),跨春节在新建俱乐部登台朗诵“诗歌”百余首,多是“顺口溜”。“文化大革命”后,文艺战线拨乱反正,文艺会演纳入正常轨道。1977年1月,县举办农村业余文艺会演,有11支演出队上演了小戏剧、表演唱、曲艺等节目。1978年8月,全县中小学文艺会演,演出节目115个。此后,每年都举办农村文艺会演或文艺调演,节目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会演结束后,各公社还举行巡回演出。1986年举办兖州县首届民间文艺会演。1987年春节期间,举办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共有21个单位的1175名演员参加演出,上演了25种形式的69个节目。1988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举办戊辰龙灯会演和文艺调演,49个单位的2783名演员参加,演出21种形式的65个节目,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1989年,全县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7次,7个单位330名演员参加,演出9种形式的16个节目。有11个乡镇参加了农村调演,演出52台节目。电视台将春节文艺晚会上精选出的16个节目进行了实况转播。兖州县歌舞大赛,有150名演员、144个节目参加了预赛,10名歌手、12个舞蹈进行决赛。有11个单位的14个节目参加了建国40周年国庆文艺晚会,16个歌咏队800余人参加了庆祝建国40周年歌咏大赛。1990年,全县组织大型文艺演出11次,参加济宁市文艺调演4次。
1993年,举办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13个优秀节目。1994、1995年春节期间,在农村开展了“十百千”综合文化活动,各乡镇分别组织一场综合文艺演出;市剧团会同市“十佳歌手”赴农村送戏送歌下乡100场,电影公司配合放映队开展千场爱国主义影片大汇映。“十百千”活动直接参与者3000余人,观众达1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