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戏剧 曲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624&run=13

戏种、曲种
山东梆子 又名高调梆子。清代初期山西梆子传入山东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等地,受方言的影响,唱腔逐步演变发展,形成风格粗犷豪放的山东梆子。境内不少业余、职业班社演出这一剧种。山东梆子行当大致分为红脸(兼扮净面生、架子生)、黑脸(净)、旦、小生(文武生)、丑等,表演粗犷有力,唱腔高亢。常用唱腔板式有慢板、流水板、散板、二八板4大类。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等。山东梆子的文武音乐十分丰富,主要由弦乐曲牌、唢呐曲牌和锣鼓经组成。曲牌200余支。传统剧目有《战船》、《宇宙锋》、《老羊山》、《过五关》、《五雷阵》、《反徐州》、《两狼山》、《墙头记》等600余个。50年代后,有些剧团改唱豫剧,间有梆子腔调,形成“混腔”。
豫剧 又称河南梆子。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称“土梆戏”或“汴梁腔”。在长期流传中,受青阳腔、昆曲、同州梆子和湖北汉剧的影响形成各种流派,其中以豫东调和豫西调为主。豫西调婉转悠长,人们习惯称“下五音”;豫东调(祥符调)高亢洪亮,称“上五音”。
清末,豫剧在鲁西南一带逐渐流行。豫剧演唱和演奏的曲牌约有400余种。境内豫剧声腔属中州音韵,豫东调、豫西调交相融汇。三小(生、旦、丑)唱腔流畅圆润、婉转自如;黑红脸(净)声调高亢挺拔、奔放明朗、略带鲁味。伴奏乐器原以二胡为主,辅以笛子、月琴,称三大件。后改用板胡为主,辅以小三弦、二胡和笛子,称为四大件,继又加入笙、坠琴。武场戏用板鼓、战鼓、大锣、二锣、铙钹、铜板等。传统剧目约300余个。常演的剧目有《对花枪》、《桃花庵》、《抬花轿》、《花轿错》、《母老虎上轿》、《杨八姐盗刀》、《白蛇后传》、《湖州奇案》、《反阳河》、《铡美案》、《逼婚记》、《三子争父》,建国后又增加了《沙家浜》、《龙江颂》、《智取威虎山》、《琼花》、《柯山红日》、《朝阳沟》等。
在长期演出活动中,一些梆子戏班、团体沿用豫剧唱腔,逐渐形成别具韵味的“混腔”,成为境内群众喜爱的主要剧种。
柳子戏 元、明以来在“弦索”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古老剧种。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笙、笛辅助伴奏,民间称“弦子戏”。戏剧行当类同山东梆子,但其唱腔悠长、反复,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哎”之称。曲牌众多,剧目丰富,境内柳子戏建国前曾盛行。60~70年代王因柳沟村柳子戏班演唱的柳子戏较出色。
境内戏班、业余演出团体演出剧种还有京剧(昆曲)、吕剧、四平调、两夹弦、瞎腔、柳琴戏(拉混腔)等。
山东大鼓 又名犁铧大鼓。早期以犁铧片敲击伴奏,亦称“犁铧调”,古老曲种之一。原始曲调取材于农歌,后渐发展,除演唱短篇曲本外,亦演唱长篇曲本。明末清初,贾凫西曾创作大量鼓词流传演唱。伴奏乐器有大鼓、三弦、梨铧片(铁、铜月牙型乐器)等,曲目丰富。40~60年代中期,境内曲艺艺人王永功等说唱山东大鼓书目有《金鞭记》、《杨家将》等。
山东落子 亦称“咣咣书”,由“莲花落”发展而成。演唱曲调常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相结合,板式不多,曲调单纯,说唱艺人手击单镲,半说半唱。境内知名艺人乔桂英演出曲目主要有《刘公案》、《包公案》等,1984年后,境内说唱艺人很少演唱山东落子,其活动逐渐减少。
渔鼓 清代流行境内。乐器有渔鼓、简板两种,通常单人演唱,演唱时臂夹渔鼓,一手执简板,一手拍打渔鼓。音调铿锵,随剧情变化掌握节奏。唱腔大多简捷,尾腔沉郁。渔鼓曲目主要有《回龙传》、《岳飞传》等,建国后增加了《烈火金刚》、《雷锋》等一些新曲目。
扬琴 扬琴戏产生于清代中叶,最早系民间小曲合成,逐步发展为由扬(洋)琴(亦称蝴蝶琴)、坠琴、京胡、筝、三弦、挎板等乐器伴奏的曲艺形式,1933年始称“山东琴书”。演唱者又是伴奏者,曲调有“凤阳歌”、“垛子板”等上百支。境内曲艺艺人刘永杰等演唱剧目主要有《杨家将》、《金鞭记》等。60年代初期,县曲艺队曾培训数名扬琴女演员,上演曲目有《江姐》、《铁道游击队》等。
山东快书 当地俗称“武老二”(因最初以说武松故事为主,故名)。主要伴奏乐器是两片半月形铜板。民国年间,庙会、集市常有艺人演说“武老二”。建国后,除表演《武松装媳妇》、《武松打店》、《武松赶会》等传统节目外,还表演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机智活捉侵略军的《一车高粱米》等新节目。山东快书为群众所喜爱。1976年3月,刘福铸创作演出的山东快书《震动耙》等节目,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李振修创作演出的《巧挖老鼠洞》参加济宁市曲艺调演并获奖。
评书 又称评词、说书。清代在境内流行,表演者以说话形式讲古论今,描叙故事,道具通常一桌一椅一醒木(或折扇、竹板)。境内评书艺人演说的传统书目有《三侠剑》、《大八义》、《七侠五义》等,现代书目有《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演说艺人惯常即兴创作。莆振田表演说唱的《铁道游击队外传》颇受听众喜爱。

演出活动
戏剧演出 清末民国时期以演出传统古装剧目为主。除在戏楼、戏院正常邀班演出外,逢传统节日、庙会、山会、堂会以及祭庆典活动,均有戏剧演出。多演出山东梆子、豫剧、吕剧、柳琴、四平调等剧种。1935年,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驻县城内)师生为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政策,创作排演了话剧《四大陷阱》、《流浪记》,为境内首次现代戏创作、演出活动。建国初,县城3家剧院接待县剧团和外地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952年接团56个,演出400余场,观众约15万余人次。剧目颇多,除传统戏外,还上演了一批新编历史戏、现代戏。1953年配合贯彻《婚姻法》,各剧团排演《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剧目。随后,一批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新戏成为剧团上演的主要剧目。50~60年代中期,村剧团多采取集资、记工分、凑份子的形式演出,很少进行营业(售票)演出。多数剧团在农闲或春节期间上演传统或现代剧目。《三世仇》、《杨立贝》、《三砸铁锁链》等新戏走上舞台。1964年10月,禁演传统古装剧目。“文化大革命”初期,编演形势需要的小节目,移植演出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1978年后,县剧团上演了《新嫂赶车》、《求亲》、《请书记》、《田园佳话》及新编历史剧《凤雏过江》等剧目,在济宁地区戏剧会演中获奖。1984年后,由于各种文艺演出形式的发展和电视机、录音机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加之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戏剧演出活动已无昔日盛况。1989年,县剧团立足于农村,采取与乡镇签订演出合同的方式,为农民送戏上门,全年巡回演出120场次。
曲艺演出 据记载,北宋时,境内民间艺人张山人首创“说浑话”艺术,曾前往汴京演唱,“以诙谐独步京师”,其说唱活动影响久远。明末清初,归隐兖州的贾凫西自编鼓词,常在集会书场演出,其中,《太师挚适齐》被孔尚任引用到他的代表作《桃花扇》中。民国年间,渔鼓、柳琴、山东快书、大鼓书、扬琴等艺人逢庙会、集市演唱,农闲时到村庄演出。曲艺艺人流落到江湖以卖艺为生,一般三、五人为一班,亦有单独说唱的。建国后,流浪曲艺艺人返回故土,1956年春,经县人委批准,县文化科组织艺人成立了县曲艺队,队员12人。同年秋,在中山东路(老东门外)建起曲艺厅,每天演出2场,全盛时演出4场,观众千余人。主要演出剧目有评书《岳飞传》、《呼延庆打擂》,落子《白蛇传》,山东快书《武松》等。1958年,成立滋阳县曲艺协会,演出节目逐渐增多,其中新曲目占1/3。
1964年后,《铁道游击队》、《江姐》、《雷锋》等成为主要演出节目。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劫难来临,许多节目被视为“封、资、修”毒草,曲艺组织解散,演唱活动停止。偶有演出,也只是宣传政治运动的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的“三句半”、“数来宝”等。1981年4月,对曲艺人员进行重新登记,并颁发演出证,由文化部门统一管理,艺人分散活动。1986年后,由于文学艺术繁荣,形式多样,载体增加,文化生活丰富,传统民间曲艺形式受到限制,大部分老曲艺人员改行,不再从事单独演唱活动。曲艺演出多在喜庆日、传统节日和文艺调、会演时进行。

演出场所
明、清代,境内有府城隍庙戏楼、关公庙戏楼、天仙庙戏楼、嵫山戏楼、天齐庙戏楼和城隍庙戏楼、苍郎庙戏楼等8处。多为砖木结构,前为舞台,后为化妆室。除西天齐庙戏楼和嵫山戏楼于1958年拆除外,其他6处均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陆续废置。1921年,由李天顺、尹庆木合资,在九仙桥东北侧兴建天庆戏院,为木架苇席结构,可容纳400余人,1940年后倒闭。1939年秋,牛协敬创建同庆戏院(日伪时称新民戏院)。戏院位于苇园路南侧,木石苇席结构,内设有包厢,池座为条凳,可容纳观众500余人。建成时,特邀济宁京戏(剧)名演员肖燕芹首场演出《馒头庵》。在西御桥北东侧紧邻府河处,马金銮于1949年将泗海春澡堂改建成泗海春戏院,设备较简陋,池内有长条木凳,容纳观众200余人,山东梆子艺人赵仰勤常在这里演出。1953年,因同庆戏院地处偏僻而拆除,易地改建为新声戏院(大众剧院)。1954年夏,泗海春戏院倒闭。1956年建成老东门曲艺厅,容纳观众300余人,1958年增建人民剧场(亦称东关剧场),有排椅及长凳900余席(位)。随着影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机的普及,录像放映点的增多和歌舞等艺术的繁荣,戏剧、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相对冷落,表演场所亦越来越少,老东门外曲艺厅、人民剧场先后被拆除。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新驿、颜店、谷村、堡子(道沟)、黄屯等乡镇虽建有容纳千人左右的影剧院,但是,除进行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和举行会议外,每年只接纳1~2次戏剧演出。1983年,城内只有大众剧院一家戏剧演出场所,接待剧团演出日渐减少,1984年后,逐步改为接待歌舞剧团演出和放映电视录像。1994年,大众剧院接待剧团2个,演出12场。
附 大众剧院 原名新声戏院,位于中山东路,建于1953年春,系同庆戏院拆迁后移址重建。初期建筑简陋,露天池座,容纳观众200余人。首场演出特邀“大白鹅”戏班演唱《呼延庆打擂》一剧。随后进入正常性营业演出。1956年,公私合营后,将露天观众厅改建为木棚,设公方、私方经理各1人,工人若干。日均演出1~2场,票价2~5角不等。1959年,戏院改为国营,设经理1人(兼任人民剧场经理)。1963年改建,扩大规模,增设门厅及楼座,观众厅容纳900余人,定名为大众剧院,设经理1人,副经理2人,工作人员10余人。1966~1976年,剧院不能从事正常性业务演出,仅接纳少数剧团或作会场。1977~1979年,恢复传统戏剧目,演出场次增加,多时每日达4~5场,上座率达80%。1979年9月,政府拨款64万元,重建大众剧院。建有前门厅(三层楼)、观众厅、舞台及后楼(二层)化妆室、演员宿舍等,总建筑面积2509平方米,观众厅设座椅1178个。1982年1月建成营业。1984年后,鉴于戏剧表演团体巡回演出减少,戏剧演出不景气等客观因素,剧院购置了闭路电视、投影机设备,从事录像放映业务,1995年,大众剧院有干部职工25人。大众(新声)剧院自1953年建成以来,接纳了众多的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员,马金凤、尚小云、闫立品、郎咸芬、刘兰芳等知名演员曾先后到这里演出。

演出团体
清光绪年间,豆腐店艺人孟继田创立砰砰鼓班,教徒授艺。民国时期,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建有剧团,演出多为时装歌(舞)剧、话剧。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剧团随校南迁。乡村有戏班10余个,其中李宫、柳庙、寺上、苗营、前樊、魏庙、西北店等村的山东梆子戏班和柳沟、小孟、西曹等村的柳子戏班较好。1951年10月,成立滋阳县和平剧社(后称兖州县豫剧团),为县级专业戏剧表演团体。全盛时期演职员达130余人,上演了数百个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1956年成立县曲艺队,有队员12人。1950~1966年,乡村业余剧团蓬勃发展,500人以上的村庄大多建有业余剧团,全县有业余剧团百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曲艺队解散,乡村业余剧团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文艺宣传队,上演样板戏和其他小节目。1984年后,县内只有齐村、西曹等村业余剧团于农闲时进行戏剧演出活动。1990~1995年,除市豫剧团在境内巡回演出外,间或有外地小型剧团在集会上演出。
砰砰鼓班 清光绪年间,豆腐店村人孟继田创立砰砰鼓班,初期,有演艺人员8人,后渐发展到数十人,分为3个班。鼓班集民间舞蹈、器乐演奏、戏剧演唱为一体,演出充满封建迷信色彩,主要为民间请神、还愿、祭典、婚丧、过生日时表演,群众称为“打砰砰”。主要乐器有砰砰鼓、锣、镲、二胡等,演唱沿用花鼓戏曲调。鼓班人员一般7~8人,多则15人,最初进行小型演唱,后逐步发展,演唱剧目主要有《唐王东征》、《三宫娘娘许愿》、《九春上马》等。建国后,请神还愿等封建迷信活动被扫除,砰砰鼓班解体。
柳沟村柳子戏班 成立于1925年秋,由王印田等人发起筹建。初期有演员10余人,渐发展到30余人,从演唱折子戏逐步演唱多场次传统剧目,主要演员有王印田(生)、周长来(净)、申井福(旦)、周传宝等,演出剧目有《火焰山》、《打登州》、《樊梨花征西》等,戏班活动在境内南部及毗邻的外县乡村。1966年,戏班青年演员曾改唱豫剧。该戏班于1984年后停演。
前樊庄村梆子戏班1947年由村会长王修德、艺人王庆宣(称“老戏包”)等人创建。初期有演员15人,王庆宣任司鼓兼导演。上演《桃花扇》等剧目,服装道具简陋,活动于附近乡村。1955年,退伍军人许邦启捐资增添乐器服装,充实人员,戏班更名为剧团,并排演《白毛女》等现代剧,同时外出售票演出。“文化大革命”后期停演,1978年恢复演出,1984年后剧团解体。
柳庙村梆子戏班 1949年秋,流浪艺人柳平江(艺名“柳猴子”)回村创建梆子戏班,并由村人集资置办戏装乐器,演出《小苍山》、《雷震海征北》等剧目。主要演员有柳平江(武生)、周伯富(生)、周存典(净)等人,1956年演员有40余人。戏班于农闲时出外演唱。1958年解散。
北坡剧团 1950年,魏同云等10余人拜菏泽艺人王云为师,学唱山东梆子并建剧团。50年代中期,获得村民支持,利用村中庙地收入置办戏装乐器,演员队伍发展至52人,农闲时巡回演出于当地及宁阳、汶上、济宁等毗邻县乡村。主要演员有王明宪(旦)、王明杰(生)、王明春(净)等。演出剧目主要有《反徐州》、《五女征西》等。1963年,排演《白马关》一剧参加县文艺会演获奖,同年,该剧团解体。
孙氏店剧团 建于1951年秋,有演员15人。初期演唱山东梆子折子戏、清唱,因服(戏)装较少,仅在本村演唱。1955年,村民集资增置乐器服装,剧团人员达52人,主要演员有邱明义(生)、邱银川(生)、邱元西(净)、杨兴云(旦)等,并聘请外地艺人执教,演出《对花枪》、《白马关》等剧目,农闲时外出演唱,1961年曾到安徽宿县等地演出数月。1966年“文化大革命”剧团解体,戏装被付之一炬。
齐村剧团 建于1952年,由出身梨园世家的田凤云(女)、齐传玉等人创办。演出剧种为山东梆子,演员达42人,首演《铡美案》,后相继演出《胭粉记》、《辕门斩子》等传统戏及《红嫂》、《红灯记》等现代戏。活动于境内西南部及济宁、汶上、嘉祥、巨野等地。主要演员有田凤云(旦)、齐继高(生)、齐传娥(旦)等人。1984年后停演。
西北店剧团 1949年春,卞昭绪等人组建梆子戏班,建国后易名为剧团,聘请外地艺人执教,演出《骂殿》、《阴阳伞》等传统剧目,主要演员有刘衍太、刘振洪(金乡人,饰红脸)、卞宪富(生)等,1951年,排演《双金榜》一剧参加县文艺会演。60年代后,聘请县豫剧团演员执教,排演《三世仇》、《烽火桥头》等现代剧目,由演唱山东梆子转变为演唱豫剧。女青年卞延敏、卞凤英是演现代戏的主要演员。1980年剧团停演。
高吴桥吕剧团 1963年成立,村共青团支部组织青年开展义务劳动集资置办服装道具。主要上演现代戏、新编历史戏。演员30余人,主要青年演员有张桂芳、张翠萍、郭桂芬等。首演《新媳妇》参加县文艺会演获特等奖,随后演出了《刘四姐》、《审椅子》等现代戏和《小姑贤》、《胭脂》等。演出采用业余义务巡演的方式,活动于西北部乡村。1980年停演。
兖州市豫剧团 1950年5月由民间山东梆子艺人袁福全、窦玉谦两戏班碰班组成,拥有戏箱的刘庆和任领班。后“爆班”。1951年10月以剩下老幼艺人为基础邀请田翠花、赵金芳两家和本地部分演员、乐手组成滋阳县和平剧社,隶属县文教科。1953年6月剧社从河南郑州聘请孔艳秋、孔艳琴、孔艳霞,演出豫剧《秋江》、《花木兰》、《桃花庵》等。1956年7月县文化科、劳动科对剧社进行整顿,改剧社为滋阳县和平剧团,县政府正式委派干部任剧团指导员。剧团主要演唱山东梆子传统剧目,由于不断邀请豫剧名角搭班演出,豫剧渐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出剧种。1957年7月以肖丽卿为主,在济宁逢春戏院首演《茶瓶计》轰动任城,演出《红娘》、《花木兰》很受欢迎。1962年,演职员达130余人,当年剧团进行整编,留编65人,其余人员都作了适当安排。“文化大革命”中,剧团受到严重冲击,烧毁了价值十几万元的戏箱,优秀传统剧目被迫停演,歌颂“文化大革命”的小型节目搬上舞台。其间还移植排演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样板戏。1975年再次对剧团进行整编,并招收新学员,戏剧开始复兴,很快上演了《小刀会》、《红灯照》等剧目。为上演传统历史剧,新置办戏箱、道具,恢复上演了《十五贯》、《穆桂英挂帅》等传统戏。1979年县豫剧团成立戏训班,1984年有演职员45人。1988年杨桂苓演出的豫剧《抬花轿》选场在省“八大名丑”会演中,获“优秀丑角演员”奖,省电视台播映。1990年剧团有演职员45人。剧团坚持“服务基层,为广大农民送戏”的指导思想,在农村巡回演出120场次,观众15万人次,收入3万元,赶排了新创作剧目《娶妻认妻》、《三子争父》。1994年,市豫剧团与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举办了“计划生育宣传巡演活动”,全年演出戏剧225场次,配合了计划生育、尊老、敬老等工作的开展。1995年,市豫剧团赶排大型现代豫剧《孔繁森》,在全市巡回演出,同时,被邀请到外县、市、区演出,受到好评。

表25-2 业余剧团一览表
┌──────┬──┬───────┬──────┬─────────────┐
│名称 │剧种│成立及停演时间│主要演员 │主要演出剧目 │
├──────┼──┼───────┼──────┼─────────────┤
│李宫戏班 │梆子│1920~1970 │吴义海陈广现│《辕门斩子》 │
├──────┼──┼───────┼──────┼─────────────┤
│柳沟村戏班 │梆子│1925~1985 │王印田周传宝│《樊梨花征西》 │
├──────┼──┼───────┼──────┼─────────────┤
│柳庙戏班 │梆子│1930~1958 │柳平江周存典│《借靴》 │
├──────┼──┼───────┼──────┼─────────────┤
│寺上戏班 │梆子│1936~1966 │吕玉河王秀芝│《雷振海征北》 │
├──────┼──┼───────┼──────┼─────────────┤
│苗营戏班 │梆子│1945~1955 │苗儒志江玉珍│《铡美案》 │
├──────┼──┼───────┼──────┼─────────────┤
│前樊庄村戏班│梆子│1946~ │刘丛深王庆宣│《桃花扇》《白毛女》 │
├──────┼──┼───────┼──────┼─────────────┤
│魏庙戏班 │梆子│1947~1974 │ │《杨宗宝下地穴》《红嫂》 │
├──────┼──┼───────┼──────┼─────────────┤
│仁美剧团 │梆子│1949~1957 │王宪彬王长贵│《打保府》 │
├──────┼──┼───────┼──────┼─────────────┤
│西北店剧团 │梆子│1949~1980 │卞昭绪卞宪富│《双金榜》《骂殿》《红嫂》│
├──────┼──┼───────┼──────┼─────────────┤
│任桥剧团 │梆子│1950~1964 │任绪雨 │《辕门斩子》 │
├──────┼──┼───────┼──────┼─────────────┤
│翟村剧团 │梆子│1950~1964 │李长文李振书│《对花枪》 │
├──────┼──┼───────┼──────┼─────────────┤
│孔屯剧团 │梆子│1950~1964 │孔令臣 │《铡美案》 │
├──────┼──┼───────┼──────┼─────────────┤
│北坡剧团 │梆子│1950~1963 │魏同云王明现│《反徐州》《五女征西》 │
├──────┼──┼───────┼──────┼─────────────┤
│北王屯剧团 │梆子│1951~1964 │曹修德 │《二进宫》 │
├──────┼──┼───────┼──────┼─────────────┤
│西曹村剧团 │梆子│1951~1984 │ │《五女兴唐》《反西唐》 │
└──────┴──┴───────┴──────┴─────────────┘

(续表)
┌───────┬──┬───────┬──────┬──────────┐
│名称 │剧种│成立及停演时间│主要演员 │主要演出剧目 │
├───────┼──┼───────┼──────┼──────────┤
│孙氏店剧团 │梆子│1951~1966 │邱银川杨兴云│《白马关》《红嫂》 │
├───────┼──┼───────┼──────┼──────────┤
│齐村剧团 │梆子│1952~1984 │田凤云齐继高│《斩黄袍》《对花枪》│
├───────┼──┼───────┼──────┼──────────┤
│第四区剧团 │梆子│1952~1958 │谢玉身元树星│《南阳关》《断桥》 │
├───────┼──┼───────┼──────┼──────────┤
│胜利镇青年剧团│梆子│1952~1955 │汤学惠刘爱玲│《刘胡兰》《穷人恨》│
├───────┼──┼───────┼──────┼──────────┤
│南彭剧团 │梆子│1952~1982 │刘培胜 │《铡美案》《红灯记》│
├───────┼──┼───────┼──────┼──────────┤
│裴院剧团 │梆子│1953~1970 │张桂生齐成云│《反云南》《黄鹤楼》│
├───────┼──┼───────┼──────┼──────────┤
│甄家桥剧团 │梆子│1954~1973 │代孝纯张衍纯│《破洪州》《桃花庵》│
├───────┼──┼───────┼──────┼──────────┤
│黄金屯剧团 │梆子│1954~1973 │张衍栋程彩平│《铡美案》 │
├───────┼──┼───────┼──────┼──────────┤
│王因剧团 │梆子│1961~1970 │张洪铎边桂环│《杀庙》《沙家浜》 │
├───────┼──┼───────┼──────┼──────────┤
│高吴桥剧团 │吕剧│1963~1980 │张桂芳张翠平│《小姑贤》《新媳妇》│
├───────┼──┼───────┼──────┼──────────┤
│前官庄剧团 │豫剧│1962~1966 │董正仪董本生│《丰收之后》《红嫂》│
├───────┼──┼───────┼──────┼──────────┤
│鲍家林剧团 │梆子│1963~1968 │鲍志业鲍启元│《夺印》《白毛女》 │
├───────┼──┼───────┼──────┼──────────┤
│旧关剧团 │梆子│1950~1966 │孔祥真朱本祥│《不忘阶级苦》(自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