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音乐 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622&run=13

音乐 歌曲演唱源远流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学生曾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打回老家去》、《松花江上》等。1935年12月,四乡师师生为声援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组织了演唱队,走向街头宣传抗日。县孤贫学校师生也教唱以爱国爱校为主要内容的《校歌》。1939年,日本侵略军推行奴化教育,在学校教唱有关“大东亚共荣圈”内容的歌曲,遭到爱国师生的抵制。1948年7月,兖州人民庆祝翻身解放,自编自唱《打兖州》、《妇女翻身歌》、《阶级对比歌》等。演唱多采用《打牙牌》、《哭五更》等曲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时期,均创作和演唱了一些歌颂党、毛泽东主席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歌曲。1963年春,郭铮代表济宁地区参加山东省民间歌手会演,演唱的《绣花针》、《送八路》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录用。1964年,郭铮创作演唱的歌曲《多亏领袖毛泽东》,参加了全省文艺会演,并录制成唱片。“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人学唱毛主席语录歌、《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一些歌颂“文化大革命”的歌曲亦到处传唱。1978年后,港台歌曲传入,青年学唱之风兴起。1988年1月,兖州举办“首次青年歌舞大奖赛”,历时15天,参赛青年200余名。音乐创作亦很活跃,据统计,1956~1990年,全县参加市级以上文艺会演获奖歌曲130余首。1990年4月,蒋本儒创作并演奏的二胡独奏曲《海峡两岸情》获“黄河流域六省市音乐节目交流会”优秀创作奖。1993年10月,由张丰瑞作词、关晓燕、蒋本儒分别作曲的《眷恋的山峦》、《老哥吃了后悔药》两首歌曲在济宁市“保险之花”作品竞赛及会演中获得二等奖,前首歌曲入选全国百首优秀行业歌曲,灌制了录音磁带,由中国音像公司出版,全国发行。
境内历代有民歌民曲流传。民间音乐主要有吹打乐、管弦乐。歌谣随意吟出,曲调自由,多采用《打牙牌》等曲子,乡土气息浓郁。县乐班艺人演奏古典曲目有《集贤宾》、《朝天子》、《五字开门》、《小寡妇上坟》等。1962年,县文化馆挖掘整理部分民歌,“文化大革命”中散失。1984年,挖掘整理民歌21首,谱曲油印成册。民间鼓乐班1985年境内有8支,每支4~12人不等,多演奏民间传统乐曲,也演奏现代新曲目。民间鼓乐班有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和笙、箫、笛、唢呐、板胡、二胡、月琴、琵琶等管弦乐器,其中,唢呐和笙为主要乐器。
舞蹈 建国初期,城乡群众逢喜庆节日有跳秧歌舞、腰鼓舞和舞龙灯、玩狮子舞的习俗。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交谊舞开始在工厂、学校和机关单位中流行。“文化大革命”中,小歌舞、表演唱,各单位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多上演这类节目。1974年,舞剧《园林新苗》参加地区会演获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舞蹈有较大发展。80年代,迪斯科、柔姿舞、霹雳舞等现代舞也流行起来。1989年10月,举办县“十佳舞蹈选拔赛”,参赛选手240余名。同年,现代舞蹈《青春的旋律》、《力与美》参加了济宁市文艺会演,分获二、三等奖。1991年,县农业银行从济阳县引入鼓子秧歌,组成100人大型舞蹈队,在春节期间走上街头巡演,引起轰动。1994年底,文化馆挖掘整理出民间传统舞蹈《花棍舞》,在表演形式上加以改革创新,因具有本地特色,故名“兖州花棍”,由山拖厂120余人表演此舞,舞姿新颖,阵容壮观。为培养人才,县文化馆对城内中小学生定期进行舞蹈培训,1986~1995年,共培训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