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思想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400&run=13

党员教育 自1932年山东省第四乡村师范学校党支部建立至解放战争时期,党员教育多在党组织内部秘密进行,主要学习马列主义,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救国救民的革命斗志。建国后,党员教育结合党的中心任务进行。1951年10月,成立县委党校,有计划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组织全县党员学习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举办以政治思想教育、生产政策教育、正确认识城乡关系教育、发动组织群众教育、建党整顿支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员轮训班。在农村,结合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实际,对党员进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互助合作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村党支部建立党课制度,配备了党课教员和党课辅导员。至1958年,全县各级党员培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5120余人次。
1961年,以党的基本知识和形势任务教育为主,重点学习农村整风整社有关文件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党委制的工作方法》以及《健全党委制》等理论著作。在学习方式上除坚持党课制度、举办培训班外,还实行了党日制度。1962年开展了以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党员教育活动。10处人民公社均设有业余党校。从3月中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全县共有5577名党员参加省、地、县、公社四级培训班学习。1963~1964年,党员教育以阶级、矛盾、形势、党的政策、党的优良传统、怎样做一个好党员以及两个“十条”为主,以三会(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生活会)一课(党课)为主要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三会一课”制度被破坏,党员教育流于形式。
1976年,恢复“三会一课”制度,加强了党员教育工作。1978~1981年,以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对党员进行广泛的政治思想教育,共办学习班150期,培训党员37500人次。1982年后,在抓好经常性教育的同时,党员教育工作主要采取了冬训的方式。1982~1983年,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二大精神为重点,两年共培训党员14261人次。1987年,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党的十三大精神为主,利用党校培训党员骨干2350人,组织710人政治报告员宣讲5600余场次,受教育的党员群众42万人次。全县13处乡(镇)党校共开办各类学习班105期,培训党员骨干11846人。1988~1990年,党员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为重点。1989年,全县举办学习班96期,培训党员干部骨干4989人,700余名政治报告员到基层组织宣讲1800余场次,收到较好效果。1990年,制定全县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利用县委党校、基层党委党校进行党性教育,全年共举办党员培训班298次,以会代训570次,业务讲座91次,受训人数63793人次。在县电视台播放《浊流》、《峡口触礁》等4部以党风党纪教育为内容的录像片,收看党员人数达32000人次。
1991~1995年,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强化党性教育、宗旨教育、特色理论教育、市场经济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建功立业教育。农村党员还广泛开展了“学科技用科技”的教育活动。1995年9月,采取半封闭办班方法,在杨庄煤矿举办了市委中心组和乡镇党委书记读书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市直局级以上干部学习班,培训干部500多名。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全市开展了插挂国旗活动,发放国旗近800面。在向先模人物学习活动中,发放《时代楷模》、《高山雪魂》等书3000余册,组织收看孔繁森事迹录像近100场次。通过学习教育,使全市党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党性观念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整党整风 1952年2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精神和省、地委指示,在全县开展整党建党工作。50个党支部、1844名党员参加。其中机关、企事业支部22个,党员804名;农村支部28个,党员1040名。1954年12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省委指示,对经过整党的党员进行“党员八条标准”的补课教育。经过补课教育和组织整顿,基本上达到了纯洁组织、转变作风的目的,推动了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开展。通过整党,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1957年12月~1958年6月,根据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和地委的布置,全县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和“三整”(整党、整团、整社)运动。全县146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144处开展“社教”和“三整”运动。县直机关分3批进行,120个单位6609人参加。1959年10月~1961年,全县开展以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决议为中心内容的两条道路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整风运动,进一步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经过“社教”整风,共清理出党237人,其中开除党籍112人,(混入党内的坏分子43人、严重违法乱纪分子30人、腐化堕落分子8人、有严重资产阶级思想和行为而又屡教不改分子30人、其他1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102人,退党(劝退和自动退党)23人。其他处分261人,其中留党察看108人、撤销党内职务13人、严重警告86人、警告54人。全县原有落后党支部72个,经过教育,有6个支部转变为一类支部,26个支部转变为二类支部。新建党支部18个,接受新党员1100人。在党员发展中,由于受“左”的错误干扰,没有很好地执行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将个别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
1969年12月~1972年3月,根据中共“九大”精神,全县分期分批进行“整党建党”工作,593个支部,整顿591个;14个社(镇)经过整顿建立了新党委;8641名党员参加整党,恢复组织生活的8228人,占95%;发展新党员1063人;组织处理党员179人。但因组织领导和思想观念的偏差,突击“纳新”了部分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也处理了一批不应处分的党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整党中的冤假错案予以纠正。
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整党决定和省、市委统一布置,县委决定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整顿。整党自上而下,分3批进行。第一批有党、政、群、县直机关单位和兖州镇机关、农机修造厂两个试点单位共71个单位,其中:8个党组、14个党委、7个党总支、86个党支部计1359名党员(含81名预备党员)参加整党学习,1986年1月结束。第二批有13个区(镇)党委和县属企事业及文教卫生系统、区(镇)直属单位计49个党委、36个党总支、249个党支部,共3696名党员(含160名预备党员)。从1986年1月5日开始,至1986年6月下旬结束。第三批有499个村级党支部,计10055名党员(含60名预备党员),从1986年10月20日开始,至1987年1月20日结束。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规定的5条标准和兖州县委提出的3个重点进行整党。整党期间,群众反映有问题的党员共209人,经调查核实,犯错误党员168名,其中,处理114人。处理人员中开除党籍13人,留党察看18人,党内严重警告23人,警告46人,劝退1人,除名13人,另外免予处分5人。全县参加整党15110名党员(含593名预备党员),按照规定予以登记的14295人,不予登记的16人,缓期登记的80人,暂缓登记的12人。
这次整党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内容,增强了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解决了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联系实际,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按照干部队伍“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充实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对犯错误的党员进行了处理;加强了党的建设,促进了改革和经济发展。但是,这次整党对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不正之风解决得不好,已经收敛和解决的巩固不够,甚至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