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酿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147&run=13

酿酒 境内酿酒业历史悠久,1863年(清同治二年),有广泉号酒作坊,从事白酒酿造。1934年(民国23年),有酒作坊5家,皆为独资经营,从业者62人,资本总额1200元,产品除高粱酒外还采用玫瑰花作配料,酿造玫瑰露酒,年产值22500元。解放前夕,城内有广泉盛、邓家尧2处较大的私人酒坊,从业者42名。另有乡村酿酒小作坊30多个。
解放后,政府出资赎买了城内私营酒坊,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第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滋阳县酒厂。1949年,厂址从大井街(今东桥小学东邻)迁至省立滋阳县简易乡村师范校址(今西火巷街东侧),有职工70人,酿酒基本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设备有木榨、铁锅、石磨、甑缸等,采用肩抬、锨扬、眼看、手摸、鼻子闻等简陋操作方式,酿酒用水,需从厂外提取,日投料1600斤,产酒400斤。
1950年秋,滋阳县酒厂改为尼山酿酒总厂滋阳分厂,1952年,复改称滋阳县酒厂,酿酒生产开始用电。1953年,新建曲房、增加设备,酿酒生产改麦曲为麸曲加酵母,原料全部改用地瓜干。1957年,产酒1010吨,为建国初期的4倍,出酒率由1952年的40%提高到55%,年实现产值178万元,为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2%,实现利润28.8万元,是全县其他工业企业利润总和的16.9倍。酒厂成为滋阳县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
1958年后,贯彻“以钢为纲”的方针,加上农业歉收原料短缺,酿酒生产形势急转直下,1959年,白酒产量降至496吨,仅为建国初期年均产量的80.7%,新驿等地1958年建成的小酒厂,被迫下马。
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职工人数由150人精简到117人。为克服原料不足的困难,采取以酒换料的措施,生产中推行“烟台操作法”,在“稳、准、细、净”上加强管理,年产量达902吨,利税额111万元。1964年,兖州县酒厂在济宁地区首先应用机械通风制曲,1966年,工业锅炉取代蒸酒烧大锅,初步改善了酿造条件。1971年,酒精生产线投入运行,原料破碎改用45型粉碎机,并实现了改固态发酵为液态发酵的技术突破。1972年,引进白酒固态串香新工艺,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都有所提高。1975年,恢复了间断23年的粮食酒生产,白酒产量达2307吨,实现利税162.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86万元,职工人数增至170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兖州酿酒业有了大幅度的发展。1978年,兖州县酒厂引进UV-11糖化新型菌种,建起二氧化碳生产线,使酿酒液态发酵的挥发汽变废为宝,仅此一项年增产值10万元,白酒年产量达3602吨,实现产值442万元,利税178.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126万元。泗庄、红星、谷村3个公社,1980年各有小型酒厂1处,年酿酒总量为160吨,占同行业总产量的4%,固定资产总值占行业的9%。1981年,泗庄、红星2家酒厂停产。1983年后,县酿酒业进行全面整顿,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985年,县酒厂年产300吨的粮食酒生产线投产,“兴隆塔牌”特曲和青莲美酒分别获得省轻工业厅优良产品称号。1986年起,为适应市场需求,酿酒业进行了高度酒向低度酒转移的全方位调整,采取水质处理、快速澄清、吸咐过滤等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工艺流程日臻完善。1987年,县酒厂59°“兴隆塔牌”特曲获省优质产品称号,34°灵芝酒、34°抗衰老酒获省优良产品称号。同年,该厂投资840万元,购地近百亩,在王因路口西,兖-济(宁)公路南侧,建年产1200吨的粮食酒分厂,1988年10月竣工投产。是年,大安镇投资600万元,筹建兖州县二酒厂,设计年产酒精5000吨。1989年产酒390吨,产值444万元,利润40万元,时有职工240人。
1993年,市酿酒厂投资2500万元的优质粮食酒车间投入生产,形成年产3000吨优质粮食酒的生产能力,翌年推出的39°“兴隆塔牌”特曲、44°鲁南村白酒、54°孔殿老酒荣获第三十届布鲁塞尔世界金奖。1995年,全市有酿酒企业4家,年产酒7561吨,总产值5301.3万元。
酱菜加工 清代,城内有酱园8家,其中紫阳老店最早,创办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各家酱园只酿制酱油,自产自销,年产2千担。源盛号始设于1913年(民国2年)。1934年(民国23年),城内酱菜园有德源号、德兴号、紫阳老店、珍芳号、天育号、瑞兴号、鲁芳号、鸿顺号和源盛号9家。农村酱菜作坊较少,农户食用咸菜,多由自己淹制,自淹自用习俗至今尚存。
1948年,城内较大酱园有瑞兴、珍芳、复顺、和兴、天庆6家,次之有德聚、天福、鲁芳、庆祥4家。另有个体小户宋有顺、陈庆荣、朱庄增等10余家,经营方式仍为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此间,除酿造酱油,还增加了食醋、面酱及酱菜。生产均为手工操作,酱油酿制采用传统闷缸法、稀醪法发酵,面酱加工则采用卷子日晒发酵法,生产周期长,卫生条件差。
1950年,境内第一家集体酱菜企业--滋阳县民主镇供销社酱园开业,时有职工4人,地址文昌阁(今古楼街路南)。酱园占地7亩,车间为庙宇敞房,大缸、石磨、铁锅为其主要生产设备,固定资产总值8000元。酱菜酿造工艺承袭传统之法,面粉加工、取水、蒸料、装运料渣等,全系人工操作。年产酱油5万公斤,食醋3万公斤,面酱1万公斤,酱菜总产量不过百吨,产值约3万元。1953年,10余家私营酱园组成裕民联营社,有社员20人,股金2000元。1954年,民主镇供销社酱园改为滋阳县供销社酱园,为全民所有制非独立核算企业。1956年,14家私营酱园合并为公私合营酱园,时有职工45人,全部资金2.67万元。1957年,县供销社酱园改为县酿造厂。1958年底,公私合营酱园并入酿造厂,酱菜年总产已达500吨,产值15万元,利税1.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万元。
1959~1967年,酿造厂与糕点厂曾两度合分,酿造厂曾改称兖州县副食品加工厂、酱菜厂。此间,酱油生产已采用无盐发酵法,生产周期缩短,产量明显提高,1965年酱菜总产达800吨,实现产值24.8万元,利税4.6万元。1972年,酱菜厂划归县蔬菜公司统一核算。1975年,改为兖州县酱菜加工厂,实行独立核算,隶属县商业局。1978年起,酱菜加工厂进行了设备改造,至1981年,完成了蒸球、行车、储存、沉淀、保温等一系列的改造工程,成为济宁地区酱油生产设备最先进的县办企业。是年,全县有独立核算酱菜加工企业2家,县酱菜加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新驿酱菜厂为乡镇企业,酱菜总产量为2760吨,实现总产值67万元,国营厂占94%,利税额1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5.3万元,职工总数124人。
1987年,县酿造厂由内部经济责任制向承包责任制过渡,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为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是年,投资60万元建成1200平方米酱油酿造楼1座,形成蒸料--制曲--发酵--原池浸淋一条龙生产流水线。该厂所产玉米醋在省调味品评比中,被评为一类产品。前海乡投资15万元,建小型调味品厂,以生产辣椒酱为主,兼产其他酱菜。
1991年,县酿造厂投资60万元建成食醋酿造楼,年产能力增加300吨。1994年前海调味品厂与美国达成贸易公司联营,改称兖州市金海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辣椒酱、辣椒油等辣椒产品。1995年,全市酱菜加工业企业2个,完成产值3975.8万元,实现利税445.6万元。产品分3个档次,50多个品种,其中有特级酱油、黄豆抽油、套油、特级食醋、甜面酱、芝麻辣油、辣椒酱、香辣豆腐、豆腐乳、合锦等多种酱菜。产品畅销于山东、安徽、河北、陕西、江苏、浙江、黑龙江、上海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