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特名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b&A=3&rec=105&run=13

皇城所烟 所烟产于城区皇城园一带,种植面积100余亩。所烟即晒烟,因产地为明代鲁王宫屠宰“所”,故名。
皇城所烟烟叶宽大肥厚,油性大,成熟晒后叶红褐色或枣红色,鲜叶摘下晾晒片刻即可燃吸,且灰白火亮,香味浓郁,清代曾列为贡品。清末,以所烟为原料生产的“桂花牌”、“蓉花牌”雪茄烟,配料考究,质地上乘,久负盛名。1934年,“蓉花牌”雪茄烟在北京铁道部第三届铁路沿线物产展览会上获金牌奖。
民国年间由于战事频繁和日军入侵,烟农种烟受到严重影响,种植面积小、产量低。建国后,恢复皇城所烟种植,但种植面积已不足百亩,且逐步减少。1959年,根据国务院恢复历史名牌产品的指示,办起地方国营雪茄烟厂,仍以所烟为原料。以后由于城市建设,所烟主要产区土地被占用,所烟停止种植。
漕河大蒜 漕河大蒜产于城北部漕河乡一带。主要有漕河杂交、漕河糙蒜、苍山蒲棵等品种。蒜薹长、粗、绿、脆、香,蒜头个大、瓣少、皮薄、肉鲜、味美。有调味食用、药用等多种用途,深受消费者喜爱。每逢大蒜收获季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河北、江西、湖北等地客户前来订货、收购,还远销欧共体、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为0.7万吨,直接创汇120多万美元。
漕河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根据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考证: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自突厥引进,宋元繁衍,明清初具规模。相传主要在甄家桥(今庙西、后楼、张村、河南、围子村)一带种植,解放初期,大蒜种植面积600余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漕河一带农民发扬植蒜传统,大蒜种植面积扩大,1989年面积突破1万亩。
1991年后,漕河乡政府与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联合开发脱毒大蒜,成立兖州普利大蒜脱毒公司,培育脱毒大蒜20余个品种,经国际联机检索和鉴定会认定,大蒜脱毒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新科技,促进大蒜生产发展。1995年,全乡种植面积达到6512亩,年产蒜薹2051吨,蒜头6838吨。
前海辣椒 前海辣椒产于前海乡及附近村庄,为省重要干辣椒生产基地。
辣椒又名秦椒,全县均有种植,以前海一带所产辣椒为最佳。前海辣椒属营养价值高的蔬菜型辣椒,主要品种为当地农家无限生长型品种--大羊角。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产量高,有个大、肉厚、油多、香浓、辣味适中等特点,为广大“食椒族”所喜爱。干辣椒销往滕州、鄄城、单县等10余个县市区。
前海辣椒有200余年种植历史。解放前,多为农户自种自吃,面积小,产量低。解放初有一定发展。1960年后,开始以集体种植为主,面积5000亩左右,亩产干辣椒100公斤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鼓励多样化种植和发展经济作物,辣椒面积迅速扩大。1983年植椒7500亩,1989年植椒1.7万亩,产辣椒2万吨。1995年植椒面积达2.2万亩,产鲜辣椒2.6万吨,年收入8000多万元。
为发挥辣椒生产优势,前海乡政府大力兴办辣椒加工业,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以中美合资金海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工生产的辣红素、辣椒油、辣椒粉、辣椒酱等20多种产品,年产量达1.2万吨,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王因西瓜 王因西瓜分布于泗河沿岸村庄,包括王因镇的业庄、河口、储庄、韩家堂、郭家营、史家营、长庆屯等10余个村和新兖镇的部分村庄。这一带土质多为黄沙土,水质甜,种植西瓜个大、皮薄、含糖高、多沙瓤,分红沙瓤、黄沙瓤两种,肉质细爽多汁。主要有“核桃皮”、“白糖灌”、“黑油皮”等品种。西瓜上市,曾销往济南、青岛、上海等城市,附近县市均有销售,颇受消费者喜爱。
王因西瓜种植讲究,管理精细,施肥多为饼肥。清代有零星种植。解放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60年代中期,西瓜种植面积800亩左右。1985年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种植方法,由单一种植改为套种,采用早种、地膜覆盖等技术,陆续引进“蜜宝”、“郑杂5号”、“郑杂9号”、“无籽西瓜”等新品种,西瓜产量提高。“中育6号”、“郑杂3号”、“苏蜜1号”1987年获山东省农产品优质证书。1995年西瓜面积5000亩,单产3000公斤,总产1.5万吨,年经济收入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