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9&rec=126&run=13

抓党建 提素质 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党工委书记 毛景水

中共曲阜市委农业工作委员会(简称农业党 工委),有工作人员9人,下属
5个党总支,26个 党支部,党员658人。
2006~2007年, 农业党工委坚持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学习贯 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 以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 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以提高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关键, 以加强机关党的 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
以创新完善机关党的工作 机制为根本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 域、
强化功能, 不断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
坚强的政治和 组织保证。
党工委及其所属党组织按照武装头脑、 指导 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认真
组织党员深入学习 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贯彻《党章》,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 及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 围绕开展“三创”主
题 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三创”精神,使创业、 创新、创优成为机关党员干
部的鲜明特征,使又好又快地发展成为机关的主旋律。注重加大宣传的覆盖面和
影响力,宣传机关党建工作,拓展宣传教育工作新阵地。在学习上做到真学、真
懂、 真用,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 领、基本经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按照机构设置和工作特点, 党工委合理设置 和调整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对
软弱涣散党组织的 整顿, 对7个党总支、支部成员进行调整充实, 把一批政治
素质好、 业务能力强、热心党务工作 的人员充实到党务工作队伍中来,增强党
组织的 活力。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把入口关,确保 发展党员质量,两年中,
共发展党员11名, 转正党 员20名。认真做好党组织、党员信息库的统计工 作,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 组织人员做好全系统 党员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共采集录
入党员信息658 人, 顺利通过组织部检查验收,受到组织部领导 好评。狠抓机
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机 关党务干部队伍素质。严格贯彻执行《中国
共产 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狠抓机关 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按照
“党性强,作风正,有 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熟 悉本部
门的业务工作情况, 得到群众信任,工作 能力强,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基本
要求,选好 配强机关党务干部。
严格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利用上党课、 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
创先争优等活动对广大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使全体党员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信念,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思想理论和科学
文 化素质,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解 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使广
大党员自觉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为
进一步抓好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 育长效机制, 党工委专门召开会议,印
发通知, 就学习贯彻四个长效机制文件进行专题布置,并 对直属各党总支、支
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保持共 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的情况进行检查。 各党
总支、 支部认真落实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学 习有记录。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
监督相结合,健 全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搞好党组织对党员、党 员对领导干部
和党员与党员之间的监督工作,把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置于党组织和群
众 的监督之下,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 员监督、党员考核、党员进
出制度,使之成为党 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 大对农口
系统党组织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每年年 初党工委分别与6个直属党总支、支部签
订年度党 建目标管理责任书。 把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作
为考核的重点,并在实施中 逐步完善,成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机关党建工 作
健康有序开展。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农口各级党组织按照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
构、慎重发展” 的方针,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加强对 发展党员总量
和结构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发 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制、票决制制度》,
发展的新党员和转正预备党员均实行公示制和票 决制。 逐步推行发展党员逐级
负责制,严肃党员 发展工作纪律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 工作。
党工委按照市委、 市政府要求,狠抓机关 作风建设工作。农口各部门按照
市委、市政府要 求,成立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 机构,落实工
作人员, 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机关 作风建设工作,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切
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反腐败三项任
务三个方面做工作。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 在中纪委
第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大力倡导胡 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身体
力行,做 出表率。党工委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 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
体系为重点,以《中国共产 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例》、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为主要 内容,积极开展党纪党规教育,全系
统党员领导 干部及职工没有发生违法乱纪的行为。党风廉政 建设工作取得较好
成效。
重视和加强对工会、 共青团、妇委会工作的 领导,带领群团组织紧紧围绕
市委中心任务开展 工作。经常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及时帮助他们 解决工作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支持他们依照各 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发
挥群团 组织在机关工作中的作用。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以抓稳定 促发展为主题,加强领导机制,
严格督导机制, 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推进“平安”创建工作的开 展。对检查发现
的物防、 技防、人防等薄弱环节 进行及时整改。组建群众工作机构,建设网络
平 台,建立群众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关心弱 势群体,确保社会稳定。积
极组织科级以上干部 和公务员参加“五五” 普法考试,参加考试人员61名,参
考率100%。 组织妇女开展活动,积极参加城乡妇女“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
并组织全系统妇女干部外 出参观学习,开展“落实基本国策,共建和谐社 会”
的理论研讨活动。 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提高干群认识,参加计生协会各项
宣传活动,加 强人口学校管理,提高计生知识培训学习,确保 计生工作稳步开
展。
认真抓好老干部工作。每年召开2~3次会议,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征求意见,
全面落实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老干部的理解和支持。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产业化进程
市农业局局长 毛景水

2007年, 农业局下设16个科室,其中行政科 室5个,正科级单位4个,副科
级单位5个,职工182人。2007年,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并入市委农村 工作办公室。
2006~2007年, 农业局全体干部职工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
业、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为主线,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 农民,认真
贯彻落实中央、 省、市关于“三农” 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新突破,开创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农业发展活力 显著提升。2006年,全市发放
粮食直补资金601 万元、综合直接补贴资金610万元。2007年,发放 粮食直补资
金838.6万元、综合直接补贴资金1827 万元。认真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
贴项 目, 两年分别实施补贴面积1.33万公顷、补贴资 金200万元,推广优质专
用小麦良种300万公斤。 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调动广大农民种粮 的积
极性, 确保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较好收 成。2006年,小麦生产克服种植基
础差、春季气 温较低、旱情较重,玉米生产克服前期风灾、后 期旱灾等不利因
素影响, 获得丰产丰收。 小麦平 均单产413公斤,总产1.84亿公斤。玉米单产
458 公斤, 总产1.89亿公斤。2007年,小麦克服苗期 旺长、中期冻害和后期倒
伏影响, 平均单产392 公斤,总产1.83亿公斤。玉米克服前期粗缩病严 重、后
期涝灾和光照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平均 单产447公斤,总产1.93亿公斤。
深入推进结构调整, 农业发展亮点明显增 加。采取政策引导、重点帮扶、
强化服务等方 式,大大提高农民认识程度和参与调整积极性。 全市蔬菜生产水
平进一步提升, 日光温室和冬暖 式大棚发展到133.4公顷,中小拱棚发展到400
公 顷;食用菌发展势头强劲,栽培面积达到20多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一倍多,
形成以姚村鑫禾食用菌有限公司、 吴村峪西、陵城小厂、小雪蒙玉 牧业为中心
的高标准生产基地; 牛蒡面积发展到400公顷,被济宁市批准为首批农产品质量
安全示 范区,成为本市“订单”农业样板;大蒜面积达 到2000公顷,已形成以
书院为中心向鲁城、 王庄 辐射局面;旱藕发展到33.33公顷,经济效益显 著,
发展势头良好; 草莓生产实现提档升级,新 建高标准大棚120个,投入200多万
元。 彩椒生产 有新进展, 蔬菜出口创汇实现零的突破。水产养 殖面积发展到
1600公顷, 自繁自育观赏鱼苗700万 尾,渔业总产值达到800万元,鱼藕混养实
现成功 示范。
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 农业发展后劲显著 增强。全市紧紧抓住国家重视
农业的机遇,进一 步加大争引和实施力度。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和农 业有害生物
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已全面完成, 农业综合大楼建设全面完工。测土配方施
肥项 目,投入资金200万元,亩均节本增效140元,平 抑市场化肥价格,发挥项
目投资效益。集电视、 电话、电脑于一体的“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 项目,
完成仪器设备安装、 调试等工作。农村劳 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培
训农民5006 人,转移就业4682人。投资40.6万元的科技入户 直通车项目,采取
赶大集、 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培训农民1.5万人。投资357.5万元的省农村户用
沼气项目,建成一批“一池三改”生态家园示范 村。投资603万元,其中中央投
资390万元、 省市 县配套188万元的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1300公顷标准
粮田, 包括土建工程、农田基础设 施和仪器设备购置三项内容),农业部、省
农业 厅已批准立项。
强化农业综合管理,农村社会矛盾明显减 少。本市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 实利益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植物检疫和农资 市场管理,深入
开展打假护农活动。彻底根除小 麦腥黑穗病,查处没收假劣种子、化肥600公斤、
农药400公斤。 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农资店和种养基
地进行拉网式排查, 农资经营“两票两帐、一书一卡”制度得到 全面推行,济
宁市级放心农资店达到14家。 切实 加强渔政监管,对新增渔用船舶进行登记,
对鱼 类资源水域在禁渔期内全面禁渔。 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积
极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 题专项治理,依法调处土地承包纠纷,有效防止 频繁调
地问题,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推 行财务公开,加强民主理财、财务规
范化管理, 实行农村财务代理制,全市定期开展理财活动的 村达到90%以上,
定期向群众公布账目的村达到95%以上; 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一
费制、 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规范“一事一 议”筹资筹劳,取消面向农村
和农民的升级达标 活动,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促进农村 社会稳定。
强化资源综合利用, 农业发展模式明显变 化。全市以秸秆禁烧为契机,坚
持疏堵结合,标 本兼治,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大秸秆 还田、秸秆青
贮氨化、 秸秆微生物高温快速沤肥 和秸秆养菌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
模 式。全市秸秆还田面积达1万公顷,青贮氨化面积2000公顷,利用秸秆发展食
用菌20万平方米。以 发展农村沼气等新能源为重点,全力推进“一池 三改”工
程建设, 切实搞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 用,实现农民节支增效,“一池三改”
成为农民 增收节支、改善生态环境新亮点,成为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
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2326 座,大中型沼气池5处,沼气后续服务网点3处, 人畜
粪便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

【本市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成】 市种子公司和种子站 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属
差额事业单位,负责全 市的种子生产经营管理。职工30人,其中在职职 工27人,
退休职工3人。根据国办发[2006]40号和 鲁政办发[2006]98号文件精神,要求将
种子生产 经营机构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去,实行政 企脱钩,实现人、财、
物彻底分开。本市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由刘森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李
维生, 副市长赵永和为副组长,政府办、 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由
国有资产管 理局牵头, 以2007年5月31日为基准日,对市种子 公司和种子站资
产进行清理。2007年9月,种子管 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人员全部转为全额事业
编 制, 撤销种子公司,成立种子管理站。按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市种子管
理站隶 属农业局管理,定编12人,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 业单位,暂由分管副局
长逯桂清主持工作。具体 负责全市种子品种、质量、生产、经营等进行监 督管
理, 承担新品种试验、示范及审核备案,依 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行政管理等职责。
【本市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本市测土配方施 肥项目于2006年实施,投资
200万元。 按照“政 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市农业 局组织宣
讲团, 逐村开展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392期,培训乡镇技术骨干9428人次,发
放农业科 技生产技术明白纸20万份。 建立土壤养分监测点4040个, 采取土样
5674个, 化验土样18649项次, 制定施肥配方4个,发放施肥建议卡12万份,建
立配方施肥示范方6个,累计推广小麦、玉米、大 蒜等配方肥料5865吨,推广面
积1.33万公顷,小 麦、玉米分别增产7.02%和8.33%。较好地解决过 量施肥和施
肥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转变施肥观念, 实现“测、配、产、供、施”的有效衔接,
促进农 业可持续发展。
【本市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 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于2007年实施,本市项目总
投资357.5万元,其中省 投资110万元。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典型 带动、
整村推进” 的原则,在全市6个乡镇8个村 庄重点推进,建成鲁城街道葛庄村、
时庄镇小安 村等一批“一池三改”生态家园示范村。全市举 办建池、安全使用
培训班10次,培训技术人员240 人。组织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建池及综合利用,新
建“一池三改”户1375户,大中型沼气池5处,沼气后续服务网点3处。
【农业综合服务楼全面竣工】 市农业综合服务 楼于2007年10月竣工,总建筑面
积6421平方米, 总投资1200多万元。农业综合楼是农业部“小麦 良种繁育基地”
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 域站” 项目的土建工程,是融农业实验、农民
培训、农业信息服务、良种繁育、植物检疫及农产品质量检测为一体的科技楼。
(办公室)